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千年古都,在刘备入主后,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
城墙上依旧可见战火的痕迹,但城内已迅速恢复了秩序,甚至比以往更加生机勃勃。
府库被接管,文书被整理,刘璋旧部在经过甄别后,大部分得以留任,有效地稳定了局势。
蜀王宫内,刘备大会群臣,封赏功臣。
林凡、庞统、法正等人皆获重赏。
刘备自领益州牧,大赦天下,并即刻着手推行他在荆州已初见成效的 “新政” ,并由林凡与诸葛亮根据益州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新政核心,便是围绕“灵气”与“龙脉”做文章。
灵田垦殖与灵植推广:林凡凭借对地脉的感知,在成都平原圈定出几片蕴含微弱灵气的土地,设为 “官营灵田” 。
由官府组织擅长木系道法的方法进行耕作,种植对灵气有反应的 “玉髓米”、“青灵麦” 。
这些灵谷不仅产量高于普通作物,长期食用更能微弱增强体质,甚至对修炼有裨益。收获的灵谷优先供应军队与有功将士。
匠作革新与符文应用:林凡将一些基础的 “坚固”、“锋锐”、“聚灵” 符文传授给官营匠作监的匠师。
虽然能掌握并成功附魔的匠师百中无一,且效果远不如林凡亲手炼制,但已然让制式兵甲的性能提升了一个档次。同时,开始小规模试制 “符文箭矢”、“简易阵盘” 。
设立“天工院”与“讲武堂”:由林凡挂名主持“天工院”,负责研究、推广各项蕴含道法、符文的新技术,并甄别、招揽民间有特殊才能的方士、匠人。
诸葛亮则主导“讲武堂”,不仅传授兵法战阵,更增设 “基础炼气”、“辨识妖邪”、“破阵纲要” 等课程,由林凡、庞统及军中修为较高的将领轮流授课,旨在培养具备一定“超凡”素养的中下层军官。
梳理地脉,滋养龙气:林凡花费大量时间,行走于益州名山大川,以《昊天统御万神经》中记载的秘法,梳理地气,疏通淤塞的灵脉节点。
尤其是在成都附近,他找到了一处濒临枯竭的上古龙脉支脉,以自身法力为其“点睛”,使其重新焕发微弱生机。
此举虽不能立竿见影地造就高手,却使得益州境内的天地灵气浓度缓慢提升,长远来看,意义非凡。
新政推行,并非没有阻力。一些益州本土豪强,习惯了以往闭塞的环境,对触及他们利益的变革阳奉阴违,甚至暗中散播“刘备、林凡乃外来者,肆意改动地脉,会引来山神震怒”的谣言。
对此,刘备展现出其刚柔并济的手腕。
一方面,他继续高举仁德旗帜,拉拢如李严、费祎等愿意合作的本地大族,给予高位。
另一方面,对于冥顽不灵、甚至暗中与南蛮或江东勾结者,则果断动用雷霆手段。
一次,犍为郡大族串联,依仗族中禁地“阴煞洞” 负隅顽抗,其族老更操纵洞中积年煞气,伤及官兵。
林凡亲自前往,他并未强攻,而是于洞外布下 “九阳融雪阵” ,引动纯阳之气,耗时三日,将洞中阴煞之气化解殆尽。
失去依仗的豪族瞬间土崩瓦解。此事传开,益州境内所有观望势力尽皆胆寒,新政推行再无阻碍。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益州面貌焕然一新。
田野间灵谷飘香,工坊内符文闪烁,讲武堂中学子演武时隐隐有气感流动。
军队换装了部分附魔兵甲,士气高昂。
整个蜀汉集团,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在林凡与诸葛亮倾注心血的新政滋养下,不仅稳固了统治,更开始积蓄着远超从前的力量。
这一日,林凡与诸葛亮远程议事。
“孔明,荆州情况如何?江东近日可有异动?”
“荆州安好,‘星罗棋网’大阵已成,周瑜虽有小动作,却不敢妄动。然,据探,曹操已基本平定西北马超、韩遂,其麾下‘幽冥鬼卒’规模再扩,恐不日将再度南下。且其招揽的西域幻魔宗,手段诡异,需格外警惕。”
“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林凡目光凝重,“必须尽快整合荆益之力,并寻机夺取汉中,屏护益州,获取张鲁手中的《太平要术》 残卷!那或许是对抗曹魏邪术的关键。”
“不错。士元已在谋划汉中之事。林兄,益州龙脉,还需你多加费心。未来大战,此乃我等根基所在。”
通讯结束,林凡走出天工院,望向北方。
中原大地,战云再次密布。
但他相信,拥有稳固后方、新政加持以及逐渐复苏龙气的蜀汉,已不再是赤壁之战时那般孱弱。
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高魔大战,即将来临。
而他和诸葛亮,必将在这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