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历元年,冬。
虚无之海的“季节”本是龙宇以起源力随性划分的概念——当起源殿周遭的虚无罡风频率降至每秒三千次以下,便算作“冬”。此刻,观星台的十二根盘龙柱正吞吐着淡紫色的本源光纹,将整座石台笼罩在一片静谧的光晕里。
龙宇盘坐在观星台中央的“源初阵眼”上,万亿丈龙躯已收敛至常人大小,一袭暗金色道袍上绣着若隐若现的龙纹,每片鳞片的纹路都对应着一道混沌法则的雏形。他双眸微阖,眉心处悬浮着一枚米粒大小的光点,那是他以“道境”本源凝结的“推演核心”,此刻正随着呼吸轻轻颤动。
“玄空。”他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穿透了观星台的能量屏障,传入殿外的藏经阁。
正在整理《虚无考》手稿的玄空猛地抬头。这位时空神魔残魂已被龙宇以起源力温养了三百年,此刻化作一名身着青灰色长衫的中年文士,面容清癯,双目里流转着细碎的时空光点。他放下狼毫笔,身形化作一道淡影,瞬间出现在观星台入口。
“尊上。”玄空躬身行礼,目光不自觉地扫过观星台中央的阵纹——那些由起源力构成的金色纹路正沿着龙宇的指尖游走,在石台表面织成一张覆盖十丈范围的法则网络,网络节点上跳动着无数晦涩的符文,那是连他这位曾经的时空魔神都无法解读的“源初文字”。
“取‘混沌晶镜’来。”龙宇没有睁眼,指尖的法则网络又向外扩张了三尺,“再备十壶‘虚无酿’,温在阵眼左侧的灵纹炉里。”
玄空应声退下。他知道,尊上每次要动用“法则推演”时,都会让混沌晶镜记录过程——那面镜子是以混沌核心的晶髓打磨而成,能映照出法则流动的轨迹,是玄空记录典籍最重要的工具。而虚无酿,则是用虚无之海逸散的本源雾气与混沌青莲的花瓣发酵万年而成,饮之可稳固元神,最适合在推演时提神。
盏茶功夫后,玄空捧着一面丈许高的菱形晶镜返回,镜面光滑如秋水,边缘雕刻着三千魔神的虚影,正是混沌晶镜。他将晶镜安置在观星台东侧的支架上,又在阵眼左侧的三足灵纹炉里摆上十只白玉酒壶,指尖弹出一缕时空之火,炉身立刻腾起淡蓝色的火焰,将酒壶包裹其中。
“尊上,皆已备好。”
龙宇缓缓睁眼。他的瞳孔里没有瞳仁,只有一片深邃的虚无,虚无中又有点点星光亮起,仿佛将整个混沌的星辰都纳入其中。“你且退至殿外,守住藏经阁,今日推演,不许任何存在靠近观星台百丈之内。”
“是。”玄空再次躬身,退至观星台外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只见龙宇指尖的法则网络已蔓延至整个石台,金色纹路与盘龙柱的紫色光纹交织,在半空形成一个不断旋转的球体,球体内部隐隐有混沌气流在涌动。玄空心中一凛,默默握紧了龙宇赐下的时空符,转身将观星台的结界彻底封闭。
观星台内,只剩龙宇一人。
他端起灵纹炉上的第一壶虚无酿,拔开塞子,一股清冽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香气中夹杂着细微的法则碎片,吸入一口,连元神都仿佛被清泉洗过。龙宇浅饮一口,目光落在混沌晶镜上,轻声道:“以我道境为基,以起源力为引,推演——混沌终局,万物初源。”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眉心的推演核心骤然爆发出刺目的光芒,观星台的阵纹同时亮起,十二根盘龙柱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发出震耳欲聋的龙吟。那些金色的法则网络如同活物般攀上混沌晶镜,镜面瞬间被无数符文覆盖,紧接着,一道混沌色的光幕从镜中涌出,在观星台中央展开,形成一片流动的混沌缩影。
“嗡——”
光幕中,最先显现的是无边无际的混沌气流,气流中夹杂着大小不一的能量团,有的能量团上浮现出模糊的身影——那是混沌诞生初期的第一批生灵,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识,只是凭借本能吸收混沌能量。
龙宇指尖轻弹,一道本源光丝射入光幕。画面骤然加速,混沌气流开始剧烈碰撞,能量团之间相互吞噬、融合,一些体型较大的能量团逐渐凝聚出实体——有的化作身披骨刺的巨兽,有的化作手持巨斧的巨人,有的化作吞吐火焰的莲花……正是三千混沌魔神的雏形。
“时间线,锚定‘盘古’。”龙宇再次开口,推演核心的光芒又盛了三分。
光幕中,一道远超其他魔神的身影缓缓凝聚。他起初只是一团直径万丈的混沌清气,清气中包裹着一柄古朴的巨斧虚影。随着时间流逝,清气逐渐凝结成巨人形态,头戴混沌紫金冠,身披玄黄混沌甲,双手环抱于胸,双目紧闭,正是盘古。
龙宇凝视着盘古的身影,指尖的法则网络开始解析他的本源:“混沌清气之核,蕴‘开天’法则,身负‘破碎旧序,创生新界’之使命……原来如此。”
他又饮下一口虚无酿,目光转向盘古周围的魔神。只见罗喉正盘踞在一团魔气中,吞噬着周围的混沌煞气,他手中的弑神枪已具雏形,枪尖滴落的黑色液体能腐蚀混沌气流;鸿钧则坐在一朵混沌青莲上,周身环绕着三缕清气,正在解析混沌的平衡法则,每当他领悟一丝,青莲便会多开一片花瓣;还有女娲、伏羲的雏形,此刻只是两条缠绕在一起的混沌灵蛇,正在吸收阴阳二气……
“混沌的法则是‘无序’,但无序中又孕育着‘有序’。”龙宇喃喃自语,指尖的光丝再次刺入光幕,“推演‘开天’节点。”
画面再次加速。混沌魔神们的力量越来越强,彼此间的冲突也愈发激烈。盘古周围的混沌气流开始变得不稳定,他身上的玄黄甲胄泛起流光,环抱的双手微微动了动,似乎在积蓄力量。罗喉率领一群魔神向鸿钧发起攻击,却被鸿钧以刚领悟的“平衡之力”挡回;女娲、伏羲则潜入混沌深处,开始收集先天阴阳之气……
