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付林与众多参赛运动员,一同来到了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适应场地的机会。
刚刚抵达的刘羽翔、史鹏、邢灰娜等众人,不仅需要熟悉跑道、天气、风速和湿度等条件。
还需了解看台的位置和规模,以便提前适应比赛时,可能出现的庞大观众群体,所带来的热烈氛围和喧嚣声。
此外,他们还需查看,场地周边的设施分布,如热身区域、休息区、检录处、尿检处、和卫生间的具体位置,以便在比赛过程中合理规划时间和活动。
负责接力训练的教练李国平,已于前几天抵达雅典,也带领着大家训练了几堂课。
今天将是接力队,最后一次正式测试。田径代表队的工作人员,细心地将起跑器放置在起点位置,准备就绪。
接力队伍各棒次,还是第一棒由沈暴担任,第二棒是陈海建,第三棒为杨耀族,而付林则负责至关重要的第四棒。
胡开则随时准备作为一、二、三棒的替补。
四人热身后,根据各自不同的棒次,进入指定区域进行准备。
沈暴又做了拉伸动作后,发出一声怒吼,站在起跑器旁。
接力队的一个助教,担任发令员,一切严格按照,正式比赛的流程进行。
“各就位!”
沈暴走向起跑器,蹲下身来,蹬上跑器……
“预备!”
躬身待发。
“砰!”随着一声枪响,沈暴启动迅猛,速度极快。
付林在远处观望着,感觉沈暴的启动速度,即使与国际级运动员相比,也毫不逊色。沈暴现在的60米成绩,应该能在6秒55左右了吧。
沈暴在弯道上的动作,也与其他短跑运动员无异,都是模仿着付林的弯道技术,来训练的。
60米、90米……陈海建看到沈暴,就要逼近交接区,开始启动,准备随时提速。
105米!“接!”沈暴一个精准的下压动作,将接力棒,稳稳地交到陈海建的左手上,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站在终点的几位教练,忍不住大声叫好,对沈暴的表现赞不绝口。
自从学习了付林的启动,和前60米技术后,陈海建的百米成绩,也有了显着提升,已经具备了,打开10秒10大关的能力。
只见他加速摆臂,双腿高频率交替,速度迅速提升。
150米、170米,陈海建逼近交接区。杨耀族看到队友越来越近,立即开始助跑,准备接棒。
180米,“接!”杨耀族右手接棒后,速度快速提升,全力冲刺过弯。
在国内200米运动员中,杨耀族是学习模仿付林弯道技术,是进步最快的一个。他悟性高,理解能力强,成绩提升显着。
240米、260米、290米,付林眼看着杨耀族逼近交接区,也开始助跑启动,同时伸出左手。
“接!”杨耀族大喊一声,将接力棒稳稳地递到付林手中。
付林接棒后,左手快速转为摆动姿势,速度瞬间提升,全力冲刺,加速奔跑。
在350米时,付林并没有启动后程加速,而是依靠匀加速继续奔跑。
380米、398米,付林压线缓冲。
几位教练在付林压线的一瞬间,低头看向计时器,显示的是“38秒31”。
李国平激动地大呼:“新的亚洲纪录!保持好这个成绩,进决赛绝对没问题了。”身边的李青、刘晴等教练也面露喜色,纷纷鼓掌叫好。
付林缓冲回来后,停下脚步,与陈海建等人一起走到教练们身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干得漂亮,小伙子们!”李国平激动地拍着队员们的肩膀。
休息片刻后,又将杨耀族换下,换上胡开,又进行了一次测试,成绩显示为“38秒39”,同样打破了亚洲纪录。
随着适应场地的时间结束,一行人返回奥运村。
回到房间后,付林简单冲洗了一下,便趴在刘晴的床上,享受按摩放松。
刘晴搬来一个凳子,紧贴床边而坐,从付林的肩膀开始,一寸一寸地揉捏肌肉。
付林想想王宣给自己放松时,每次都要坐在他屁股上,搞的\"蛟龙\"次次苏醒。
刘晴的手法娴熟而有力,指尖顺着付林的背肌揉捏,将紧绷的肌肉一寸寸揉开。
付林闭着眼睛,感受着肌肉逐渐化为舒适的温热,呼吸也渐渐平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