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李面馆回来的那个晚上,我平生第一次没有做噩梦。我睡得很沉,仿佛把过去几个月所有的疲惫和惊恐,都留在了那个破旧的出租屋里。
第二天,我破天荒地起得很早。我没有再赖在床上,而是仔仔细细地把那个狗窝一样的小单间打扫了一遍。当我把积满灰尘的窗户擦干净,让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我感觉自己内心某个阴暗的角落,也跟着亮了起来。
老李那句“你只是一个最普通的赌徒”,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除了我心中那个自命不凡、怀才不遇的毒瘤。是啊,我一直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无论是最初的“天选之子”,还是后来的“技术大师”、“价值投资者”,我都在给自己套上各种光环。但剥开这些虚伪的外衣,我的内核,就是一个普普通通、被贪婪和恐惧支配的赌徒。
想通了这一点,我反而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决定,再去一次老李面馆。不是为了求什么炒股秘籍,我只是想……再吃一碗面,再跟那个洞悉世事的老人聊聊天。
这一次,我是一个人去的。
我到的时候,老李正在揉面。看到我,他并不意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示意我随便坐。
“今天不吃牛肉面了。”等我坐下,他头也不抬地说,“吃碗阳春面吧。心不清净的时候,吃点素的,去去火气。”
我点了点头。
吃完面,我主动抢着把碗筷收拾了。老李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递给我一个围裙。
“闲着也是闲着,帮我把那筐土豆削了。”
于是,一个曾经梦想着在金融市场指点江山、身价上亿的“股神”,就这么沦为了一个面馆的免费杂工,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修行”。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削土豆、剥葱、洗碗、拖地。老李不跟我聊股票,他只跟我聊和面用什么劲道,熬汤要放几颗八角。他说:“做人和做面一样,火候、分寸、耐心,缺一不可。心急了,面就发不起来;料重了,汤就没了本味。”
我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但时间长了,我慢慢地,似乎品出了一些味道。
这期间,股市依旧在如火如荼地上涨。大盘指数突破了5000点,全民炒股的热情达到了顶峰。张凯偶尔会来看我,兴奋地跟我说他又在哪只股票上赚了钱,问我心里痒不痒。
说实话,不痒,是假的。
尤其是在我拖地的时候,看到店里那些老股民,唾沫横飞地讨论着哪个板块又出了妖股,谁谁谁又抓了几个涨停板,我的手,还是会下意识地抖一下。
但我忍住了。
我知道,以我现在的状态,重新回到市场,下场只会比上一次更惨。老李说得对,我心里的火,还没去干净。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年轻人。他看起来像是附近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他一进门,就愁眉苦脸地跟老李诉苦。
“李叔,我又被客户骂了。我推荐给他的那只蓝筹股,趴着不动,他自己瞎买的垃圾股,天天涨停。他今天来营业部,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没水平,耽误他赚钱了。”
老李一边煮面,一边慢悠悠地说:“牛市里,股神遍地走。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巴菲特。你让他赚了10%,他会恨你没有让他赚100%。你让他亏了钱,他会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你记住,你的工作是服务,不是预测。别把客户的盈亏,当成自己的本事,也别把客户的怒火,当成自己的过错。”
年轻人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在一旁削着土豆,心里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别把客户的盈亏,当成自己的本事。”
这句话,不就是在说我吗?我第一次赚到十万块的时候,不就正是把牛市的运气,当成了自己的才华吗?从那一刻起,我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原来,问题的根源,从一开始就错了。
从那天起,我不再只是个埋头干活的杂工。我开始留心听店里那些南来北往的股民们的对话。
我听他们兴奋地讨论着“互联网金融”的宏伟蓝图,也听他们抱怨着“国企改革”的步履维艰。
我听一个大爷吹嘘自己如何精准逃顶,也听一个大妈哭诉自己如何被拦腰斩仓。
我听到了贪婪、恐惧、狂喜、绝望……所有的人性,都在这家小小的面馆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渐渐明白,股票市场,根本不是K线图和财务报表的简单组合。它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活生生的人,是无数欲望和情绪的交织。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只是工具,而真正决定输赢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对自我的控制。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老李突然对我说:“土豆削得差不多了。明天开始,你跟我去个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老李就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我出发了。我以为他要带我去什么股票大神云集的私募会所,结果,他把我拉到了青石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凌晨的菜市场,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卡车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最原始、最鲜活的生命力。
老李把我领到一个卖白菜的摊位前。摊主是个皮肤黝黑、满脸褶子的大叔。
“老王,今天白菜什么价?”老李熟络地递过去一支烟。
“嗨,李哥你来了!”王大叔咧嘴一笑,“昨儿下了雨,路上不好走,来的车少,菜价贵了点,一块二一斤。你要得多,给你算一块一。”
老李摇了摇头:“贵了。我昨天听天气预报,这几天都是大晴天,后面几车菜马上就到了。到时候你的菜卖不掉,就得烂手里。八毛,卖不卖?”
王大叔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李哥,你这价砍得也太狠了!我进价都九毛呢!”
“你少来这套。”老李不为所动,“你上个礼拜进的那批菜,我看到单子了,才七毛五。你这批货,最多八毛。我出八毛,你还有得赚。你要是不卖,我就去那边老刘家看看,我听说他今天进了一车山东的好白菜。”
王大叔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他一咬牙:“行!服了你了!八毛就八毛!算我今天白忙活!”
老李笑了笑,指挥着我把一车白菜搬上了他的三轮车。
回去的路上,晨曦微露。老李一边蹬着三轮,一边问我:“看明白了没?”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你告诉我,刚才我买白菜,都用到了哪些东西?”
我想了想,回答道:“您……您分析了供求关系,就是下雨和晴天对菜价的影响。您还了解了对手盘的成本价,就是那个七毛五的进价。您还利用了市场情绪,就是威胁他要去别家买。最后,您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给出了一个低于他心理预期的价格,成功抄底。”
老李赞许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
他把车停在路边,看着我说:“你把这菜市场,当成股市。那白菜,就是股票。王大叔,就是庄家。我,就是想买股票的散户。天气预报,就是宏观消息。进货单,就是基本面分析。讨价还价,就是多空博弈。这里面所有的道理,跟股市,都是通的。”
“可是……”我还是有些困惑,“股市比这复杂多了。有各种指标,各种概念……”
“万变不离其宗!”老李打断了我,“K线图,是市场的脸谱,变幻莫测。但供求、成本、情绪,这才是市场的骨架,是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以前,就是天天盯着那个脸谱看,研究它今天画的是什么妆,明天要出什么新造型,结果被人一卸妆,你就懵了。你什么时候能透过脸谱,看到它后面的骨架,你才算真正入了门。”
那一刻,我醍醐灌顶。我感觉自己过去学的所有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都被这一车大白菜给彻底颠覆了。我第一次,开始尝试着去理解,那个隐藏在价格波动背后,最朴素、最本质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