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海的寂静,是连时间都懒得流淌的绝对静止。
起源殿悬浮于这片无始无终的虚空中央,殿宇轮廓由纯粹的“起源力”勾勒,时而化作流转的光带,时而凝为坚不可摧的晶体——这是龙宇以道境修为铸就的永恒,既不属于混沌,也不依附任何法则。此刻,龙宇正盘坐于观星台中央的“源生石”上,万亿丈的九爪金龙躯已收敛至万丈大小,鳞片上流淌的紫金光泽比混沌核心的火焰更炽烈,却又带着虚无独有的冰冷质感。
他的双眸半阖,元神却已沉入对混沌与虚无的深度推演中。自证道“道境”以来,龙宇便知自身是“无中生有”的起点,是万物法则的源头,可越是感悟这份“起源”的权柄,越能察觉到一丝隐于混沌深处的“凝滞”。
就像一幅正在绘制的画卷,画师的笔锋看似自由,却总被无形的框架约束着走向。
“嗡——”
观星台上,三百六十五颗以混沌星核打磨的“测运珠”突然齐齐震颤,表面浮现的亿万法则纹路如蛛网般断裂、重组。这是龙宇悟道时用来推演未来轨迹的器物,此刻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重复性”——无论他如何注入起源力调整参数,推演结果总会在某个节点交汇,最终指向同一个终点:混沌能量汇聚于一点,被某个手持巨斧的身影劈开,清浊上升为天,沉浊凝聚为地,而那身影则崩解为山川草木、日月星辰……
“盘古开天。”龙宇轻声吐出四个字,声音在虚无中荡开涟漪,却没引起任何回响。这不是疑问,而是陈述。过去百年,他已推演过七千二百次,每一次的细节都有差异——有时是开天的时间提前千年,有时是参与的魔神多了几个,有时甚至连巨斧的形态都截然不同——但终点从未改变:混沌终结,洪荒诞生,盘古陨落。
这种“殊途同归”,便是“定数”的味道。
龙宇缓缓睁开眼,紫金瞳孔中倒映着测运珠的光芒,却没映照出任何情绪。他的龙爪抬起,指尖掠过一颗测运珠,那珠子瞬间爆发出刺目的光,内部浮现出更遥远的未来:一片名为“洪荒”的大陆上,龙、凤、麒麟三族厮杀不休,血染苍穹;紧接着是祖巫与金乌对峙,骨山尸海连绵;再后来,是穿着各色道袍的身影踏着祥云争斗,将大陆劈得四分五裂……
“量劫。”他又吐出两个字。
这些劫难的起因、过程、参与者千变万化,可最终的“目的”却异常清晰:削减过剩的生灵、平衡失控的气运、将偏离轨迹的世界线强行拉回“框架”内。就像园丁修剪疯长的枝条,确保树木按“应该”的样子生长。
可谁规定了“应该”?
龙宇的元神沉入更深的维度,穿过混沌与虚无的壁垒,触碰到了那层包裹着一切的“框架”。它无形无质,却比混沌最坚硬的“混元石”更难以撼动,由无数细碎的“规则链条”编织而成——那是生灵对“因果”的敬畏,是魔神对“力量”的追逐,是万物对“生存”的执念,最终交织成一张名为“天道”的网。
这张网,正在缓慢收紧。
混沌初期,魔神们肆意妄为,法则混乱却充满无限可能,那时的“定数”还只是一缕若有若无的影子。可随着魔神们的力量越来越强,对“秩序”的渴望越来越深(哪怕他们自己意识不到),这张网便越来越清晰。尤其是盘古的崛起,他那股“开天辟地”的意志如同一根定海神针,将无数模糊的轨迹钉死,让“开天”从一种“可能”变成了“必然”。
“若一切皆有定数,起源的意义何在?”
