李承乾虽然刚开始很是震惊自家崽的长相,并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在养了两天崽以后,他就找到了乐趣。
当然同样找到乐趣的还有其他的一众皇子们。如今的东宫,可时常能看到各个皇子的身影,而土豆的寝殿更是成了众人的聚集地。
他们这些人就算是光盯着土豆,都能多吃两碗大米饭,当然要是能看到土豆的各种表情那可就更好了。
如今给孩子换尿片这件事更是人人争抢的好活计。为了争抢这机会更是能发生比斗事件。
不过,令人稍感遗憾的是,土豆的表情实在太过稀少。
无论怎样逗弄,都难以见到这孩子露出更多的表情。
然而,这反倒更加激发了皇子们的斗志,让他们每日都乐此不疲地往东宫跑。
李世民倒也是知道他那些个儿子心里头打的什么算盘。
他也不是没动过念头,想要出面去制止一下,顺便把自己当阿耶的威严给找回来。
可问题是,他最近实在是太忙啦!朝廷里的事儿多如牛毛,他得一件一件地处理;
李泰那边也不消停,还得费神去管;还有那些土豆也需要进行妥善的安排,好谋求发展。
就算他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去看一眼他的大孙子,但由于时间待的短暂,以至于只要有人放风,这些皇子们就完美的避开了他们的阿耶。
如今能看土豆,谁还看他们阿耶那张脸。
很快土豆已经出生三天了,即将迎来的便是土豆的洗三仪式。
这次的仪式,李世民那可真是下了血本啊!花的可都是他自己小金库的钱呢!但是为了自家大孙子他无所畏惧。
而小皇孙的降生,现如今在长安城那可是个大新闻,热度直逼李泰失踪之谜。也算是压压李泰失踪之谜的热度了。
这其中关于小皇孙这个乳名就是人们猜测的一大热点之一,土豆到底是何解?
毕竟自家皇帝的取名习惯,大家都是知晓的,所以土豆到底是个什么动物呢。
不仅如此,还有传闻说小皇孙和陛下长得极为相似。
但到底能有多相似,才能让那位抠门的帝王,竟然会舍得拿出如此多的钱财来举办洗三仪式呢?
也正因为如此,当土豆洗三的这一天到来时,前来宫里参加宴会的朝臣都纷纷备下了丰厚的礼物。
毕竟,有那些流言蜚语在,不管真假与否,帝王对小皇孙的宠爱可是确凿无疑的。
他们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说不定还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呢。
而土豆的洗三仪式,为了表示对其的重视,特意选在了太极殿举行。
这一天,程咬金更是盛装出席,他身穿一袭大红绣金的圆领袍,怀里还抱着一个小箱子,走进了大殿。
这身行头,可是他特意打听来的,据说小孩子最喜欢这样的穿搭了。
毕竟,这可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外孙子,他又怎能不隆重一些呢?
其他人见到程咬金后,纷纷向他道贺,场面好不热闹。
当然这其中也有嫉妒的,嫉妒程咬金这个好运道。
他们恨自己当时不知道投机,知道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东宫?
如果他们能早一些这么做,说不定现在接受众人恭贺的人就是他们了。
毕竟,且不论李承乾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如何,就说他现如今生的这个儿子,在陛下心中的份量。
就可见,这场皇位的争夺,李承乾这位太子已经几乎可以说是稳操胜券,预定成为最后的赢家了。
除非李承乾自己想不开,起兵造反,否则的话,他必定会是下一任皇帝。
甚至,就算上一次太子的身体真的出现了问题,从这太极宫的布置来看,太子也很有可能会被封为太上皇,而陛下则会直接让小皇孙登基称帝。
毕竟,以陛下目前的身体状况,看着小皇孙长大成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李世民抱着孩子登场了,而长孙皇后以及李承乾则分别走在了两侧。
且先不论这孩子是由李世民亲自抱着进殿的这一事实。
单看孩子的面容,让那些原本支持李承乾的人们心中都不禁为之一松,暗自感叹道:“稳了,太子这皇位稳了!”
毕竟,如此相似的容貌,无疑是一种天然的优势。
除非有其他皇子能够再生出一个与陛下长得如此相像的孩子,或者像太上皇那样,否则这皇位的归属根本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变数了。
毕竟代入一下自己,若是自己有这样一个与自己酷似的孙子,又怎能不疼爱有加呢?
而之前支持李泰的人,并且如今还跟着搞事的人。
此时纷纷低下了头,心中不停盘算的如何脱离现如今的阵营,这还打什么打,必输的局面,他们要是还继续下去,那他们就是傻!
于是,接下来的洗三仪式,进行得异常顺利,现场气氛更是热烈非凡。
人们纷纷送上祝福,好话更是一箩筐的往外说,添盆的金银那更是数不胜数。
而程咬金更是出手阔绰,从自己带的小匣子里取出一本纯金打造的金书,毫不犹豫地扔进了盆里。
他老程家这诗书传家的传统,必须流传下去。
然而,程咬金在掏出金书之后,他又从匣子里摸出了一对小金剑。
原本,他是打算添一对金锤的,毕竟那东西实在,而且还有一定的杀伤力。
不过,程咬金的想法被程富及时劝阻了。
他这大外孙以后看起来是能当皇帝的,用锤子似乎确实不太合适。
于是,程咬金这才改变了主意,将金锤换成了金剑。
为了不让外孙子觉得吃亏,程咬金还特意将这两把金剑改造成了重剑的样式,显得更加威武霸气。
程咬金是金书直接扔进了盆里,而当他看到自家外孙子对那两把金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它们递到了外孙子的手中。
果然,他就是会送礼物,这不,一下子就送到了外孙子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