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西装男人刚开口,陈浩还没来得及听清他说什么,台下的人已经涌了上来。
掌声没停过,像一群不肯散场的雨点。几个穿白大褂的学者挤在前排,举着终端想扫码加联系方式。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直接掏出笔要签名,说是要给实验室当“镇宅之宝”。
娜娜不动声色地往前半步,挡在陈浩和那个递笔的人之间。她的声音不响,但刚好能让周围听见:“请保持安全距离,团队成员尚未进食超过六小时。”
那人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笔,讪讪收了回去。
苏珊靠在墙边,肩膀贴着冰凉的墙面。她刚说了太多话,喉咙有点干。有人过来问她采集样本时的心理状态,她只回了一句:“当时只想别摔死。”对方笑完,又追问有没有写日记,她摇头,转头看见卡尔正被三个研究员围住问参数校准流程。
卡尔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袖口。他不太会应付这种场面,越被夸就越缩。一个中年学者拍他肩膀说“年轻有为”,他差点往后一跳。
苏珊走过去,轻轻碰了下他的胳膊:“我们只是没放弃那堆数据而已。”
卡尔抬头看了她一眼,呼吸稳了些。
陈浩这时候才想起刚才那个灰西装男人。他回头找了一圈,人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张折叠的纸条夹在投影仪底下。他拿起来扫了一眼,上面写着:诺维安集团声明——否认曾介入任何科研项目,称相关指控为“无端臆测”。
他把纸条塞进裤兜,没多说。
娜娜已经开始整理现场反馈。她的眼瞳微微发亮,像是后台程序正在高速运转。“目前记录到有效学术交流73次,媒体采访请求41项,合作意向初步来自六个国际研究机构。”她说,“其中三项涉及跨星域能量传导方向。”
“翻译一下,就是咱们火了?”陈浩咧嘴。
“准确说,是研究成果进入了主流视野。”娜娜纠正。
李振声从人群里走出来时,没人拦他。白头发,走路慢,但眼神盯着陈浩,像在看一块刚出土的化石。
“我去年公开说过,所谓‘星球发声’是伪科学。”他说话声音不大,但周围安静下来,“你们的数据比论文扎实。”
陈浩没想到这位前辈会亲自来认错。他挠了挠头:“其实我们也觉得挺玄乎,直到晶体自己亮了。”
老学者点点头,没再说话,转身走了。但他留下的那句话,被人用终端录了下来,当场就传到了学术论坛首页。
周文澜是第二个主动搭话的重量级人物。她穿着深灰科研袍,走到卡尔面前,开门见山:“你们用三种传感器交叉验证的设计思路,能不能投稿到《前沿物理通报》?”
卡尔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是邀请。他张了张嘴:“可以……但我们还没写完全文。”
“那就尽快。”她说,“别让别人抢了首发权。”
说完她看了眼娜娜:“你团队这个辅助系统,响应速度很特别。”
娜娜平静回答:“我的运算逻辑基于多维资料库匹配,不是常规AI架构。”
周文澜没再多问,只留下一句“等你们稿件”,便转身离开。
林若曦来得晚一点,手里拿着便携记录仪,一边听一边记。她三十岁上下,说话干脆:“我们可以联合申请一个跨学科基金项目,主攻谐振蓝晶的稳定性测试。”
苏珊问:“你不担心这研究太冒险?”
“科学本来就在边缘上走。”她笑了笑,“而且你们连黑客都反杀成功了,还有什么不敢试的?”
这话一出,旁边几个人都笑了。
陈浩突然觉得有点饿。他摸了摸肚子,发现从早上到现在就吃了半碗泡面。他举起手,冲大家喊了一声:“能不能让我先吃口饭?我们不是机器人!”
人群让开一条路,但没人真走。反而有几个人掏出终端开始直播,标题全是“学渣团队逆袭实录”“地球最强临时工小组”。
苏珊皱眉:“这些人是不是太热情了?”
“这不是热情。”陈浩小声说,“这是想找大腿抱。”
娜娜这时调出一面虚拟屏,贴在墙面上。上面是一张关系图谱,密密麻麻连着名字和机构标识。
“已识别核心联系人87位。”她说,“其中42位来自国家级实验室,19位为独立科学家,其余为跨界技术投资人。”
“这么多?”卡尔瞪大眼。
“声誉正在转化为资源。”娜娜说,“建议优先回应材料学会与量子应用联盟的初步接触。”
陈浩盯着图谱看了一会儿,忽然笑出声:“你说咱们现在这么红,会不会明天就有学校请我去当客座教授?”
“可能性存在。”娜娜点头,“已有三所高校发送非正式邀约。”
“让他们等等。”陈浩摆手,“我现在站太久都腿软,讲不了课。”
苏珊靠着墙闭了会儿眼。她太累了,脑子还在回放发布会上的每一个问题。有人拍她肩膀,她睁开眼,是个不认识的研究员,问她要不要加入某个地下观测站项目。
她摇头拒绝,低声说:“我想睡一觉。”
那人理解地笑了笑,走开了。
卡尔揉了揉太阳穴。他耳朵有点嗡,可能是刚才被夸“神童”太多次。一个女孩跑过来问他是不是自学成才,他老实答“是”,结果对方立刻说要写报道,标题都想好了——《天才少年破解宇宙密码》。
他急着解释:“我不是天才,我只是……一直跟着数据走。”
女孩眨眨眼:“那也挺厉害的。”
陈浩看见这一幕,走过来搂住卡尔肩膀:“别理她们,咱俩这种水平,能活着上台就不错了。”
卡尔终于笑了。
娜娜始终站在他们身后,眼睛不断微闪,像是在同步处理大量信息。她的身体没有动,但整个空间的情报流动都在她掌控之中。
“外部关注度仍在上升。”她说,“最新消息显示,国际科学诚信委员会已将本次发布会内容列为年度重点备案案例。”
“意思是咱们被官方认证了?”陈浩问。
“相当于学术界的通关文牒。”苏珊睁开眼,“以后谁质疑,都得先过这一关。”
陈浩吹了声口哨:“那我岂不是也能评个‘杰出贡献奖’?”
“前提是你得改掉迟到习惯。”苏珊说。
“那算了,奖不要了。”
一群人终于慢慢往外走。会场灯光暗了下来,但外面走廊还是挤满了人。有记者追着问后续计划,陈浩随口说了一句“先找个地方吃饭”,结果第二天新闻标题就是《主角团队首曝生活规划:目标——吃饱》。
他们从侧门出去,避开正厅的围堵。夜风吹过来,带着城市傍晚的热气。
“去门口那家咖啡馆坐会儿?”陈浩提议,“别让人觉得咱赢了就飘。”
没人反对。
四个人沿着人行道走,脚步不快。街灯一盏盏亮起来,映在玻璃幕墙上。路上行人很多,没人认出他们,至少暂时没有。
苏珊走在最边上,手插在口袋里。她看着路边一家便利店,忽然说:“我想买瓶水。”
“我去。”卡尔抢着说。
“你歇会儿。”陈浩接过钱,“我顺便看看有没有小饼干。”
娜娜跟在最后,眼睛还在微闪。她突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苏珊回头问。
“收到一条加密信道请求。”娜娜说,“来源标记为‘深空监测网’,内容仅一行字——‘你们听到的,只是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