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已下,行程紧迫。萧景玄雷厉风行,不过半日功夫,离京的一应事宜已安排妥当。亲卫队伍精简却皆是以一当百的好手,粮草辎重也已备齐,只待明日黎明出发。
暮色四合,锦墨堂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股不同于往日的凝重。
苏晚晚沉默地帮萧景玄检查着随身的行囊。其实这些自有侍从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只是借此掩饰内心的翻涌,手指一遍遍抚过他常穿的几件玄色劲装,仿佛要将那冰冷的衣料焐热。
萧景玄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纤细的背影微微低着头,专注又带着几分强撑的镇定,心底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他向来不习惯也不屑于儿女情长的告别,但此刻,却觉得有许多话需要交代。
“本王离京后,”他开口,声音比平日放缓了些许,打破了室内的沉寂,“府中内外,便托付于你了。”
苏晚晚整理行装的手微微一顿,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萧景玄走到她身侧,从怀中取出两样东西。一样是那枚可以调动部分暗卫的令牌,另一样,是一把打造得极其精巧、闪烁着幽蓝寒光的匕首,匕身短小,却异常锋利,适合贴身藏匿。
“令牌你已熟悉。这把‘鱼肠’,淬过毒,见血封喉。”他将匕首放入苏晚晚手中,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掌心,带着一丝凉意,“贴身收好,以防万一。”
苏晚晚握着那柄冰冷小巧却致命的匕首,心头一颤。他这是将防身的利器给了她,也将他最深的担忧无声地传递了过来。
【他怕我在京城出事。】这个认知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王爷放心,妾身会保护好自己。”她抬起头,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轻松些,“说不定,等王爷回来,妾身的功夫都能赶上翠儿了。”
萧景玄看着她强颜欢笑的模样,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抬手,这次没有犹豫,指腹轻轻擦过她的眼角,抹去那并不存在的湿意。
“遇事,多与福伯、墨离商议。他们跟随本王多年,值得信赖。”他继续叮嘱,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耐心,“朝中若有风雨,能避则避,暂避锋芒并非怯懦。若避无可避……”
他顿了顿,眸光转冷,带着一种护短的霸道:“便无需再忍。一切后果,有本王担着。”
苏晚晚重重地点头,将他的话一字一句刻在心里。“妾身明白。”
萧景玄目光落在她清瘦的脸上,烛光下,她眼底的青影似乎更明显了些。他想起她近日为了“济安堂”和情报网络劳心劳力,自己这一走,她的担子只会更重。
【还是太瘦了。】这个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本王已吩咐下去,府中库银,你可随意支取。‘济安堂’和……你那些生意,若需银钱周转,不必顾虑。”他状似随意地补充,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苏晚晚却知道,这意味着他将整个王府的财政大权也完全向她敞开。这份信任,沉甸甸的。
“谢王爷。”她声音有些哽咽,连忙低下头。
萧景玄看着她发顶柔软的青丝,沉默了片刻,忽然又道:“京郊大营,留了五百亲兵,驻扎在十里坡。若有紧急情况,可持本王令牌调动。”
这件事,连福伯和墨离都未必清楚,是他离京前临时做出的安排,并未记录在案。这是他留给她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后的一道保障。
苏晚晚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私自调动亲兵驻留京郊,若是被有心人知道,可是大忌!他为了她的安全,竟……
“王爷,这太冒险了!”她急道。
“无妨。”萧景玄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本王心里有数。”
四目相对,他看到她眼中涌动的担忧与感动,而她也看到了他眸底深藏的、不容动摇的决绝。
所有叮嘱似乎都已说完,房间内再次安静下来。离别在即,空气中弥漫着化不开的沉重。
萧景玄看着眼前这个即将独自面对京城风雨的小女子,心中涌起一股陌生的、难以言喻的情绪,是不舍,是牵挂,或许还有更多。他忽然伸出手,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苏晚晚身体一僵,随即放松下来,将脸颊埋在他坚实而温暖的胸膛前,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清冽的气息,一直强撑的坚强仿佛找到了依靠,眼眶终于忍不住湿润起来。
他的拥抱并不熟练,甚至有些僵硬,却带着一种笨拙而真挚的温暖。
“等本王回来。”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低沉而坚定。
“嗯。”苏晚晚在他怀里用力点头,声音闷闷的,“我和京城,一起等王爷回来。”
窗外,月色清冷。窗内,相拥的两人无声地汲取着彼此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分别,也为未来各自战场上的征程,默默积蓄着勇气。
这一夜的叮嘱,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关怀和最坚实的托付。它将两颗心,在离别的前夕,拉得更近,也系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