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初受了他的大礼,俯身,再次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如同他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迷茫时的鼓励。
“去吧。前路艰险,但道在你心,剑在你手,为师……与你师兄师姐,皆是你后盾。”
轩辕站起身,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师尊,看了一眼师兄师侄,将他们的模样刻入心底。然后,他毅然转身,背负轩辕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山谷之外,走向了那等待着他去征服、去统一的广阔天地。
晨风吹拂着他的衣袂,少年的背影在朝阳下拉得很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决绝。
李玄初立于谷口,红衣依旧,目送着弟子远去,直至那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
精卫终于忍不住,伏在敖甲肩头低声啜泣起来。
敖甲默默望着远方,龙目中精光闪烁。
新的时代,将由这位十六岁的少年,亲手开启。而李玄初知道,他的使命,还远未结束。他将继续在这红尘之外,注视着,守护着直到那太平盛世的到来。
第
字:轩辕归位,锋芒初露
轩辕背负轩辕剑,踏出山谷,重返有熊部落。
他的回归,在有熊部落乃至周边区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昔日懵懂稚子,如今已是英姿勃发、气度不凡的少年郎,周身隐隐散发的威压与智慧,让所有族人心折。
少典氏老怀大慰,当即便在部落长老的一致拥护下,将首领之位传于轩辕。轩辕并未推辞,坦然受之,他知道,这是责任的开端。
即位之后,轩辕展现出惊人的治国与军事才能。
他首先整顿内部,借鉴李玄初传授的管理理念,将有熊部落重新编伍,设官分职,明确权责,建立了一套相对高效有序的行政与军事体系。他大力推广从神农氏传来的先进农耕技术和高产作物,保障部落粮食供给;设立专门的医疗队,普及《神农本草经》中的基础医药知识,提升族人生存率。
对外,他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防御或盲目扩张。他运用《三十六计》与沙盘推演中磨练出的韬略,或联合、或威慑、或奇袭,开始有计划地整合周边部落。
他并非一味诉诸武力。对于愿意归附的部落,他给予平等地位,共享技术,融合文化;对于顽固抵抗、欺凌弱小的部落,则施以雷霆手段,以战止战。他作战时身先士卒,轩辕剑所指,所向披靡;他治下公正严明,赏罚分明,深得军心民心。
短短数年间,有熊部落的势力如同滚雪球般壮大,轩辕的声威远播,被尊称为“轩辕氏”。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而是被视为能够结束乱世、带来秩序与和平的“共主”。越来越多的小部落主动来投,一些较大的部落联盟也开始正视这股崛起的力量,或忌惮,或谋求联合。
轩辕,如同一条潜龙出渊,开始在洪荒人族的舞台上,掀起属于自己的风云。
远在山谷之中,通过系统零的监控与偶尔传来的消息,李玄初对轩辕的进展了如指掌。他欣慰于弟子的成长,但也看到了潜在的危机。随着轩辕势力扩大,必然会引起更强大对手的反弹,甚至可能引来某些洪荒大能的关注或干涉。人族内部整合,亦需一件足以镇压气运、象征正统的至宝。
他想起了传说中,由天地生成,蕴含无量功德与人族气运,唯有人族共主方可执掌的先天灵宝——崆峒印。
此宝据他所知,应在八景宫大父太上老子手中。老子立人教,此宝正合镇压人教与人族气运。
“是时候,回一趟昆仑了。”李玄初心中暗道。不仅为了崆峒印,他也确实……有些想念那三位口是心非的老父亲了。
他将敖甲与精卫唤来,吩咐道:“我需回昆仑山一趟,短则数日,长则旬月便回。你二人留守山谷,精卫好生修行,敖甲看顾周边,若有急事,可通过玉符联系。”
“师尊\/师祖放心!”两人齐声应道。
李玄初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身形一晃,已化作一道红色流光,消失在天际。修为至他这般境界,回返昆仑,不过瞬息之事。
昆仑山,太清境,八景宫。
太上老子正于丹房之中神游太虚,忽感宫外熟悉的气息波动,那古井无波的脸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牵动了一下。
下一刻,李玄初的身影已出现在丹房之内,依旧是那身灼眼的红衣,铃音清脆。他笑嘻嘻地凑到云床前,毫无正形地行礼:“玄初拜见大父!大父圣寿无疆!”
老子缓缓睁开眼,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无波:“还知道回来?在外野了这些年,可还认得八景宫的门朝哪开?”
话虽如此,他那淡漠的目光却将李玄初从头到脚扫了一遍,确认他无恙,修为更有精进,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满意。
“嘿嘿,”李玄初毫不在意老子的冷淡,自顾自地在旁边的蒲团上坐下,“瞧大父说的,崽崽这不是想您和父父、三父了嘛!外面哪有家里好?” 他这话倒有七分真心,在三位父亲面前,他永远可以是那个长不大的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