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晚晚于京城与晋王周旋,稳固后方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边境,萧景玄也已抵达黑水谷事发之地多日。
边关的风沙远比京城要凛冽,裹挟着尘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吹打在玄色的铠甲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萧景玄站在那片曾经发生激战、如今只剩断箭残骸和暗褐色土地的山谷中,身姿挺拔如孤峰,脸色比北地的寒风更冷。
他抵达后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将带来的亲卫化整为零,一部分人明面上接手当地防务,安抚人心,另一部分最精锐的,则由他亲自带领,对黑水谷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秘密勘察。
现场早已被初步清理过,但有些痕迹,并非轻易就能抹去。
“王爷,您看这里。”一名跟随萧景玄多年的老斥候,蹲在一处不起眼的岩石后,指着地面上几道深浅不一的马蹄印,“这些蹄印比我们边军常用的战马蹄印要略宽,且磨损方式不同,更像是……草原上那些大部族蓄养的重型战马。”
萧景玄蹲下身,指尖拂过那模糊的印痕,眸光锐利如鹰。【重型战马?黑水部以轻骑游射见长,何时养得起这等耗费巨大的马匹?】
“还有箭簇。”墨离(随行的暗卫副手,并非京城的墨离)递过几枚从不同方位搜集到的、制式略有差异的箭簇,“大部分确实是黑水部惯用的柳叶箭镞,但属下在几处隐蔽的狙击点,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枚三棱透甲锥,打造精良,寒光闪闪,绝非黑水部那等小部族能有财力大规模装备的。
萧景玄接过那枚冰冷的箭簇,指腹摩挲着其锋利的边缘,眼底寒意凝结。【果然不止黑水部。】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整个山谷的地形。黑水谷形如口袋,入口狭窄,内部相对开阔,确实是设伏的绝佳地点。但要想全歼一支百人边军,一个黑水部,即便有内应,也绝无可能做到如此干净利落,一个活口都没能逃出报信。
“走访附近村落和牧民,可有线索?”萧景玄声音低沉,问向负责情报汇总的副将。
副将连忙回禀:“回王爷,属下等暗中查访了周边百里内的所有村落和几个游牧聚落。多数人都三缄其口,似乎有所顾忌。但有几个老猎户,在属下的再三保证下,透露了一些模糊的信息。他们说,事发前几天,曾看到过几批形迹可疑的外来人马在附近出没,装束不像本地部族,马匹也格外雄健。还有人隐约听到过……不同于黑水部口音的呼喝声。”
【外来人马……不同口音……】萧景玄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这绝非简单的黑水部复仇,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多方参与的阴谋!
他回到临时帅帐,对着巨大的边境舆图,久久沉默。烛火将他的影子拉长,投在帐壁上,如同蛰伏的猛兽。
“王爷,看来是有人勾结外族,嫁祸黑水部,意图挑起边衅,陷您于不义。”副将沉声道,脸上满是愤慨。
萧景玄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从黑水部的位置,划向北方更广阔的草原,那里盘踞着数个实力远超黑水部的大部族。
“能调动重型战马,装备精良箭簇,且行事如此周密,不留活口……”萧景玄的声音冰冷,“背后之人,所图不小。黑水部,恐怕只是一枚被推出来的棋子,甚至……可能也是被利用的对象。”
他想起离京前苏晚晚的分析,想起朝中晋王及其党羽的咄咄逼人。这边境的血案,与京城的暗流,分明就是一条藤上的恶果!
【想借此拖住本王,扰乱京城么?】萧景玄眼底掠过一丝凛冽的杀意,【可惜,你们打错了算盘!】
“传令下去,”他猛地转身,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第一,严密监控黑水部动向,但暂不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避免落入圈套。第二,加派斥候,向北深入草原,重点查探近期有哪些部族有异常调动,尤其是与……中原有过秘密接触的。第三,将我们目前掌握的、关于外来人马和三棱箭簇的证据,以密信方式,八百里加急,秘密送往京城,呈交王妃。”
“送往王妃?”副将有些愕然。如此重要的军情,不是应该直送兵部或陛下吗?
萧景玄看了他一眼,目光深沉:“京城的水,比边境更深。有些消息,放在明处,反而会打草惊蛇。王妃……知道该怎么做。”
他对苏晚晚有着绝对的信任。她身在旋涡中心,更能清晰地把握这些证据该如何运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或许还能借此,在京城反将晋王一军。
“末将遵命!”副将不再多问,领命而去。
帅帐内重归寂静。萧景玄独自立于图前,边境的风穿过帐帘,带来远方的气息。他仿佛能看到京城那个坐在书房里,于灯火下梳理情报的纤细身影。
【晚晚,京城……就交给你了。】他心底默念,冷硬的目光中,悄然融入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牵挂与坚定。
这边境的谜团,他定要解开。而这背后的黑手,他也绝不会放过。无论是对阵亡将士的交代,还是对京城那个等他归去之人的承诺,他都必须赢下这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