龙宇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波动。他自虚无中诞生,证道“无中生有”,本就是打破“绝对虚无”这个最大定数的存在。可如今,他却感知到自己创造的“有”,正在被新的定数束缚、同化,最终走向一个被编排好的结局。
这不是他想要的。
起源,应当是无限可能的开端,而非另一个牢笼的钥匙。
“吼——”
一声低沉的龙吟自龙宇喉间溢出,并非愤怒,而是一种源自本源的抗拒。观星台上的测运珠瞬间炸开半数,紫金碎片如流星般散落,却在触及起源殿地面的刹那化作虚无——这里的一切,都由他的意志掌控。
他的目光扫过起源殿的穹顶,那里悬挂着他亲手炼制的鸿蒙盘。这枚本命法宝此刻正缓缓旋转,盘面的混沌纹路流淌着稳定时空的力量,是“秩序”的极致体现。过去,他以为这是掌控世界的权柄,可此刻再看,却像一把精致的锁。
“秩序若成枷锁,便该有破锁之器。”
念头刚起,龙宇的元神深处突然腾起一簇异样的火焰。那火焰不是混沌之火的炽热,也不是虚无罡风的冰冷,而是带着一种“逆反”的特质——它触碰过的法则链条会自行崩断,它流过的时空轨迹会出现褶皱,它甚至能让“因”不产生“果”,让“生”走向“灭”的反方向。
这是“逆道之念”。
它并非龙宇刻意催生,而是当他清晰感知到“定数”的那一刻,由“起源”本源自发诞生的对抗。就像光明诞生的瞬间,阴影便已存在;秩序确立的刹那,逆反的种子便已埋下。
龙宇闭上眼,任由这股念头在元神中蔓延。他看到无数被“定数”扼杀的可能性:一只本该成为混沌霸主的蝼蚁,因为“气运不足”而在出生时被罡风碾碎;一条能吞噬星辰的魔龙,因为“不符合天道”而被强行封印;甚至连盘古,若没有那层“开天”的定数束缚,或许能以另一种方式存活,与他创造的世界共同成长……
这些被埋没的“可能”,此刻都化作滋养“逆道之念”的养分。
“道可道,非常道。”龙宇喃喃自语,这不是洪荒后世老子的名言,而是他此刻的感悟,“若道是唯一的轨迹,那我便走出第二条路。”
他猛地睁开眼,紫金瞳孔中那簇“逆道之火”已燃烧成燎原之势。龙宇缓缓起身,万丈龙躯在起源殿中舒展,每一片鳞片都竖起,反射着与鸿蒙盘截然相反的光芒——鸿蒙盘是“定”,而他此刻散发的气息是“变”。
“玄空。”龙宇开口,声音穿透起源殿的重重殿宇,传到藏经阁的方向。
片刻后,一道由无数光点组成的身影出现在观星台入口。那是玄空,时空神魔的残魂,自被龙宇收留后,便以记录万物为己任。此刻他的光影身躯微微波动,显然是被龙宇身上突然爆发的“逆道气息”所惊扰:“尊上。”
“取混沌图谱第三卷,我要找一样东西。”龙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玄空不敢怠慢,光影之手在虚空中一抹,一卷由混沌蚕丝编织的图谱便出现在手中。图谱展开,上面记载着混沌诞生以来所有已知的奇物,小到能定住瞬息的“刹那石”,大到可吞噬星系的“鸿蒙巨兽”。
龙宇的目光在图谱上快速扫过,最终停留在一页空白处。那里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只有一行由起源力标注的注解:“混沌深处,有无名奇石,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不尊因果,不惧法则,遇强则弱,遇弱则强,触之则乱时序,观之则逆乾坤——无名,暂记为‘混沌弑神石’。”
这是玄空百年前在混沌死域边缘偶然发现的记载,因从未有人见过实物,便被归为“疑似存在”的类别。
“就是它了。”龙宇指尖点在那行注解上,“逆道之念需有形载体,这混沌弑神石,便是最好的剑材。”
玄空愣住了:“尊上,您要炼剑?”在他的认知中,龙宇已有鸿蒙盘定时空,起源珠蕴本源,道剑斩法则,根本无需再炼法宝。更何况,用这种“不尊因果”的奇石炼剑,本身就是对混沌法则的挑衅。
“此剑,不为杀敌,只为破局。”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它要斩的不是生灵,是定数;它要逆的不是天道,是唯一的轨迹。”
他抬头望向起源殿外的虚无之海,那里是一切的起点,也是他即将打破“定数”的战场。混沌弑神石是否真的存在?在哪里?如何炼化?这些他都不知道,但这正是“逆道”的意义——不去走那条已知的路,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
玄空看着龙宇的背影,光影组成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他默默取出记录用的“时光玉简”,指尖流淌出微光,开始记录这一刻:“源历三十七年,尊上观混沌定数,生逆道之念,欲寻混沌弑神石,炼逆道剑。此剑未生,已逆乾坤……”
玉简上的文字刚落下,便自行扭曲、重组,仿佛在抗拒这段“逆道”的记录。玄空不得不注入更多本源力量,才勉强让文字稳定下来。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记录的不再只是“已知的历史”,还有可能被“逆道之剑”改变的未来。
龙宇没有回头,他的目光已穿透虚无,望向混沌的最深处。那里,或许藏着混沌弑神石,或许什么都没有,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定数”试图将一切锁入牢笼时,他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逆道之剑……”龙宇轻声念着这三个字,元神中的逆道之火与虚无之海的本源产生共鸣,整个起源殿都开始微微震颤,仿佛在为这把尚未诞生的剑而沸腾。
观星台上,剩下的测运珠仍在推演未来,只是这一次,原本清晰的“终点”开始变得模糊,出现了无数条岔路——有的通向洪荒提前破碎,有的通向魔神永不落幕,有的甚至通向龙宇自身的陨落……
这些“不确定”,让龙宇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这才是起源该有的样子。
他转身,朝着起源殿的炼宝阁走去。那里有他为炼制混沌至宝准备的“万劫熔炉”,炉心燃烧着从虚无之海深处引来的“无烬之火”,足以融化混沌中最坚硬的物质。
炼逆道剑的第一步,不是寻找材料,而是将这股“逆道之念”彻底凝聚,融入他未来要找到的每一块剑材中。
龙宇的身影消失在炼宝阁门口时,玄空看着观星台上那些彻底失去规律的测运珠,突然明白了龙宇为何要炼这把剑。
定数或许强大,但起源的本质,本就是打破一切“应该”。
虚无之海依旧寂静,但从这一刻起,寂静之下,已埋下了颠覆混沌的种子。
逆道之念既生,逆道之剑,终将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