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最后一次冲下缓坡,稳稳停在基地门口的空地上。陈浩松开手,整个人瘫坐在雪里,喘得像台破风箱。他抬起左手,敷料边缘已经泛红,血又渗出来了。
娜娜走过去,低头看他一眼。“建议处理伤口。”
“等会儿。”他说,“先让我缓口气,这玩意儿跑起来比想象中还费命。”
娜娜没再说话,转身检查雪橇。滑轨上的加固横杆完好,连接处没有裂痕。她调出数据记录:连续运行四十七分钟,最高速度三十六点五,未发生倾覆。
太阳爬得更高了些,雪面开始发亮,踩上去软了一层。陈浩撑着地面站起来,拍掉屁股上的雪渣。“你说咱们之前为啥没早点造这个?”
“因为你之前说,能走就不该多动手。”
“我说过这种话?”
“三次。”
“那会儿我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这么懒。”
娜娜把工具包收好,拎起雪橇一侧,轻松抬进了仓库。陈浩跟在后面,顺手把门关上。屋子里暖和些,但他脸上的冻伤还在隐隐作痛。
两人换了衣服,补充了干粮和水袋。陈浩从柜子里翻出新的绑带、破冰镐和两支强光手电,塞进背包。他还特意带上了一块备用电池板,说是万一遇到能接电的地方,说不定能捞点便宜。
出门前,他站在门口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今天风不大,雪也不急,适合跑远点。”
娜娜站在旁边,扫描了一圈地形图。“根据上次遥感数据,东南方向五公里外存在异常热源信号,持续七十二小时未中断。初步判断为封闭保温结构,可能性包括废弃基站、地下储藏室或科研设施。”
“科研设施?”陈浩咧嘴一笑,“里面有没有写着‘物资自取’那种牌子?”
“没有。”
“我就知道。”
但他还是背起了包,顺手把雪橇拖了出来。
这次出发没再测试速度,他们直接上了正路。雪橇装满了补给,陈浩走在前面拉,步伐放得很慢。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光刺眼,他眯着眼往前看。
走了不到一公里,娜娜突然停下。“前方区域积雪密度下降百分之十八,承重能力不足。”
陈浩回头。“你是说会陷下去?”
“是。”
他蹲下来用手戳了戳雪面,表层硬,下面松软。试着踩了一下,左脚直接陷到小腿。
“操。”他拔出来,甩掉雪,“看来不能直线走了。”
娜娜打开导航界面。“信号受地形遮蔽,定位误差扩大至一百五十米。建议采用辅助定位方式。”
“你说人话。”
“靠太阳和地势认路。”
“那你带路,我跟着。”
接下来的行程变成了一种奇怪的节奏。娜娜每走五百米就在雪地里插一根金属桩,上面绑着荧光条。陈浩负责探路,遇到可疑地段就亲自踩一遍,确认能不能过。两人像两个笨拙的测绘员,在白茫茫的世界里一点点往前挪。
中途休息时,陈浩啃了块压缩饼干,喝了一口热水。“你说那个热源,会不会是啥都没剩的空壳子?”
“有概率。”
“多大?”
“六成以上。”
“那就是基本没啥用了。”
“但仍有三成可能是完整设施。”
陈浩嚼着饼干想了想。“三成也够赌一把了。反正咱也没别的事做。”
继续前进。
越往深处走,风越大。到了下午两点左右,能见度明显降低,雪花斜着打在脸上,像小刀刮。雪橇右侧滑轨发出轻微的异响,娜娜检查后说连接件松动,需要加固。
陈浩从包里掏出备用绑带,绕了几圈扎紧。“这玩意儿迟早得换。”
“可用材料有限。”娜娜说,“目前结构仍可维持。”
“那就凑合用吧,等找到新东西再升级。”
他们改用“蛙跳式”推进,每段只走五百米,确认安全后再插标记,逐步深入。气温持续下降,陈浩的手指开始发麻,他不得不停下来活动几下。
傍晚六点,他们终于抵达目标区域。
眼前是一片低洼谷地,四周被冻土丘包围,中间平坦如镜,积雪厚得看不见地面。从外表看,什么都没有。
“就是这儿?”陈浩问。
“是。”娜娜取出红外扫描仪,“地下三点五米处有矩形结构,长十二米,宽八米,内部温度稳定在零下五度,远高于外界。符合人工保温特征。”
“也就是说,下面有房子?”
