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昭带来的情报,如同撕破了最后一道帷幕,将森田及其背后势力的终极野心血淋淋地暴露在众人面前。他们不仅要杀人,更要诛心,试图利用医学的古老智慧,去锻造更高效、更隐蔽的毁灭武器,从根本上瓦解一个民族的生机与抵抗力!
“白虎活血丹”的线索与石老七的残缺记载相互印证,指向了一个极其危险却也可能是唯一希望的方向。
研究会窑洞内的气氛凝重如铁。油灯的光芒跳跃在每一张紧绷的脸上。
“林大夫,既然鬼子想要这个方子来害人,咱们能不能……抢先一步,把它弄出来,反过来对付他们那个鬼毒?”一个性急的年轻队员忍不住问道。
林闻溪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众人:“事情没那么简单。第一,我们手中的方子残缺不全,且凶险万分,无人敢轻易尝试。第二,即便我们侥幸复原,其药性猛烈,用于大面积救治根本不现实,也难以精准对抗特定毒剂。第三,这方子的思路是‘激发’和‘破瘀’,若用之不当,反而可能加速死亡。”
他顿了顿,语气沉凝:“日本人找它,更可能是想利用其‘激发’的特性,来增强他们那种能让人缓慢虚弱、丧失战斗力的新毒剂的效力,或者破解其解药研发中的瓶颈。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李正雄焦躁地踱步,拳头捏得咯咯响。
“不。”林闻溪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静昭带来的情报,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他们如此急切,说明这个方子对他们目前的计划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是一个关键节点。这意味着,他们的相关研究活动和人员、物资调动,必然会围绕这个方子进行!”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那张简陋的边区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位置:“老李,立刻动用所有侦察力量,重点监控所有通往敌占区的要道,尤其是可能运输药材和实验设备的路线!静昭,你仔细回忆,杜文甫逼迫你采购的是哪些具体药材和设备?列出清单,这可能是找到他们老巢的线索!”
“研究会所有人!”他转向窑洞内的同志们,“停止其他一切非紧急工作!集中所有力量,分成两组:一组,由钱老、孙老牵头,集合所有懂古方、懂药性的老同志,全力研究石老七的笔记和‘白虎活血丹’的残方,不求复原,但要彻底吃透其药理思路,尤其是它应对‘奇毒入髓’的原理!另一组,跟我一起,结合我们之前应对疫情的经验和所有能找到的西医资料,尝试逆向推导日军可能使用的生物战剂类型和弱点!”
命令清晰果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较量。
研究会如同一个上紧发条的战时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药碾声、争论声、翻书声日夜不息。林闻溪几乎不眠不休,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却目光如炬,不断在中医古籍的字里行间和西医的化学分子式中寻找着那渺茫的突破口。
顾静昭不顾身体虚弱,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列出了一份详细的清单,其中包括几种极其罕见、用途特定的化学试剂和精密玻璃器皿。这张清单立刻被送往各级情报部门进行分析。
李正雄派出的侦察兵如同猎犬般撒了出去,日夜潜伏,监视着一切可疑的动静。
时间一天天过去,前线的疫情在严格的隔离和土法防治下,蔓延速度似乎稍有减缓,但每天依旧有人死去,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终于,在第三天夜里,几个关键的信息几乎同时传回:
侦察兵报告,发现一支伪装成商队的日军运输队,绕开常规路线,秘密通过一条废弃的古道,其护卫异常精锐,运输的货物用油布盖得严实,但散发出的气味与之前疫情区的怪味有相似之处!其行进方向,指向黄河对岸一片地势险峻、人烟稀少的区域!
情报部门反馈,顾静昭清单上的几种特殊试剂和设备,经查证,主要用于微生物培养和高精度提纯,其最终流向的排查范围,也缩小到了那片区域!
而研究会的老先生们,在呕心沥血的钻研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他们认为,“白虎活血丹”的思路,在于用大毒激发人体最深层的阳气去冲击、化解沉疴痼疾。而日军可能试图利用的,正是这种“激发”效应,但方向很可能是相反的——不是化解,而是引爆!提前诱发生物战剂潜伏的毒性,使其更快、更猛烈地发作,从而达到瞬间摧毁目标战斗力的目的!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敌人很可能已经接近成功!下一次攻击,将不再是试探性的疫情,而是真正毁灭性的、瞬间爆发的“毒爆”!
“必须阻止他们!在他们完成最后试验之前!”林闻溪一拳砸在桌上,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
目标区域已经明确,敌人的阴谋也已大致清晰。剩下的,就是行动!
李正雄立刻开始制定强袭计划。但目标区域深入敌后,戒备森严,强攻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代价将无法承受。
“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或者……奇袭。”林闻溪目光灼灼地看着地图上那个被标记出来的点,“我们需要一支小分队,化装潜入,找到他们的实验室,在他们发动之前,摧毁它!”
“我去!”李正雄毫不犹豫。 “我也去!”顾静昭站起身,眼神坚定,“我认识一些他们的设备和药品,能帮上忙!” 研究会的几个年轻骨干也纷纷请缨。
林闻溪看着这些视死如归的同伴,心中热血奔涌,却又沉重万分。他知道,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任务。
就在这时,窗外,一直阴沉的天空,终于落下了淅淅沥沥的雨点。雨声由疏而密,很快就连成一片,敲打着窑洞的窗户,如同战鼓催征。
国难前夕雨,凄冷而肃杀。 它洗刷着尘世的污浊,也预示着更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林闻溪知道,最后的决战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做出了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