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天工集”内部和外部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内部士气大振,那份来自权威商业媒体的肯定,让每一个员工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事业。外部,咨询和合作的邮件更是如雪片般飞来,其中不乏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欧洲顶级百货和买手店,此刻都迫切地希望重新洽谈入驻事宜。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中,林砚和周锐却异常冷静。纽约的成功,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但也暴露了快速扩张下的管理压力和资源分配问题。他们知道,不能沉醉于眼前的掌声,必须趁热打铁,但也必须步步为营。
“米兰。”在林砚位于国内总部的办公室里,她用手指轻轻点着世界地图上亚平宁半岛的那个点,语气不容置疑,“纽约是宣言,米兰才是真正的试金石。那里是高级时装的摇篮,是审美规则最为严苛的殿堂。我们要在那里,接受最挑剔眼光的审视。”
这一次,不需要过多的争论,战略方向已然明确。米兰旗舰店的计划被迅速提上日程,并提升至最高优先级。而这一次的开路先锋,依然是刚刚在纽约立下赫赫战功的徐薇。
徐薇几乎没有太多喘息的时间,便带着一支精炼的设计与项目团队,飞抵了米兰。与纽约的摩登、快节奏不同,米兰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更为悠长、更为醇厚的艺术气息。古老的建筑,精致的橱窗,街头咖啡馆里衣着得体、低声交谈的人群,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入骨髓的时尚基因与对“美”的古老信仰。
挑战也随之而来,而且与纽约截然不同。
首先便是选址。米兰的黄金商圈,尤其是蒙特拿破仑大街和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周围,其地位丝毫不逊于纽约第五大道,甚至因其历史积淀而更具排他性。这里的业主,对租户品牌的挑剔程度更甚于纽约。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资金实力和市场热度,更是品牌与米兰这座城市气质是否相融,其设计能否为这条街道的“风景”增色,而非破坏。
周锐的谈判团队在纽约积累的经验,在这里遭遇了更复杂的局面。一位负责管理某历史建筑底层商铺的意大利老派绅士,在初步接触时,甚至没有过多询问商业数据,而是花了大量时间与周锐派去的代表探讨“天工集”的设计哲学与米兰建筑美学的关联性。
“先生,您的品牌很美,我欣赏它在纽约的表现。”老先生戴着金丝眼镜,语调缓慢而优雅,“但蒙特拿破仑大街不是第五大道。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我们需要确保新来的邻居,懂得倾听这些石头的声音。”
其次,是设计理念的再进化。徐薇深知,在米兰,简单地复制纽约“流动的博物馆”概念是远远不够的。米兰人见惯了顶级的设计和艺术,他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能引发文化共鸣的触动。
她花了大量时间,流连于米兰的教堂、博物馆、设计画廊,甚至去听歌剧,感受这座城市如何将古典的宏伟与当代的活力融为一体。她注意到米兰设计中对线条的极致追求,对材质本身表现力的尊重,这与东方美学中的“留白”、“气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不能只做一个‘东方’的展示者,”徐薇在与林砚和周锐的越洋会议中阐述她的新思路,“我们要在米兰,做一个‘对话者’。我们的新店设计,应该是一场东方智慧与意大利设计灵魂的对话。”
她的新方案初露端倪:保留“光韵环”的核心体验概念,但在材质和空间叙事上,大量融入米兰的元素。例如,考虑使用意大利本土的卡拉拉大理石,与中国的青石板进行并置对话;将米兰建筑中常见的拱券元素,以极简的方式解构,与东方的月亮门意象产生呼应;甚至在香氛上,也考虑引入地中海沿岸的佛手柑、迷迭香气息,与原有的东方香调进行调和。
“我们要让米兰人走进来,感受到的不仅是陌生的东方之美,还有一种奇异的、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让他们觉得,我们的美学,与他们的传承,在某个层面上是相通的。”徐薇解释道。
这个思路得到了林砚的高度认可。“很好,就是要这个境界。从文化输出,升级为文明对话。”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本地施工团队对徐薇设计中一些复杂的、需要高度手工完成的细节(比如特殊墙面的肌理处理、定制灯具的造型)表示难以实现,或者报价高昂。本地供应链也对一些从中国定制的特殊建材的进口和认证流程不熟悉,进度频频受阻。
徐薇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亲自与施工方沟通,修改工艺,寻找替代方案,同时协调国内的供应链团队,加速处理清关文件。她常常在工地、设计工作室和供应商之间奔波至深夜,回到酒店还要继续修改图纸,与国内团队同步进度。
周锐在国内,通过每日的视频会议,密切关注着米兰的进展,协调资金和资源支持。他能看到徐薇眼中的疲惫,但也看到了她那种遇到挑战时愈发锐利的光芒。
“米兰这块骨头,比纽约更难啃。”一次会议后,周锐私下对林砚说。
“所以,才要派我们最好的将军去。”林砚看着屏幕上徐薇发来的、在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的照片,语气平静,“我相信她,能在米兰,为我们再下一城。”
米兰的筹备,在一种比纽约更甚的文化张力与事务性挑战中,艰难而又坚定地推进着。徐薇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家新店的开业,这是“天工集”能否真正融入世界奢侈品核心圈层,从“新贵”蜕变为“经典”的关键一役。她站在尚未成型的店铺中央,看着窗外米兰古老的街景,心中充满了压力,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冲动。
第16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