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站在巨幅军事地图前,手指沿着那条蜿蜒的边境线缓缓移动,最终停在外蒙古与热河交界处。
窗外飘着今冬第一场雪,细碎的雪花拍打着玻璃,仿佛也在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叹息。
寒风呼啸的北京城,西苑参谋本部会议厅里,炭火烧得通红,却驱散不了在座诸位将领眉宇间的凝重。
\"诸位都看到了,库伦那帮人,在倭国人的撺掇下,觉得自己又站起来了。\"唐启转过身,军靴在地板上敲出沉闷的声响。
他不过二十七岁,头上已经出现了丝丝白发,西北安定,东北改旗易帜,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唐启已经连续三个月都熬夜批阅报告。“热河前线刚送来的急电,蒙古骑兵已经越过了哈拉哈河,咱们的边防哨所被拔掉了三个。”
陆军总长朱珍猛地拍案而起,茶杯里的水溅在檀木桌面上。\"他奶奶的!这帮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朝廷给他们多少恩赏,现在倒学会咬主子了!\"这位川省汉子操着浓重的乡音,络腮胡气得直抖,“首脑,给我三个师,我保证把哲布尊丹巴那个老秃驴捆来北京问罪!”
财政总长周天扶了扶金丝眼镜,慢条斯理地翻开账本:\"朱总长豪气干云啊。不过容我提醒,现在全国都在土改,牧区要的农具、长江以北要的种子。\"
他瘦削的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自从讨袁开始,各省税款收缴不足四成,列强对于我们的政策你也知道,休想拿到一分贷款,不过最近美国人在联系我,他们国内因为生产出来的军火比不上我们西南的,所以在欧战中订单量很少,导致很多工厂濒临倒闭,他们疯狂借贷给协约国,现在对我很感兴趣...”
\"周财神!\"朱珍梗着脖子打断,“照你这说法,咱们就该把祖宗留下的疆土拱手让人?别忘了庚子年开始。列强亡我之心一直不死...”
\"够了!\"唐启突然提高音量,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他走到窗前,望着中南海结冰的湖面,玻璃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
“外蒙之失,则新省、藏省危矣。今日退一步,明日就要退十步。这仗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趁着俄国在欧州损失惨重,我们要一举收复外蒙!”
角落里,一直沉默的徐树铮站了起来。这位从北洋派里投降过来的优秀将领,年仅三十七岁,他放下把玩着的铜质烟盒,青烟在他指间缭绕。\"首脑高见。不过嘛...\"他故意拖长声调,“蒙古草原不比中原,咱们那些重炮进了戈壁不利于作战,反而拖累后勤。”
唐启转身时,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历史上这位可是活捉了外蒙王:\"所以?让你徐树铮出马,你会怎么做?。\"
徐树铮走到地图前,拿起红蓝铅笔在巴彦淖尔画了个圈,\"抽调第三、第七骑兵旅,再从绥远调两个蒙古骑兵团,全部配备轻重机器,骑兵打骑兵,机枪打步枪。军费的事...\"他瞥了眼周天,“把上海海关的特别税款先挪过来用。”
周太难刚要反对,唐启已经掀开另一份文件:\"倭国人在朝鲜增兵十万,关东军也在调动。这不是巧合。\"他手指敲打着桌面,节奏越来越快,“俄国人注意力都在欧州,倭国人就想趁火打劫。咱们动作慢了,等他们沆瀣一气,北疆就真成筛子了!”
窗外传来卫兵换岗的口令声,唐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封密信:\"差点忘了,巴特尔王爷派人送来的。\"信纸上的蒙文印章鲜红如血,“这位喀尔喀右翼旗的王爷说,只要咱们大军压境,他愿意带着十二个苏木倒戈。”
朱珍接过信件,眯着眼辨认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这老狐狸!去年在库伦宴会上,他可是第一个给哲布尊丹巴敬酒的!”
\"政治嘛,就像草原上的天气。\"徐树铮吐着烟圈,眼神飘向窗外渐大的风雪,“昨天还晴空万里,今儿就能冻死人。首脑,我建议双管齐下,明面上调兵遣将,暗地里派人联络那些摇摆不定的王公。”
唐启点点头,突然转向一直没说话的交通总长:“詹天佑先生,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铁路什么时候能通到包头?”
戴着圆框眼镜的工程师推了推镜片:“最快也要明年六月...”
\"等不了那么久!\"唐启抓起军帽扣在头上,\"朱珍,立即组建铁道工程建设兵团,负责配合铁路部詹部长修建全国铁路体系。另外...\"他系着大衣纽扣突然停住,“树铮,现在草原还在被冰雪覆盖,要不等到5月1日国庆,那天搞个阅兵式,然后你再出征吧。”
周天终于忍不住了:“首脑!这些都要钱啊!...”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朱珍拍着桌子站起来,茶碗震得叮当响,“当年左宗棠抬棺出征收新疆,问朝廷要过钱吗?我们军部自己想办法!”
唐启已经走到门口,闻言转身,逆光中他的轮廓像一柄出鞘的军刀:\"周总长,去跟上海那些银行家说,愿意认购战争债券的,战后优先获得蒙古矿产开采权。\"他顿了顿,嘴角勾起锋利的弧度,“再告诉美国人,我们需要一笔十亿美元的贷款,十年后一次性还清,利息必须要低一点。”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机要秘书举着电报冲进来:“首脑!热河急电!蒙古骑兵袭击了锡林郭勒,当地驻边守军一个连全员阵亡...”
唐启一把抓过电报,纸页在他手中簌簌作响。他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电码,突然冷笑出声:\"好啊,正愁找不到出兵的由头。\"他把电报拍在徐树铮胸前,
“通知各你刚才说的部队,取消所有休假。告诉炊事班,今晚给弟兄们加餐吃羊肉!”
当夜,西苑大营灯火通明。战马嘶鸣声中,徐树铮咬着铅笔头,在作战地图上勾画进军路线。
窗外飘来羊肉汤的香气,混着士兵们粗犷的划拳声。他摇了摇头感叹到:“中国的问题,终究要靠铁与血来解决。”
隔壁电报房嘀嗒声不绝于耳,最新的情报显示:倭国驻奉天领事正在秘密会见蒙古特使。
而在库伦的喇嘛庙里,川岛浪速那个老狐狸,正给哲布尊丹巴活佛献上一把镶满宝石的倭国军刀。
徐树铮抓起电话:\"接首脑官邸!\"等待接通时,他望着墙上那幅斑驳的乾隆年间《皇舆全览图》,外蒙古那片空白处,不知何时被人用红笔画了个醒目的叉。
好消息:昨天打赏累计29.64元,所以加更五章是对的,坏消息:从今天起十元加更一章。写不动,我想拿下个月星火奖励,所以下个月会放慢更新节奏,卡50万字以内。
上一章过了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为爱发电,各位读者爹,今天过了不会有五块加更一章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