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高调、傲慢显摆地位的人。
不说地位很低,
至少也是高不到哪里去。
至少在他所在的圈子里面是低下的,只有靠着在下面的圈子显摆傲慢,
才能掩盖自己的自卑与畏惧。
(不在官场的,不知轻重的二代、三代不在此列,至于为什么不解释—)
真正到了李世安这个位置,
大家都是谦谦有礼的多,准确的说,更多的是笑里藏刀的多。
不说这个封建王朝了。
即使是后世,脾气大、傲慢无比的,永远都是那些县级以下官员。
尤其是九品芝麻官。
像李世安这样位子的,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一脸和善,哪怕他是巨贪恶霸。
说完之后看向一旁的两江总督怡良,拱手道:“想必您就是怡制台吧?”
怡良年逾六旬,官服上的仙鹤补子略显陈旧。他打量着李世安,
心中暗叹:
此子年约二十岁,便手握三省兵权,这个朝廷真的是看不懂了。
想起自己从道台熬到总督,就用了整整14年,不禁生出几分羡慕。
“不错,正是老夫!”
怡良面带微笑的拱手还礼,“李中丞此次钦差节制三省,实乃东南之幸。”
他刻意强调“东南之幸”,既是“讨好”,也是暗示自己在地方的根基。
“两江辖内,凡有需调遣之处,老夫必全力配合。”话中“全力配合”四字掷地有声,实则暗藏观望——
要看这少年钦差到底有多少手段。
“那下官就在此,先多谢怡制台了!”李世安谦虚的再次拱手,
然后目光扫过剩下的人,“世安不过代天巡狩,全赖诸位同僚襄助。”
他心里明白,
这些封疆大吏表面恭敬,实则各怀心思,自己必须小心谨慎。
接着李世安又与布政使吉尔杭阿、江南提督邓绍良等人打了招呼。
最后看向老熟人张国梁。
“爵爷!”
张国梁见李世安看向自己,心中也很是激动,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
“末将没想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日,您又数次立下不世之功。末将犹记得,当年百越破贼,大人亲冒矢石——。”
李世安主动上前扶起张国梁:
“振轩(张国梁的字)啊,你我一别一年了,不想在苏州重逢。”
说话间,拍了拍他的肩:
“听说你在江南大营练了两千锐卒?可愿借我五百当先锋?”
“这——。”李世安如此直白的“请求”,让张国梁有些不知所措。
从内心讲,
他当然希望,可以再度跟着李世安了,毕竟李世安的强大他深有体会。
第一次见到李世安时,
李世安品级比他还低一截。
现在李世安的地位、官职品级,是他这辈子永远无法达到的存在。
他最大的期待,
只是在致仕之前,当一任提督。
但是他现在归属于向荣麾下,只能苦笑着回答道:“爵爷,末将现在归属向帅麾下,末将一切听从向帅安排。“
他低着头,不敢看李世安,也不去看向荣,以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李世安心领神会,转头道:“向帅,世安此次北上,麾下兵马折损颇多,可否割爱让张总兵过来帮寸一二?”
“当然!”
向荣眉头一闪而逝的微皱,马上笑道:“老夫与张总兵,都在李中丞的节制范围之内,江南大营兵马皆可调动!”
随即看向张国梁,郑重的下令道:“张总兵,即日起,你直接归属李中丞节制,全力协助李中丞围剿魔都反贼!”
“此次围剿反贼,责任重大。你需尽忠职守,与李中丞紧密配合。”
张国梁抱拳领命:
“末将遵令!愿与李中丞携手共进,剿灭反贼,定不负向帅重托!”
张国梁这次不再叫李世安爵爷,而是顺着向荣的话称呼李中丞。
李世安对向荣的支持表示感谢。
有了这个开头,接下来怡良不需要李世安再开口,主动进行协调起来。
虽然理论上李世安有兵权。
他也可以直接下令。
但在两江地区,李世安主要职责只是江南政务,贸然下令会造成三方不和。
如果李世安没有钦差大臣身份,他是没有资格调动直属抚标以外兵马的。
李世安感觉,
太平军之所以能在前期发展,与朝廷这些乱七八糟的牵制不无关系。
现在向荣、李世安、怡良,三方牵制,没有直接上下级关系。
但是互相又有联系。
只要一方不给面子。
局势就会变得糜烂。
包括金陵守城战,要不是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陆建瀛、杨定文三方不和,金陵完全可以坚持到向荣抵达。
向荣不继续拖延的话。
尤其是李世安存在之后。可大庆帝国一直都是玩督、抚、将军牵制这一套。
像现在这样和谐的,还是少见。
一番协调之后,
李世安围剿魔都小刀会起义,除了自己本身的桂军与抚标之外。
有张国梁领兵一千五百人。
怡良下令江南按察使吉尔杭阿率领六百五十名士兵,并协调江南提督邓绍良分兵六百,由游击长桂率领,
吴县知县丁国恩,带勇一千三百余名,负责听从李世安指挥。
也就是说,李世安本部以外可以指挥四千余人参与围剿小刀会了。
为什么怡良可以直接下令?
因为大庆帝国规定:
在特殊情况下,如军事行动需要,两江总督作为辖区内的最高军政长官,
有权对包括按察使在内的官员进行调度,以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为什么李世安不能直接下令?
因为在大庆帝国的地方行政体系中,江南巡抚不能直接派遣按察使。
巡抚虽然对布政使和按察使有节制权力,但没有任免或直接派遣他们的权力。
即使李世安现在是钦差。
被明确授权节制苏皖浙三省的兵马,理论上可以调动这些省份的军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李世安需要与两江总督协调,因为总督在地方上拥有实际的控制权和资源调配能力。
李世安如果不试探性的利用张国梁的事情,引出向荣、怡良的安排。
这四千兵马即使能有,
也会在各方面被掣肘。大庆帝国的官府,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好在事情一切顺利。
两个一品大员主动示好迎接自己,又解决了协调粮草、兵马之事。
李世安也很高兴,主动设宴招待两人,不过,两人都借口特殊时期,不宜长时间离开驻地,寒暄几句就离开了。
向荣赶回金陵外江南大营。
怡良赶赴临时两江总督驻地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