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亚平宁山脉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陈沐阳站在陡峭的山坡上,脚下是新翻垦的梯田,褐色的泥土混合着火山灰,散发着湿润的气息。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啼鸣,与高卢战士砍伐树木的斧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他回望山谷间错落有致的高卢村落,茅草屋顶上飘着袅袅炊烟,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
陈景行拄着枣木拐杖,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眺望远方。青铜望远镜中,蜿蜒的罗马古道如一条银蛇,沿着山麓延伸。道路上,一队队身披锁子甲的罗马士兵正缓缓前行,他们的盾牌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如同流动的金属河流。老人用拐杖敲击着了望塔的木板,发出沉闷的声响:\"三日内必有大军经过,这次恐怕不止一个军团。\"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父子二人在树荫下商议对策。陈沐阳铺开从罗马军营缴获的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重要的关隘和粮仓。\"亚平宁山口是必经之路,\"他用青铜匕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那里两侧峭壁耸立,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陈景行点点头,目光落在地图边缘模糊的字迹上——那是关于罗马新式攻城器械的记载。
此时,布伦努斯带着几名高卢长老匆匆赶来。这位魁梧的首领手中握着一束干枯的麦穗,神情焦虑:\"罗马人开始征收双倍赋税,许多村庄已经断粮。\"他将麦穗扔在地上,麦粒散落其间,\"再这样下去,不用等到战争,我们的族人就会饿死。\"陈沐阳拾起一粒麦穗,想起在非洲和美洲指导农耕的经历,心中有了主意。
第二天,父子二人带领高卢人在山谷间忙碌。陈景行指挥工匠用罗马战车的零件改造投石机,巨大的木架上缠绕着粗壮的牛筋,能将百斤重的石块投射到百米之外。陈沐阳则带着年轻人在两侧山坡布置陷阱,他们砍伐了大量松树,削成尖锐的滚木,又将从罗马军营缴获的沥青涂抹在树干上,只需一点火星,便能燃起熊熊大火。
与此同时,高卢妇女们在陈景行的指导下,用亚麻布和兽皮缝制简易的防护服。这些防护服仿照东方的铠甲结构,内层填充柔软的羊毛,外层覆盖坚韧的牛皮,既能抵御箭矢,又不妨碍行动。陈沐阳还教她们制作\"烟雾弹\",将硫磺、硝石与辣椒粉混合,装入陶罐,一旦爆炸,便能形成遮天蔽日的烟雾。
当夕阳将天空染成血色时,侦查兵带来了消息:罗马军团已经抵达山口外十里处。陈沐阳站在高处,看着战士们各就各位,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紧张感。这种感觉,与他在非洲草原伏击奴隶贩子、在美洲雨林对抗欧洲殖民者时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这次面对的,是强大而纪律严明的罗马军团。
夜幕降临,山谷陷入一片寂静。陈景行举起青铜号角,吹出悠长的号声——这是约定的信号。瞬间,无数火把在两侧山坡亮起,照亮了埋伏的高卢战士。罗马军团的前锋进入峡谷后,突然停下脚步,指挥官警惕地望着四周的火光。就在这时,陈沐阳点燃了事先布置的引火索,滚木裹着火焰从山坡上呼啸而下,如同一道道火墙。
罗马士兵们惊慌失措,阵型顿时大乱。陈景行挥动令旗,投石机发出轰鸣,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敌军。高卢战士们呐喊着从两侧杀出,他们手中的长矛和战斧在火光中闪烁。陈沐阳挥舞着铁制匕首,冲入敌阵,东方剑术的灵动与高卢战士的勇猛结合,令罗马士兵难以招架。
战斗持续到深夜,罗马军团终于溃败。陈沐阳站在满地狼藉的战场上,看着远处逃窜的敌军,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这只是罗马帝国庞大战争机器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亚平宁山脉的夜风掠过山谷,带来远处麦浪的清香,也带来了未知的命运。天空之泪在他怀中微微发烫,仿佛在提醒着,这场跨越时空的生存之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