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县令整理好衣帽,他的脸色有些苍白,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感到震惊和焦虑。
胡县令的目光就被平安王吸引住了。他快步走到平安王身边,急切地说道:“下关没有……”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平安王粗暴地打断了。
“好了,胡县令!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平安王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耐烦,“去张贴画像,立刻捉拿此人,谁能提供线索,赏银一百两!”
胡县令连忙点头,转身去执行命令。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
与此同时,现场的救治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被波及的百姓们有的受伤较轻,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自行离开;而那些伤势较重的,则被小心翼翼地抬到了附近的医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有些百姓因为没有钱支付医药费,坚决不肯接受治疗。他们哭天抢地,让人看了十分揪心。
就在场面有些混乱的时候,明玥郡主站了出来。她高声喊道:“今天所有的药费都由我明玥郡主府出!”
这句话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让原本喧闹的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那些原本不肯治病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不再哭闹,而是乖乖地跟着医馆的人去接受治疗了。
告示已经高高地贴在了墙上,引得众多路人纷纷驻足围观。人们好奇地凑近,只见那告示上赫然写着悬赏一百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足够许多人过上好一阵子舒坦日子了。
人群中,一个满脸胡茬的男人首先开口说道:“嘿!你们看这画像,不就是个小白脸嘛!就这模样,还能杀人?我看呐,他就是个弱不禁风的主儿,老子去抓他,简直就跟老鹰抓小鸡一样轻松!”说完,他得意地笑了起来,仿佛那一百两银子已经稳稳地落入了他的口袋。
旁边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也附和道:“就是就是,老子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绝不会去害自己的孩子啊!这小白脸,肯定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
这时,一个老妇人插话道:“可不是嘛,这人啊,长得好看可不一定就是好人。有些人啊,那心比蛇蝎还毒呢!”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男人,头戴斗笠,将自己的面容遮得严严实实的。他默默地站在那里,听着周围人的话语,脸上却渐渐浮现出一股恨意。
“哼,等我恢复了元气,你们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紧握的拳头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着。
男人的面庞扭曲着,透露出一股狰狞的气息。他刚刚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舍,紧接着又在公堂上施展法术,这一系列的行为让他的元气消耗殆尽,如今他的身体异常虚弱。
现在的他,远非昔日那般威风凛凛,根本不是他能够肆意发威的时候。经过夺舍之后,男人的两幅面孔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既非马纯也非班九的独特模样,可以说是他们两人的综合体。
为了给自己一个全新的身份,男人决定给自己取名为马九。他觉得班这个姓氏太过显眼,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而马这个姓氏则相对低调一些。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肥胖、面容富态的男子从他身旁悠然走过。男子身上穿着的上等绸缎,无一不显示出他的财富和地位。马九见状,心中一动,立刻施展出瞬移的法术,如鬼魅一般迅速地从男子身上夺走了他的钱袋。
钱袋对于古人来说,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一种身份的标识。马九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担心这个钱袋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钱袋里的银两取出,然后将空钱袋随意地扔到了路边。
足足二十两白银,这人确实挺有钱的,马九去了一家成衣铺,从头到脚给自己买了一身。找了一家客栈,让小二烧热水,他要洗个热水澡。
客栈里,马九的画像被张贴在显眼的位置,然而,画像上的人却与现实中的男子相差甚远。画像中的人是一个俊美的男子,而面前的男子大约三十岁左右,相貌平平,与画像上的人简直是天壤之别。
小二仔细端详着画像和男子,越看越觉得两者之间毫无相似之处。他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嘀咕:“这画像上的人如此俊美,怎么可能和眼前这个长相一般的男子是同一个人呢?”带着满腹狐疑,小二最终还是决定不再理会这个男子,转身离开了房间。
此时,班九正悠闲地躺在浴缸里,思绪却早已飘飞。他心里暗自思忖:“这夺舍之后,面容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过,名字还得再斟酌斟酌。马九这个名字,似乎不太合适。”他对“马”字和“九”字都不太满意,觉得这两个字太扎眼。
由于班九本身没读过多少书,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在取名这件事情上,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思来想去,他突然灵机一动:“既然已经夺舍了,不如直接进入马纯的脑子里,融合一下他的记忆和思维,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呢。”
主意已定,班九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尝试着进入马纯的意识世界。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成功地进入了马纯的脑海。在这个意识的世界里,班九仿佛观看了一部马纯的成长纪录片,他看到了马纯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包括他的经历、思想和情感。
马纯刚刚降生的时候,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他整天除了吃就是睡,睡醒了就接着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负责照顾他的奶娘,每天都会给他提供充足的奶水,这让班九看了都不禁脸红。要知道,班九可是个从来没有亲近过女色的人呢!
时光荏苒,转眼间马纯已经三岁了。这一年,他的爷爷特意为他请来了一位教书先生,作为他的启蒙老师。这位先生学识渊博,教导有方,马纯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进步神速。到了五岁的时候,马纯已经将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通读了一遍,可谓是博古通今。
家里人对马纯的表现非常满意,对他寄予了厚望,同时也对他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然而,就在八岁那年,马纯参加童生考试并顺利通过之后,他对读书突然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