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刮过军营的旗帜,发出猎猎声响。一名斥候浑身泥泞,从南方疾驰而来,马未停稳便翻身滚落,连滚带爬地冲向中军帐:“报——百将!大事不好!”
天宇正在查看屯田的收成账簿,闻言立刻起身:“何事如此紧急?”
“大泽乡……大泽乡反了!”斥候气喘吁吁,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陈胜、吴广率领戍卒,因暴雨失期,杀了将尉,揭竿起义,号称‘大楚’!短短十日,便连下五座县城,兵力已达数万,如今正朝着陈县进军!”
“什么?”帐内的赵信等人皆是一惊。
天宇心中却并不意外,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天。但当消息真的传来时,仍能感受到那份撼动天下的力量。
“消息属实?”天宇追问。
“千真万确!”斥候肯定道,“沿途各县都在传,陈胜还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不少百姓和散兵都投奔了他们!”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军营。
操练场上的士兵们停下了动作,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陈胜吴广起义了?这是要反了大秦啊!”
“听说他们已经占了五座县城,这么厉害?”
“秦廷会不会调我们南下平叛?我家就在边郡,可不想离乡背井去南方打仗。”
“要是天下真乱了,或许……或许能趁机回趟家看看。”
有担忧,有好奇,也有一些老兵怀着隐秘的期待。毕竟,常年戍守边疆,谁不想回家看看?若天下大乱,军法松弛,或许真能找到机会。
人心浮动,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有些散乱,连什长们的喝止都收效甚微。
天宇见状,知道必须立刻稳定军心,否则一旦谣言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敲锣集合!”天宇对亲兵下令。
“铛——铛——铛——”
急促的铜锣声在军营中回荡,所有士兵立刻停下议论,朝着校场中央聚集。
天宇大步走上高台,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下方的士兵。他看到了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庞,看到了他们眼中的不安与迷茫。
“刚才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听到了。”天宇的声音洪亮,透过风声传到每个人耳中,“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廷。”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秦廷暴虐,徭役繁重,百姓困苦,他们起义,确有缘由。但你们可知,他们起义后,所过之处,劫掠县城,滥杀官吏,甚至连无辜百姓都未能幸免!”
这话半真半假,却足以让士兵们冷静。
“他们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所作所为,与那些欺压百姓的秦吏何异?不过是换了一批人施暴罢了!”
天宇的声音愈发激昂:“我等是什么人?是大秦的边军!是守土卫民的将士!我们守在这里,不是为了秦廷,而是为了身后的边郡百姓,为了让他们能有安稳日子过,为了不让匈奴的铁蹄踏碎他们的家园!”
“无论天下如何乱,无论谁起义,谁称王,只要我们还站在这里,边郡就不能乱!边郡的百姓,就不能受欺负!”
“至于南下平叛?”天宇目光坚定,“至少目前,不必!我们的职责在北境,在抵御匈奴!即日起,加强边境巡查,加固营防,任何人不得擅离职守!”
一番话,如同定心丸,狠狠砸在士兵们的心上。
是啊,他们守在这里,是为了家乡,为了百姓。至于南方的乱局,离他们太远了。只要能守在边郡,守护着熟悉的土地,便已足够。
士兵们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
“愿随百将守边!”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愿随百将守边!”
“守边!守边!”
呼喊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直冲云霄。军心,在这一刻重新凝聚。
天宇看着下方群情激昂的士兵,心中稍定。大泽乡起义只是开始,天下烽烟四起的日子,还在后面。他必须守住这方净土,积蓄力量,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护住想护的人。
夕阳西下,将士兵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边境的风依旧凛冽,但军营中的士气,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