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在一种近乎凝固的僵持中暂告段落。周锐与沈砚心各自带着无法说服对方的坚持离去,留下林砚独自面对着那份沉重的term Sheet,以及白板上那些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激烈碰撞的关键词。
她没有立刻离开会议室,只是挥手让法律和财务顾问也先回去休息。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以及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投下的、越来越长的阴影。
林砚走到白板前,指尖轻轻拂过“现金流”、“竞争壁垒”、“市场窗口期”,又拂过沈砚心话语中那无形的“灵魂”、“初心”、“技艺敬畏”。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海。选择任何一边,似乎都意味着对另一边的背叛。
她坐回椅子上,闭上眼,任由这两股强大的力量在脑海中撕扯。
周锐是对的。商业世界的残酷,她比谁都清楚。“十城联动”像一张已经拉满的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资金的短缺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威胁。启明的资本和背书,无疑是眼下最强的加速器。拒绝,可能真的意味着错失奠定胜局的关键时机,将公司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那些跟着她一路走来的员工、那些信任她而加入的合伙人、那些将技艺未来寄托于她的传承人,他们的期望,她不能辜负。
可沈砚心……他也是对的。非遗纪元的根,在于那些鲜活的、独特的、承载着时间与情感的非遗技艺本身。如果为了规模和速度,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标准化、快餐化,甚至异化为冰冷的KpI数字,那他们与那些他们最初想要改变的传统工艺困境中的掠夺者,又有何异?失去了对文化的敬畏与坚持,“非遗纪元”这个名字也就失去了灵魂,变成一个空壳。那样的“成功”,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驾驭资本,而非被资本驾驭。”
她曾经对周锐说过的话,此刻在耳边清晰地回响。问题或许不在于资本本身,而在于如何与资本共舞,在于设定怎样的游戏规则。
她猛地睁开眼,重新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公司的后台数据,仔细审视着那些隐藏在营收和校区数量背后的指标——用户课程结束后的评价分数、复购率、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的比率、不同课程类型的完课率和推荐度……
一个模糊的、大胆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思绪。
为什么考核的标准,一定要是资本惯常理解的“营收”和“规模”?
为什么不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更能体现我们商业模式健康度和文化价值的指标?
对赌协议的本质,是投资方对风险的控制和对回报的保障。那么,她能否提出一种新的“保障”,一种既能展现公司成长潜力,又能守护核心文化价值的方案?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她立刻行动起来,彻夜未眠,搜集数据,构建逻辑,完善思路。她不仅要说服自己,更要准备一套足以说服陆天宇那样精明的投资人的、无懈可击的商业逻辑。
第二天下午,与启明资本的第二轮谈判,在一家更为私密的会所进行。这一次,林砚只带了周锐和沈砚心。
陆天宇依旧专业而沉稳,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审视,等待着“非遗纪元”内部争论的结果。
寒暄过后,林砚没有绕圈子,她直视着陆天宇,平静地开口:“陆总,经过慎重考虑,对于贵方提出的对赌协议,我们的决定是——不接受。”
话音落下,周锐的瞳孔微缩,沈砚心则悄然挺直了背脊。陆天宇脸上公式化的笑容淡去,眼神锐利起来,但他没有打断,只是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并非我们不渴望成长,也并非我们畏惧挑战。”林砚的语气坚定而从容,“我们拒绝的,是这份协议中所设定的、可能将我们引向歧途的考核标准——单纯的营收和校区数量。”
她将面前的一份文件推向陆天宇:“这是我们内部的一份数据模型和分析报告。它显示,盲目追求营收规模,确实可能导致课程质量下滑、用户体验受损,从长远看,会严重损害品牌价值和用户忠诚度,这恰恰与资本追求长期回报的目标相悖。”
陆天宇接过文件,快速翻阅着,神色不明。
林砚继续说道:“我们理解启明需要保障和清晰的考核标准。因此,在拒绝原有对赌条款的同时,我们愿意提出一个我们认为是更优的、更能精准衡量‘非遗纪元’核心竞争力和健康度的新型考核方案。”
她顿了顿,掷地有声地说出了她思考一夜的成果:“我们提议,将投资后的核心考核指标,从‘营收’和‘校区数量’,改为——‘用户口碑复购率’。”
周锐和沈砚心都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林砚会提出这样一个指标。
“用户口碑复购率?”陆天宇重复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没错。”林砚自信地解释道,“这个指标综合反映了课程质量、用户体验、品牌认同和文化吸引力。只有用户真正认可我们的价值,感到满意并有收获,他们才会再次购买,甚至推荐给朋友。这个指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逼迫我们必须专注于提升内功,做好产品和体验,而不是盲目铺摊子、冲流水。”
她看着陆天宇,目光坦诚而有力:“陆总,启明投资我们,是投资一个能够长期创造价值的文化品牌,而不是一个短期冲量的流水线。‘用户口碑复购率’就是这个品牌健康度最直接的体温计。 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指标上达成甚至超越预期,证明我们拥有极高的用户粘性和品牌美誉度,那么营收和规模的稳健增长,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样的增长,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接着,林砚又详细阐述了如何量化这个指标,如何设定具体的目标值,以及配套的监控机制。她的逻辑清晰,数据支撑有力,完美地将沈砚心关心的“品质”与周锐追求的“增长”融合在了这一个指标里。
陆天宇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他不得不承认,林砚的这个提议,跳出了传统的框架,极具创新性,而且切中了“非遗纪元”这类注重体验和文化的商业模式的核心。
良久,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个不同于之前商务式的、带着些许欣赏和挑战意味的笑容:“林总,你这个提议……很大胆,也很有意思。这确实是一个更本质的指标。不过,目标值的设定,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而且,还需要搭配一些其他的辅助性运营指标……”
接下来的谈判,进入了更为实质和艰难的拉锯阶段。但基调已经改变,从“是否接受对赌”,转向了“如何设定更科学、更符合双方长期利益的考核体系”。
最终,在经过数轮激烈的磋商后,陆天宇代表启明资本,原则上接受了林砚以“用户口碑复购率”为核心考核指标的方案,虽然附加了一些关于市场占有率、核心传承人稳定性等辅助条款,但那份原本如同枷锁般的传统对赌协议,被成功摒弃。
离开会所时,周锐长长舒了一口气,看向林砚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敬佩。沈砚心虽然依旧沉默,但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
林砚走在最前面,晚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感到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她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资本的洪流中,为“非遗纪元”找到了一块可以立足的礁石。
这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征途的开始。接下来,她必须带领团队,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去证明她今天提出的这条路,不仅正确,而且强大。
---
第88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