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成功煽动“群蛮”袭扰曹操后勤,如同一把无形的钝刀,不断切割着曹军庞大的战争肌体。曹操前线大营粮草时有短缺,箭矢桐油供应不继,军心渐生浮动。陆逊、贾诩疲于奔命,剿抚并用,却收效甚微。这为孙刘联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孙权与周瑜、诸葛雪抓紧时间整军备武,利用从曹昂处换来的新型战舰和程煜的精心改造,舰队实力稳步提升。太史慈的精准箭术与甘宁的悍勇跳帮相得益彰,黄盖、周泰等老将亦摩拳擦掌。孙刘联盟虽根基未深,但在共同强敌面前,暂时形成了合力。
曹操深知拖延不利,决定双管齐下,命曹仁率领精锐的“八门金锁舰队”从北路压迫孙权,同时派其族弟、以勇猛和统帅精锐“虎豹骑”闻名的曹纯,率领一支快速突击舰队,先行剿灭实力相对较弱的刘备,剪除孙权羽翼。
第一幕:赤壁溃坝,虎豹折戟
曹纯的“虎豹舰队”果然名不虚传,战舰精良,士卒彪悍,如同海上飓风,直扑刘备在夏口(虚拟地名,位于东海某处)的临时锚地。刘备虽有孙尚香加入,但实力差距悬殊,仓促迎战,一触即溃。关羽、张飞奋力抵挡,亦难挽败局,舰队被冲得七零八落。
刘备在诸葛亮、孙尚香等护卫下,乘小船退入一条名为“乌林”的狭窄水道。曹纯求胜心切,又欺刘备兵少,不顾水道复杂,挥师猛追,誓要生擒刘备。
然而,他低估了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早已察此地地势,上游有一处年久失修的废弃堰坝。他事先已派少量死士携带工具潜伏于此。当曹纯舰队大部分涌入水道,阵型拉长之时,诸葛亮在山头举起令旗!
“决堤!”
轰隆一声巨响,积蓄已久的洪水如同脱缰猛兽,奔腾而下,瞬间吞没了水道!曹纯的“虎豹舰队”在自然伟力面前不堪一击,战舰相互碰撞,或被巨浪掀翻,或触礁沉没,士卒溺毙者不计其数。曹纯本人虽被亲兵拼死救上高地,但身受重伤,又遭冷水浸泡,一病不起。
刘备军趁机反击,收拾残局。此役,曹纯精锐损失殆尽,本人亦因伤势过重,加之急火攻心(未能完成曹操嘱托),在被送回曹营途中溘然长逝,竟未能再见曹操一面。消息传回,曹操痛失爱将兼族弟,悲愤交加,对孙刘恨意更浓。而刘备虽败犹胜,得以残存,对诸葛亮更是言听计从。
第二幕:八门金锁,瑜雪破阵
北路,曹仁的“八门金锁舰队”浩荡而来。此舰队以战阵变化莫测、防御森严着称,共分八队,依八卦方位排列,进退有据,攻防一体,极难破解。曹仁用兵谨慎,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孙权的活动空间。
周瑜与诸葛雪联手应对。二人于船楼之上,日夜观察曹仁阵型变化,推演其规律。
“曹仁之阵,看似繁复,实则核心在于中军‘指挥舰’及左右‘生门’、‘景门’两翼的呼应。”诸葛雪指尖在海图上轻点。
“不错,”周瑜颔首,“若能以疑兵搅乱其两翼,使其指挥失灵,再以精锐直捣中军,其阵必乱。”
计策既定,孙权依计而行。他令甘宁、太史慈各率轻快小船,多张旗帜,鼓噪而进,轮番袭扰曹仁舰队的“生门”、“景门”两翼,一击即走,绝不恋战。曹仁两翼频频告急,指挥舰不断发出旗号调整,阵型开始出现滞涩。
就在曹仁注意力被两翼吸引时,周瑜亲率主力舰队,以黄盖、周泰为先锋,程煜新改进的“冲角舰”为箭头,如同利剑,直插曹仁中军!诸葛雪则坐镇后方,依据旗号与烟火,精准调度策应部队,切断曹仁各队之间的联系。
曹仁没料到对方能如此精准地找到阵眼并发起如此猛烈的突击,中军顿时大乱。黄盖故技重施,点燃火船冲向曹仁指挥舰;周泰怒吼着甩出胡子,强行跳帮;太史慈在远处箭无虚发,压制敌舰弓弩。曹仁虽奋力抵抗,但“八门金锁阵”已破,败局已定,只得率残部仓皇撤退。
此役,周瑜、诸葛雪珠联璧合,大破曹仁,缴获战舰物资无数,江东军威大振。
第三幕:洛神惊魂,子建被擒
正当孙权与众将庆贺大破曹仁之际,一则意外的捷报传来:甘宁在率领快船巡哨时,于一条偏僻商道上,意外拦截到一支装饰华美、护卫却不甚严密的船队。甘宁本就是胆大包天之人,见状哪肯放过,当即率众冲杀过去。
护卫船队的曹军战力平平,很快被击溃。甘宁登上主船,发现船上之人竟是一位锦衣华服、文质彬彬的年轻公子,以及若干侍女文书。那公子见甘宁如凶神恶煞,吓得面无人色,口称:“我乃魏王之子曹植,尔等何人,安敢无礼?”
甘宁一听,乐了:“曹植?曹操的儿子?哈哈哈!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功劳!” 不由分说,便将曹植及其随从一并掳了,兴高采烈地押回孙权大营。
孙权闻报,又惊又喜。惊的是甘宁这厮真是福将(或者说闯祸将),喜的是竟擒获了曹操的儿子,而且是素有才名、深得曹操喜爱的曹植曹子建!
曹植被带到孙权面前,虽惊魂未定,但仍努力保持世家公子的风度。孙权见其容貌俊雅,气质不凡,倒也未加为难,只是下令好生看管。
周瑜与诸葛雪闻讯赶来。周瑜沉吟道:“曹植非比曹昂,其虽受宠爱,但并非军中大将,杀之无益,徒增曹操恨意。然其身份特殊,奇货可居,或可有大用。”
诸葛雪亦道:“可暂留之,以为筹码,或可乱曹操之心。”
于是,曹植便被软禁在孙权营中。这位才华横溢的贵公子,此刻远离了邺城的歌舞升平,成了东海波涛中一枚重要的棋子,其命运就此与孙权的霸业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