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金色的光芒如潮水般退去,时空置换带来的轻微眩晕感尚未完全消散,一股混杂着海腥、泥土与某种压抑气息的空气便涌入鼻腔。
朱元璋与朱棣,以及他们身后十道凝实而肃杀的身影,已然置身于一片茂密的榕树林中。
时值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层层叠叠的肥厚叶片,在林间空地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远处,隐约传来海浪拍岸的沉闷声响。
这里,是福建沿海,康熙三十年,一个远离帝国权力中心,却又暗流汹涌的地方。
“这便是康熙朝吗?”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与明初截然不同的天地灵气,虽略显稀薄,却并无窒碍。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四周,那十位随行的将领英魂——包括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冯胜、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以及一位擅长水战的俞通海——皆已悄无声息地散开,占据有利位置,警惕地戒备着。
“父皇,此地气息……令人不快。”朱棣微微蹙眉,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束缚,一种源自这片土地统治秩序的压制,那是清廷龙气与僵化法则对“前朝余孽”本能的排斥。好在他们身为英灵,又得林凡神力加持,这种压制尚在可承受范围。
“哼,鞑虏之气,污浊山河!”朱元璋冷哼一声,他摊开手掌,林凡临行前打入他脑海的信息流再次浮现,化作一幅精细的东南沿海地图,以及关于当前局势的简要说明。
“福建,郑氏旧地,反清义士潜伏之所。”朱元璋目光锁定地图上的几个点,“林凡小友所言‘星火’,便在于此。”
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个时代,并找到第一批可以点燃的“火种”。
是夜,月黑风高。
泉州府外一座偏僻的渔村,低矮的土坯房里,油灯如豆。
几名衣衫褴褛的汉子围坐在一起,神色凝重。
为首一人,面容黝黑,手掌粗糙,眼神却带着一丝不甘与愤懑。
“陈头,听说官府又要加征‘海捐’,这日子……没法过了!”一个年轻渔民捶打着桌面,声音沙哑。
被称为陈头的中年汉子叹了口气,他本名陈永华,曾是郑军麾下一名小校,郑克塽降清后,他侥幸逃脱,隐姓埋名于此,心中却从未忘记“反清复明”的誓言。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希望越来越渺茫。
“慎言!”陈永华压低声音,“隔墙有耳!如今这世道,能活命已是万幸……”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
“谁?!”陈永华猛地站起,其余几人也瞬间抄起了身边的鱼叉、柴刀,紧张地望向门口。
门,被无声地推开了。
没有预想中的清兵衙役,门口站着两人。
一人身形魁梧,面容古拙,不怒自威,虽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衫,却难掩那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另一人,英武挺拔,眼神锐利如鹰,腰间似乎悬挂着一柄用布包裹的长物。
正是微服而来的朱元璋与朱棣。
“尔等何人?”陈永华强自镇定,握紧了手中的短刀。他在这两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迫感,那绝非寻常百姓甚至官府中人所能拥有。
朱元璋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扫过屋内众人,最后落在陈永华脸上,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心中尚存汉家衣冠否?”
一句话,如同惊雷,在陈永华等人心中炸响!
汉家衣冠!这是埋藏在他们心底最深处,不敢轻易触碰的禁忌!
“你……你们到底是……”陈永华声音颤抖,他死死盯着朱元璋,一个荒诞而难以置信的念头在心中滋生。
朱棣上前一步,解开了腰间包裹,露出一柄锈迹斑斑、却隐隐有龙纹浮现的断剑——那是他随身英灵兵器的显化。
“此剑,名‘永乐’。”朱棣的声音带着一丝金铁之音,“我等,自洪武而来。”
“洪武……永……乐?!”陈永华等人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洪武、永乐,那是大明开国与鼎盛的象征,是刻在每个心怀故明的遗民骨子里的年号!
“不可能!太祖和成祖早已……”一个年轻渔民失声道。
“魂魄英灵,受命于天,跨越时空,特来拯救尔等于水火,重光我汉室山河!”朱元璋声若洪钟,一股无形的帝王之气弥漫开来,虽极力收敛,仍让陈永华等人心神剧震,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这不是武功,而是源自血脉与文明认同的绝对威压!
陈永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热泪盈眶:“草民……草民陈永华,原郑王爷麾下哨官,参见……参见……”他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
“起来说话。”朱元璋虚抬右手,“如今之势,不必拘泥虚礼。告诉我,这福建之地,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多少?”
陈永华激动地站起身,抹去眼泪,快速说道:“回……回上位!福建、广东沿海,隐匿的郑氏旧部、心怀大明的义士不在少数!只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又惧清廷严酷,不敢轻易举事!上位若能振臂一呼,必能……”
他的话被远处传来的一阵急促马蹄声和呼喝声打断。
“不好!是巡海的绿营兵!”一个放哨的渔民连滚带爬地冲进来,“他们往这边来了!”
屋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陈永华脸色发白:“定是走漏了风声!上位,你们快走!”
朱元璋与朱棣对视一眼,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走?”朱棣抚摸着手中的断剑,“正好,拿这些鞑虏的兵,试试咱这六百年的剑,还利不利!”
片刻之后,一小队约二十人的清军绿营兵骂骂咧咧地骑马来到村口。
“妈的,这鬼天气还要出来巡夜!听说这边有生面孔,都给老子搜仔细点!”为首的把总挥舞着马鞭。
然而,他们刚刚下马,还没等分散搜索,黑暗中便响起了凌厉的破空声!
“咻!咻!咻!”
数支利箭如同鬼魅般从榕树林中射出,精准地贯穿了前排几名清兵的咽喉!箭矢力道奇大,竟将人带得倒飞出去!
“敌袭!”把总吓得魂飞魄散,刚拔出腰刀,一道黑影如同大鹏般从天而降!
朱棣手持断剑,剑光虽不璀璨,却带着一股无坚不摧的开拓意志!
他身形如电,在清兵队伍中几个穿梭,剑光闪烁间,残肢断臂伴随着惨叫四处飞溅!
那断剑仿佛无视清兵简陋的棉甲,轻易便能撕裂血肉!
与此同时,徐达、常遇春等将领也从阴影中杀出,他们虽未恢复全盛时期的力量,但战斗经验与武艺犹在,对付这些普通的绿营兵,如同虎入羊群!
战斗开始得突然,结束得更快。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二十余名清兵已全部倒在血泊之中,无一活口。
陈永华和他的同伴们看得目瞪口呆,浑身冰凉。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高效、如此恐怖的杀戮!这些自称来自洪武、永乐年间的人,简直就是天生的杀神!
朱元璋走到那吓得瘫软在地的把总面前,俯视着他,眼神淡漠:“回去告诉你的上司,就说,大明的龙旗,回来了。”
说罢,他随手一挥,一股无形的气劲震碎了把总的心脉。
朱棣擦拭着断剑上并不存在的血迹,对陈永华道:“清理干净。从今日起,这里,便是‘星火’升起之地。”
是夜,泉州府外一座偏僻渔村,二十余名清兵神秘失踪,现场只留下一些打斗的痕迹,以及一枚被人刻意留下的、锈迹斑斑却带有龙纹的断剑碎片。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各种猜测与恐慌,在福建沿海的地下世界中悄然流传开来。
“龙旗……回来了?”
一些沉寂已久的心,开始重新跳动。
星火,已悄然点燃于闽江之畔。而风暴,正在遥远的北方紫禁城中,悄然酝酿。
康熙皇帝很快就会发现,他面对的,将不再是散兵游勇的反贼,而是来自历史深处的、携带着煌煌天威与无尽怒火的复仇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