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深宫之内,朱元璋与朱棣相对而坐,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位帝王复杂的面容。
窗外,是已然恢复生机、甚至更胜从前的北京城,象征着他们一手再造的大明盛世。
然而,一丝难以言喻的虚浮感,始终萦绕在心头。
“老四,”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我都知,我等能重临此世,全赖林凡小友无上神通,以英灵之姿显化。然英灵终非实体,依存于神力与信念,犹如无根之萍,难以长久。”
朱棣神色凝重地点头:“父皇所言极是。儿臣亦能感觉到,虽力量犹存,但与这方天地的联系,终究隔了一层。若我等人影散去,这好不容易光复的江山,这蒸蒸日上的国势,又当如何?大哥他……”他提到了兄长朱标,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与关切。
朱元璋长叹一声:“标儿仁厚,本是守成之君的最佳人选,却天不假年……此乃咱心中大憾。如今这偌大基业,总要有一个名正言顺、且能真正扎根于此世的继承者。”
父子二人心意已通,同时将目光投向了虚空,以神念沟通那位于更高维度的存在——林凡。
京都静室,林凡感应到了来自异世界的呼唤与诉求。
他沉吟片刻,声音跨越时空,在朱元璋与朱棣脑海中响起:“英灵驻世,确非长久之计。然,以《昊天统御万神经》之伟力,辅以尔等与此界大明磅礴气运相连,或可有一法——以昊天神力,重塑真灵,凝结实体。”
“然此法逆天而行,需耗费巨大神力,且目标不可过多,需与此界因果牵连最深者。”
朱元璋与朱棣闻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标儿!”朱元璋毫不犹豫,“还有标儿的媳妇常氏,咱的皇长孙雄英,允熥、允炆……他们本就是此界血脉的延续,因果最深!让他们留下来,执掌这大明江山!”
令林凡也略感意外的是,朱棣对此竟毫无异议,反而郑重道:“父皇圣明!大哥仁德,远胜于我,由他执掌这太平盛世,再合适不过!儿臣愿与父皇同返,此间天下,当由大哥一脉永镇!”
这份超越了皇权争夺的兄弟情谊与对江山社稷的责任感,让林凡为之动容。
“既如此,如尔等所愿。”
林凡运转无上玄功,引动《昊天统御万神经》核心神力,沟通异世界大明那如日中天的煌煌国运。
一道横跨宇宙的璀璨光柱,自无尽虚空灌注而下,笼罩了紫禁城东宫旧址。
在那浩瀚神力与国运的交织淬炼下,太子朱标、太子妃常氏、皇长孙朱雄英以及朱允熥、朱允炆的英灵本质被剥离、重塑,与这个世界的物质规则彻底融合,凝聚成了真实不虚的、拥有血肉魂魄的实体!
当朱标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久违的呼吸与心跳,看着眼前苍老了许多却目光欣慰的父亲朱元璋,以及一旁神色诚挚的弟弟朱棣时,这位以仁厚着称的太子,不禁热泪盈眶。
“父皇!四弟!”他哽咽着,深深拜下。
朱元璋亲手扶起他,将传国玉玺郑重地放在他手中:“标儿,这大明江山,父皇和你四弟,给你打下来了。往后,就交给你了!”
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禅位于皇太子朱标。
朱标于奉天殿即皇帝位,改元天通,寓意“天道通达,国运恒昌”。是为明仁宗(史称天通帝)。
朱元璋被尊为太上皇帝,朱棣为摄政亲王。
朱标继位后,延续并深化了洪武新政。在几位现代英灵“先生”的倾力辅佐下,大明的科技树开始了爆炸式的攀升:
军事革新:后装线膛枪、定装金属弹药、蒸汽轮机驱动的铁甲舰、电报、乃至初代的内燃机和飞机原型机相继被“发明”出来。大明皇家军事学堂成立,系统化培养新式军官,强调忠君爱国与现代化军事理论结合。
工业萌芽:以蒸汽机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大明率先爆发,工厂林立,铁路网开始规划,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思想启蒙:在维护皇权绝对权威的前提下,鼓励格物致知,引入部分现代科学理念与管理方法。
凭借碾压时代的科技与强大的国力,天通帝朱标不再满足于固守华夏旧土。
天通六年,以凉国公蓝玉为征南大将军,统帅十万装备了后装步枪和轻型火炮的新式陆军及蒸汽铁甲舰队,水陆并进。
安南、暹罗、真腊等东南亚政权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迅速土崩瓦解,被纳入大明版图,设为行省或羁縻州。
天通八年,庞大的大明舰队跨海东征,日本诸藩在经历了初期的抵抗后,见识到毁天灭地的舰炮威力,纷纷请降。日本被划分为数道,直接并入大明管辖。
天通十二年至二十六年,拥有了全球投送能力的大明,开始了真正的全球征服。舰队西出印度洋,占领印度,登陆非洲,征服中东。
庞大的陆军通过西伯利亚和中亚,向欧洲推进。此时的欧洲虽已开始近代化,但在完全体的大明面前,如同孩童面对巨人。
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英格兰、西班牙……一个个欧陆强国在明军的钢铁洪流与新式战术下相继臣服。美洲的殖民地被轻易接收,大洋洲纳入版图。
至天通二十六年,大明帝国的龙旗,已然插遍了世界七大洲的每一片核心土地。地球上最后一个有组织的抵抗势力——盘踞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所谓“神圣联盟”残部被彻底消灭。整个地球,宣告统一于大明皇朝之下!
面对如此庞大的疆域和纷杂的种族文化,大明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模式:
核心区域,也就是华夏故土及东亚、东南亚,实行强化版的中央集权帝王制,由皇帝直接统治,推行汉化教育。
而欧洲、西亚、北非试行二元制君主立宪或议会制君主立宪,由朱标分封的亲王(如燕王、周王、秦王等系)出任君主,但受大明皇帝册封,并接受驻军与“指导”。
北美、南美、部分非洲及大洋洲探索总统共和制或议会共和制,总督由当地选举产生,但国防、外交、货币等核心权力由大明中央掌控。
偏远及试验区域: 甚至小范围尝试了带有理想色彩的社会制公社模式。
无论何种制度,其顶端都飘扬着日月龙旗,其军队最高统帅权归于大明皇帝,其文化以汉文化为尊崇主体。大明,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而又统一的全球性帝国。
自天通二十六年全球统一后,一项长期且不容动摇的国策被坚定执行——鼓励华夏子民向全球迁徙,并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杠杆等方式,逐步改变各地人口结构。
同时,对某些顽固且具有潜在威胁的异族势力,采取了严厉的镇压乃至清理手段。
至天通四十五年,经过近二十年的持续推动,全球人口中,华人及其混血后裔的比例,已牢牢占据八成以上。
汉语言文化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通用语与主流文明。曾经纷繁复杂的种族、宗教矛盾,在绝对的人口与文化优势下,被消弭于无形。
紫禁城,奉天殿。
已是暮年的天通帝朱标,站在巨大的全球舆图前,图中尽染大明之赤色。他身后,是已然成长起来、分镇各洲的皇子皇孙。
“父皇,四弟,你们看到了吗?”朱标轻声自语,眼中是平静的满足,“这日月所照之处,皆为汉土。这盛世,如您所愿。”
自此,大明皇朝,以华夏为核心,以科技为羽翼,以文化为纽带,铸就了一个横跨寰宇、万世一系的永恒帝国。
地球,进入了漫长的、由华人主导的“天通纪元”,开启了属于整个人类,却又深深烙印着大明与华夏印记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