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火洞营地的晨热还没退,阿图就蹲在石台前,指尖捏着一截泛着深绿色的藤蔓——藤蔓表面布满半寸长的倒刺,尖端泛着淡黑色,是昨天派族人提前去幽影林边缘带回的样本。地脉地图摊在旁边,“幽影林”的标记旁用绿纹画着缠绕的藤蔓,控能族文字标注:“绞杀缠人,影毒藏蛾,巢下有节”。陈景行翻着古籍残页,指尖划过墨迹:“林里的‘绞杀藤’会主动缠绕活物,倒刺能勾住衣物甚至皮肉,收缩时能勒断树枝;‘影毒蛾’藏在藤叶间,翅膀的粉末有毒,沾到皮肤会红肿发痒,吸入会头晕;节点藏在最大的‘藤巢’里,藤巢被绞杀藤层层包裹,还可能有‘毒蛾陷阱’,一动藤蔓就会惊飞毒蛾。”
“普通断藤锯对付不了绞杀藤的倒刺,得做‘断藤弯刀’,劈砍比锯更利落,还能拨开倒刺。”陈沐阳拎起之前的断藤锯,锯齿容易被倒刺勾住,“得用够硬的金属,刀柄还得防滑。”
族人们立刻分工:奇伯负责打造弯刀——从之前的工具上拆出一块完整的暗能蜥金属片,放在篝火里加热至通红,用石锤反复敲打,打成一尺长、两寸宽的弯刀形状,刀刃磨出锋利的斜刃,刃口处特意敲出细密的小锯齿(能卡住藤身,避免砍滑);然后将弯刀放进火山灰和冰原兽油的混合物里淬火——火山灰增强硬度,冰原兽油让刃口在砍藤时不易崩裂;刀柄用两尺长的硬木制作,木柄表面刻满防滑纹路,纹路里嵌少量干燥的树脂(从树脂藤上刮的,增加摩擦力),柄尾绑一块金属配重块(增加挥刀力度,不用太费力就能砍断粗藤);最后在刀柄和刀身连接处,缠上浸过树胶的韧藤,防止使用时松动。
第一把断藤弯刀做好,阿图握着刀柄试了试——挥刀砍向营地旁的粗藤,“咔嚓”一声,藤身被劈成两半,倒刺没勾住刀刃,反而被刃口的锯齿卡住,轻松就能拨开,比断藤锯效率高太多。
“还得做‘藤蔓异动探测器’,绞杀藤藏在密叶里,肉眼难辨,得提前发现。”雅兰去营地附近的林子里,采来“敏感草”——这种草的纤维极细,一碰就会弯曲,还会分泌淡绿色汁液。她将敏感草纤维编织成半尺宽的网,网眼比手指细,中间夹一层薄荧光苔;然后把纤维网固定在两尺长的木柄顶端,木柄上刻着“静-动-危”三档刻度,每档旁粘一小撮不同颜色的苔藓:静档贴淡绿苔(无藤蔓),动档贴浅黄苔(附近有藤蔓),危档贴深红苔(藤蔓靠近);纤维网的边缘还涂了层透明树脂,防止草纤维被露水打湿失效。
阿图拿着探测器试了试——将纤维网靠近之前的藤蔓样本,网眼的纤维立刻弯曲,汁液渗出,木柄上的浅黄苔瞬间亮起;再让族人悄悄用藤蔓碰一下网,深红苔直接变亮,刻度跳到“危”档,预警精准得很,连藏在叶后的藤蔓都能探测到。
影毒蛾的毒性比之前的毒物更强,普通防毒面罩不够用。阿图改造了“多层解毒面罩”:用四层冰蚕膜做基底,外层膜钻透气孔(防粉末进入),第二层铺烧透的活性炭碎屑(吸附毒粉),第三层夹磨碎的“解毒草”粉末(从幽影林边缘采的,能中和影毒蛾的毒性),内层贴软绒毛(防面部摩擦,还能吸汗);面罩系带用双层弹性藤编织,末端缝可调节木扣,适应不同头围;系带中段缝个小布囊,装干燥的驱虫草碎,囊上钻小孔,气味缓慢散出,能轻微驱散周围的毒蛾。
陈沐阳则做了“驱虫烟棒”:将驱虫草碎、硫磺粉、解毒草粉按4:2:3的比例混合,加入少量融化的松脂,调成糊状,涂在宽半寸的树皮条上,晒干后制成烟棒;点燃后会释放淡绿色烟雾,气味既能驱走毒蛾,又能中和空气中的毒粉;他还做了“驱虫囊”:用细纱布包上混合粉末,每个囊绑一根长藤,挂在衣物上,粉末会缓慢挥发,形成“防毒圈”,毒蛾不敢靠近。
点燃一根驱虫烟棒放在营地旁,没过多久,远处飞来的几只小毒蛾闻到气味,立刻掉头飞走,连靠近烟雾的勇气都没有,驱虫效果远超预期。
