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付林让 “林萱” 投资的王总安排几个工作人员,从鲁东老家,将他的家人接至京都。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准备出发时,村里的人们纷纷前来送行,付林爷爷的老兄弟们更是泣不成声,难舍难分。
爷爷虽性格刚毅,却也眼眶湿润,“老弟兄们,我们走了,过两年还会回来,你们都好好保重,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别送了,回去吧。”
“好,好,好,付老头,到了京都记得来个电话。”
“好。” 爷爷不舍地回头摆手,随后坐进了车里。
家中的事务托付给了二叔,同村的大姑、三姨也承诺会常来照看、打扫。
就这样,付林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带着对村里人的深深不舍和对付林、付小叶的牵挂,登上了前往京都的汽车。
两辆车不紧不慢地驶上高速,一路向北,经过近 10 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晚上七点,稳稳地停在了四合院门口。
爷爷一下车,便精神抖擞的,笑看着付林,活动了一下身体说道:“可把我累坏了,林子,赶紧去看看你奶奶和姥姥,她俩晕车,都吐了。”
“啊?” 付林急忙上车,看到奶奶和姥姥疲惫地坐在那里,二话不说,赶紧将她们一一扶下车,在李通、张锐的帮忙下,将她们抱进了正屋沙发上。
爷爷、姥爷他兄弟俩,开始兴致勃勃地参观每个房间,连连夸赞,“挺好,不错。”
妈妈拉着付林的手,哽咽着说,“林子,让妈看看,又高了,又壮了,也受累了……”。
付林哽咽着,喊了一句 “妈”,便抱着妈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一群帮着拿行李的人,看到这一幕,心中皆是一酸,有想哭的冲动。
付林的老爸也不好过,掉了几滴泪后,话锋一转,“行了,赶紧去帮忙,弄啥这是”。
付林擦了擦眼泪,咧嘴一笑“哎,知道了。” 说着松开妈妈,跑着去搬东西了。
不一会,刘晴开着崭新的路虎车也来了,这两天,她可谓是神采奕奕,不仅有了四合院,付林还送了她一辆车,真是打心眼里爱死他了。
刘国庆夫妇也加入进来,他们的四合院早就收拾好了,只是还没搬过来,怕太冷清,想着付林一家人到了之后,才过来。
这不,听刘晴说付林家人已经到了,两口子一刻也不想等,收拾了一下衣服,让刘晴开车就来了。
“滴、滴滴”,嚯,王萱、陈圆圆,带着放了晚自习的付小叶也来了。
这下子人差不多齐了,正好人多,付林就让王萱带着陈圆圆,再次出门,去买现成的菜品回来。
付林的妈妈和刘晴母女,又下厨房,准备做几道菜。
用妈妈的话讲,“温锅,温锅,温锅不热锅,热锅不炒菜,那就不叫温锅。”
一个小时后,东西也收拾好了,王萱他们也把菜买回来了,老妈炒的菜,也端上桌了。
又是十几人,围在长型餐桌上,不过显得有些拥挤,但是,每个人都非常开心。
爷爷,作为一家之主,端着酒,面带笑容地站了起来,“今天,我们一大家子进京了,我们没来之前,感谢你们对我两个孙子的照顾,我们来了,又给你们添了麻烦,今天没什么好准备,大家受累了,来干一个。” 说着,所有人全部起立,共同端杯,一饮而尽。
等爷爷、姥爷、老爸说完话后,付林也站了起来,对几位 “林萱” 投资的兄弟,还有来帮忙的兄弟们,再次表示了感谢。
这可把 “林萱” 的几个工作人员高兴坏了,一开始听说安排他们去鲁东接人,还嫌远,但是,经理一说是去接付林的亲人,好家伙,争先恐后啊。
付林又给老妈,隆重的介绍了刘国庆夫妇,“妈,这是刘晴的父母,而且就住隔壁院。”
老妈立马高兴的不得了,拉着刘晴妈的手,聊了起来。
老爸和刘国庆两人,在去年过年前就认识了,再一见面,便称兄又道弟的,热火朝天地喝上了。
奶奶和姥姥,由于晕车的缘故,没有吃多少,便回到房间休息了。
只有爷爷和姥爷,两人还饶有兴致地吃完喝完后,来到门前的后海旁,遛了遛弯,不过也没敢走多远,怕回不去了。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后,大家伙就都散了,临走时,付林让李通给去鲁东接人的工作人员,一人发了个万元红包,他们在连连感激声中走了。
接着,张锐和李通他俩开车也离开了。剩下的王萱和陈圆圆,以及刘晴,在帮忙收拾完后,跟着刘晴去了隔壁的院子休息。
付林和弟弟则留下来,陪刚到京都的一家人。
晚上,爷爷、姥爷,爸妈,拉着付林兄弟俩,聊到很晚才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就被叫醒,拖着黑眼圈吃完早饭,跟着王萱、陈圆圆回了学校。
付林则带着老爸,看改建好的门头房,“老爸,你看看够大不?”
“儿子,这个也太大了,我正愁,来了不能天天在家待着,干点啥呢,正好,我在开小卖部,行不?” 老爸看着 200 多平的门头房,高兴的不得了,边说,边给付林指了指,这边做柜台,那放冰柜,那边饮料……。
陪着老爸,看完门头,又带着他到隔壁串了个门,刘国庆大爷,一听付林老爸要开超市,他也开始琢磨着,干点啥好呢。
两家人,又在一起吃过午饭,付林把自己的学校的工资卡,留在了家里,说开超市和生活用,又把张锐的电话,留给了老爸,以备不时之需。
这才放心的和刘晴返回学校,准备一下,又带着李通前往南海备战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