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透,轻轻漫过传艺馆那竹制的门楣,将悬挂在檐角的炮仗碎屑映照得熠熠生辉。金红色的纸屑混合着腊梅的清冽幽香,在微凉的晨风中徐徐飘落,为青石板铺就的庭院增添了几分新年的喜庆。
陈念是被自鸣钟悠扬的《传艺谣》唤醒的。他迫不及待地抱起一个竹制锦盒,快步走向正厅。盒中整齐排列着二十枚精心雕刻的迷你护本纹木牌,每块木牌底部都工整地刻着\"新年快乐\"的字样,边缘还带着用腊梅汁液调制的墨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顾老师!沈老师!拜年啦!\"陈念清脆的嗓音在厅内回荡。顾云深正俯身擦拭着那方传艺砚,砚池中浮着的半朵腊梅在墨汁中轻轻荡漾。沈砚辞则刚将守岁夜制作的\"团圆拓\"悬挂在中堂最醒目的位置,旁边贴着陈念亲笔书写的春联,\"梅香传艺远\"的字迹虽显稚嫩,却透着蓬勃的朝气。
\"这些是给街坊们准备的拜年礼。\"陈念小心翼翼地将木牌一一摆放在砚台旁。晨光透过竹窗,在木牌深浅不一的护本纹路上跳跃,折射出顾润的光泽。
这时,竹帘轻响,老周提着一个红绸包裹的竹篮走了进来。篮中盛着刚出笼的\"开年糕\",洁白的糕面上清晰地印着护本纹样,正中嵌着一颗晶莹的蜜渍腊梅果,红白相映,格外诱人。
\"开年吃糕,步步登高!\"老周洪亮的嗓音里满是笑意。他将糕点放在竹桌上,又从袖中取出一张墨迹未干的拓纸:\"这是今晨刚拓的门楣春联。你顾爷爷在世时,每逢大年初一都要给街坊们送春联拓片,这个老规矩可不能断。\"
顾云深接过拓纸,指尖触及之处尚带着晨露的湿润。他仔细端详,发现春联护本纹的尾端竟巧妙地融进了一缕朝阳的光影,淡金色的光晕在墨迹中若隐若现,为这传统的纹样注入了新的生机。
李奶奶与张爷爷相携而至。李奶奶手中捧着一幅刚完成的绣品,上面栩栩如生地绣着传艺馆的新年景象:顾云深和沈砚辞在竹门前俯身扶砚,陈念踮脚举刀,小徒弟们环绕着新栽的青檀苗。每个人物的衣襟袖口都绣着精致的迷你护本纹,针脚细密,栩栩如生。
\"沈奶奶在世时,每年初一都要给全家绣'艺兴符'。\"李奶奶一边将绣品挂在团圆拓旁,一边感慨道,\"如今我绣这幅'新年守艺图',也是盼着咱们传艺馆的技艺代代相传。\"
张爷爷笑呵呵地取出一个铜制花苞状的小零件:\"这是给自鸣钟配的'响铃坠',装上后钟声定会更加清脆悠扬。\"
说话间,小柱子领着几个年轻徒弟前来拜年。他们抬着一个木箱,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精心打磨的铜制护本纹零件。\"沈叔常说'开年要亮手艺'。\"小柱子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将这些精巧的零件安装在自鸣钟的钟摆连接处,\"我们琢磨了好久,让这些纹路与机芯巧妙咬合,这样钟声就能带出《茉莉花》的婉转尾音。\"
果然,当时钟敲响九点时,十二个音符在原本庄重的韵律之外,果然多了一丝清亮悠扬的余韵,与远处隐约传来的鞭炮声相映成趣。
正午时分,阳光洒满中堂,传艺馆一年一度的\"开年仪式\"正式开始。顾云深与沈砚辞共同执起蘸满朱砂的拓包,在崭新的红宣纸上稳稳拓下传艺砚上最核心的护本纹样。陈念和小徒弟们围着拓纸,小心翼翼地将各自的木牌纹样拓在四周;老周拓上糕模的印记,李奶奶留下绣线的纹路,小柱子则印上铜制的纹样。
当众人合力将拓纸揭开时,所有的印记如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中央的护本核心纹,在鲜艳的红纸上层层叠叠,宛如一朵徐徐绽放的团圆花,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
\"有客人来拜年啦!\"陈念突然指着门口欢叫。只见几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正站在竹门前,他们是专程从新加坡分基地赶来的华裔学员。为首的代表高高举着一幅精心装裱的拓纸,上面工整地写着\"跨洋拜年,师恩永念\"。
\"老师!\"学员激动地说,\"我们按照您寄来的图谱,终于成功复刻出了护本纹!特意赶在新年回来拜师学艺,想要深入学习这开年拓纹的传统技艺。\"
顾云深欣慰地笑了,将手中的拓包递给学员。沈砚辞在一旁耐心指导:\"拓纹讲究的是心手相应,要顺着砚台天然的纹路,力道均匀,就如同技艺的传承,要遵循前辈的规矩,静心体会其中的韵味。\"
暮色渐临,传艺馆的长桌上再次摆开了丰盛的开年宴。中央的\"团圆锅\"里,老周的腊梅糕与李奶奶的酱肉在浓汤中翻滚,上面漂浮着陈念雕刻的胡萝卜护本纹,色香俱全,令人食欲大动。
当众人举起顾润的青檀木杯相庆时,自鸣钟恰在此时敲响。十二个清越的音符与学员们略显生涩却真挚的《传艺谣》歌声交织在一起,越过青石板路,飘向老街的每一个角落。
小柱子高举酒杯,声音微微发颤:\"让我们敬前辈传承的规矩,敬我们坚守的技艺,更敬孩子们创造的新纹样!愿它们越来越明亮!\"
顾云深轻轻靠在沈砚辞肩头,望着中堂上并排悬挂的两幅拓纸。守岁夜的\"团圆拓\"还带着往昔的温情,而今日的\"新生拓\"则散发着崭新的气息。两幅拓纸上,古老的护本纹路完美衔接,仿佛时光在这里完成了交替。
陈念正在一旁认真地教导学员雕刻拜年木牌,他小小的手稳稳地引导着学员的手腕,那专注的神情让顾云深恍若看到了当年顾爷爷教导他们的模样。
在这一刻,顾云深忽然深刻领悟到,\"新年快乐\"这简单的四个字,承载的不仅是祝福。它是晨光中刻刀起落的节奏,是拓纸上新旧交融的印记,是远渡重洋的赤子之心,更是当匠心在新年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时,绽放出的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