所有工具准备妥当,日头刚爬过树梢,队伍就背着工具朝幽影林出发。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周围的树木渐渐变得茂密,藤蔓像蛇一样缠绕在树干上,阳光很难照到地面,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幽影林到了!林子里的藤蔓比样本更粗,有的绞杀藤直径超过碗口,倒刺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偶尔能看到淡灰色的飞虫掠过,是影毒蛾,翅膀展开有巴掌大,粉末落在树叶上,树叶很快就变成褐色。
“两人一组,一人持探测器探路,一人持弯刀断藤,面罩和驱虫囊都戴好!”阿图率先走进林子,探测器的纤维网在前,她刚走两步,木柄上的浅黄苔就亮了——右侧的树后藏着绞杀藤!她立刻举起弯刀,对着藤蔓根部砍去,“咔嚓”一声,藤身被劈断,断口处渗出淡绿色的汁液,倒刺没来得及勾住护甲就垂了下去。
陈沐阳跟在后面,时不时点燃驱虫烟棒,烟雾散开后,周围的毒蛾纷纷飞走,连藏在叶后的都没了踪影。走了半个时辰,前方的藤蔓突然变得密集,形成一道“藤墙”,藤墙上挂着不少灰褐色的茧,显然是影毒蛾的卵囊,藤墙中央隐约能看到一个巨大的藤巢——比两人还高,由无数藤蔓缠绕而成,正是地图上标记的节点位置。
“藤巢周围肯定有陷阱,先用探测器扫一遍!”阿图举着藤蔓探测器,绕着藤巢慢慢走。当探测器靠近藤巢左侧时,深红苔突然亮得刺眼,纤维网的草纤维剧烈弯曲——是隐藏的绞杀藤陷阱!她用弯刀小心拨开表面的藤蔓,果然看到一根粗藤藏在下方,藤身紧绷,显然一触就会收缩。陈沐阳立刻用之前做的岩钉,将粗藤钉在地面的岩石上,防止它突然收缩。
清理完外围陷阱,众人开始清理藤巢的藤蔓。奇伯和塔卡用断藤弯刀,将缠绕的绞杀藤一根根砍断,阿图则用探测器盯着藤巢内部,防止遗漏隐藏的小藤;雅兰时不时点燃驱虫烟棒,驱散从卵囊里飞出来的小毒蛾。砍到藤巢中央时,突然露出一块青黑色的石台——石台上立着一根泛着淡蓝光的石柱,正是地脉节点的核心!
可石柱周围还缠着几根细藤,藤上挂着不少影毒蛾的卵囊,一碰就会破裂,毒蛾会立刻飞出来。“用驱虫烟先熏!”陈沐阳点燃三根驱虫烟棒,放在石台周围,烟雾顺着藤缝钻进巢内,卵囊里的小毒蛾被熏得爬出来,刚飞就被烟雾驱散,很快就没了动静。阿图再用弯刀小心地将缠在石柱上的细藤砍断,避免碰到卵囊。
午后时分,石柱终于完全露出来。注入点藏在石柱顶端的一道细缝里,缝内没有杂物,却沾了少量毒蛾粉末。阿图掏出细径注能针,针身裹了层树脂(防粉末黏附),她调整好角度调节器,将针尖对准细缝——缓慢挤压皮囊,淡绿色的生命晶石汁液顺着针管流进节点,石柱的蓝光渐渐变亮,石台上的毒蛾粉末被蓝光笼罩,慢慢失去了毒性,甚至变成了灰白色的粉末,轻轻一吹就散了。
约莫半柱香后,校准完成。阿图拔出注能针,石柱的蓝光在藤巢中央形成一道光晕,光晕落在周围的藤墙上,映出一道新的控能符号——是一片枯木组成的陵墓形状,旁边刻着“枯木陵·主墓旁”,与地脉地图上第二十个节点“枯木陵”的标记完全一致。
夕阳落下前,众人收拾好工具:将砍断的绞杀藤堆在一旁(留着下次可能做工具),驱虫烟棒的余烬清理干净,探测器和弯刀检查无误。走出幽影林时,林子里的光线已经很暗,藤巢的蓝光还在隐约闪烁,像在守护刚校准的节点。
阿图将地图折好放进背包,指尖还残留着弯刀柄的树脂触感——枯木陵的古籍记载是“枯木成陵,尸蛾藏棺,机关护节”,得提前做防尸蛾和破棺的工具,才能继续赶路。族人们扛着装备往营地走,没人说话,每个人都在琢磨枯木陵的风险——毕竟藏在枯木里的机关和尸蛾,比幽影林的藤蔓和毒蛾更难预判,稍不注意就可能触发致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