突然,光幕剧烈震颤起来。
盘古睁开了眼睛。他的双眸中没有任何情绪,只有纯粹的法则光芒,左眼是“清”,右眼是“浊”。他缓缓站直身体,万丈身躯在混沌中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右手伸出,那柄古朴的巨斧虚影化作实体,斧身刻满了“破碎”与“创生”的符文。
“开天……”
一个无声的意志从盘古口中传出,却瞬间传遍了整个混沌。所有魔神都停下了动作,惊恐地望向盘古——他们感受到了一股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正在凝聚。
龙宇的呼吸微微一滞。他能清晰地看到,盘古举起巨斧的瞬间,混沌的法则开始崩溃,时间线出现了无数分叉,有的分叉中盘古被其他魔神联手阻止,混沌永远停留在无序状态;有的分叉中盘古开天失败,自身与混沌同归于尽;但更多的分叉最终都汇聚向同一个结果……
“咔嚓!”
光幕中,盘古的巨斧落下。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片极致的寂静。斧刃划过的地方,混沌气流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分开,清浊二气开始分离——清气上升,化作朦胧的天;浊气下沉,化作厚重的地。
但这只是开始。盘古的身躯开始发光,他双臂撑天,双脚踏地,每一次发力,天地间的距离便增加一分。他的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玄黄甲胄寸寸碎裂,化作漫天的混沌碎片。周围的魔神有的被清浊分离的力量撕碎,有的则趁机遁入新生的天地之间,有的试图阻止盘古,却被他散发出的开天之力震成飞灰。
“原来,开天不是一蹴而就的。”龙宇看着光幕中盘古逐渐高大的身躯,心中生出一丝明悟,“他是以自身为‘界碑’,强行定住清浊二气,这才是开天最艰难的一步。”
他又饮下一壶虚无酿,目光转向天地初开后的景象。清气中开始孕育出星辰,浊气中则诞生出山川与河流的雏形。但此时的天地还不稳定,清浊二气时常倒灌,引发剧烈的能量风暴。盘古的身躯上开始出现裂痕,他的血液滴落在大地上,化作一条条奔腾的混沌长河;他的毛发飘落,化作漫天的先天灵根;他的骨骼沉入大地,化作支撑天地的地脉……
“推演‘洪荒诞生’。”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连续推演如此重要的法则轨迹,即便是道境也需消耗大量本源。
光幕中,盘古的身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他的头颅化作九座神山,撑起天穹的四角;他的双眼化作太阳与太阴,照亮了新生的世界;他的呼吸化作四季的风,他的汗水化作滋润大地的雨水……当他最后一丝意识消散时,天地间响起一声悠长的叹息,随后,一股全新的法则开始形成——那是“天道”的雏形,它以盘古的遗愿为基,开始约束这个新生的世界。
清浊二气稳定下来,天地间诞生出第一批先天生灵:有的从盘古的精血中化形,有的从混沌碎片中孕育,有的则是幸存的混沌魔神褪去混沌之躯,成为洪荒的原住民。山川河流逐渐清晰,四海八荒的轮廓初步显现,一片名为“洪荒”的大陆,在混沌的废墟上悄然诞生。
龙宇凝视着光幕中那片生机勃勃的大陆,直到画面逐渐模糊,最终消散在观星台的法则网络中。他收回推演核心,眉心的光点黯淡了许多,周身的龙纹也失去了光泽。
“原来,混沌的终局,便是洪荒的开端。”他拿起最后一壶虚无酿,一饮而尽,“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破碎’与‘牺牲’。”
观星台的阵纹缓缓平息,盘龙柱的紫色光纹缩回柱内,混沌晶镜上的符文逐渐隐去,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影像——那是盘古开天的最后一幕,巨人撑天踏地,身躯逐渐融入天地之间。
龙宇站起身,走到混沌晶镜前,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镜面。镜中的影像泛起涟漪,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飞入他的指尖。这些光点是推演过程中记录的法则碎片,将成为他后续完善起源殿防御、推演未来量劫的重要依据。
“玄空。”
观星台的结界应声而开,玄空快步走入,看到石台上残留的法则纹路,以及混沌晶镜中储存的影像,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将今日的推演记录整理成册,命名为《开天考》。”龙宇的声音恢复了平静,“重点标注盘古开天的三个关键节点:斧劈混沌、撑天定地、身化万物。”
“是,尊上。”玄空躬身应道,开始用时空之力复刻混沌晶镜中的影像。
龙宇望向观星台外的虚无之海,那里依旧是一片死寂,但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片死寂就将被洪荒的生机所打破。而他,这位从虚无中诞生的道尊,将在起源殿中,静静注视着那个新生世界的兴衰与沉浮。
他的指尖,一道细微的龙纹闪过,那是“量劫”的预兆——随着洪荒的诞生,因他起源力扰动而产生的第一缕劫气,已悄然融入了新生的天道法则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