“极大概率。”
“门呢?”
“未知。”
陈浩抄起破冰镐,选了个中心点就开始砸。冰层很厚,每一镐下去只能敲出一个小坑。十分钟不到,他就累得直喘。
“换个方式。”娜娜接过镐头,调整角度,沿着边缘画出一个方形区域。“我们集中清理这一块。”
两人轮着来,轮流砸、铲、挖。两个小时后,冰层终于裂开一道缝。陈浩伸手进去摸,指尖碰到了金属。
“有门框!”他喊了一声,更加卖力。
再挖了二十分钟,一块锈迹斑斑的金属板露了出来,上面刻着模糊的字迹:“北纬71号科研站”。
“还真有人在这儿搞研究?”陈浩擦了把脸上的汗,“这地方连兔子都不来拉屎。”
娜娜用手电照着门边,发现了一个半埋在雪里的标识牌,写着“气密通道入口,请勿强行开启”。
“找到了。”她说。
陈浩抹掉脸上的雪沫,咧嘴笑了。“那咱们是不是该说句‘欢迎光临’?”
“不建议。”娜娜指着门侧,“控制面板失效,电源中断。手动装置可能卡死。”
“那就拧开。”
她顺着门沿扫描一圈,报出位置:“应急旋钮位于左侧三点二米处,需逆时针旋转至少七圈才能解除密封。”
陈浩走过去,果然看到一个圆形金属把手,被冰裹得严实。他用镐背敲掉冰壳,握住把手用力转。
纹丝不动。
他又换了个姿势,双脚蹬地,全身发力。手臂青筋都冒出来了,才听见里面传来一声闷响。
“松了。”娜娜说。
两人一起用力,一圈、两圈、三圈……直到第七圈结束,门缝里突然喷出一股冷气,带着陈年的灰尘味。
门缓缓开了。
里面漆黑一片,空气干燥,没有腐烂的气息。陈浩打开手电,光束扫进去,照出一条笔直的走廊。墙边立着设备柜,玻璃没碎,里面的东西整整齐齐。一张桌子上摆着几块数据板,表面干净,像是从未被人动过。
他咽了口唾沫。“这地方……多少年没人来了?”
“无法判断。”娜娜走进去一步,扫描环境,“电力系统休眠,主数据库在线,氧气含量正常。无生命迹象。”
陈浩站在门口,没急着往里走。他回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大雪,又看了看身后的雪橇,停在十米外的安全区。
“咱们真要进去?”
“已具备勘查条件。”娜娜说,“建议携带照明与防护装备,避免触发未知机制。”
陈浩点点头,从包里拿出第二支手电,递给娜娜一支。他自己又检查了一遍绷带,确认不会滴血污染现场。
两人并排站在门口,灯光照向走廊深处。
地板干净,没有脚印。
桌上的数据板屏幕微微反光。
墙角挂着几件防护服,帽子还在架子上。
一切都像昨天才离开。
陈浩低声说:“你说里面会不会藏着个值班的,正趴桌上睡觉?”
娜娜回答:“扫描显示无生物反应。”
“那就好。”他往前迈了一步,“不然吓死我。”
走廊尽头有扇门,标着“中央控制室”。门边的电子屏黑着,但接口还在。
娜娜伸手触碰读取端口。“可以尝试唤醒系统,但需要外部供电。”
陈浩从包里掏出电池板。“试试这个行不行。”
他把线接上,按了开关。
屏幕闪了一下。
接着,一行字慢慢浮现:
【系统重启中——剩余时间 02:59】
倒计时开始跳动。
陈浩盯着屏幕,呼吸放轻。
娜娜握紧了手电。
走廊里的风声忽然停了。
门外的雪还在下,但这里安静得能听见电流流动的声音。
倒计时走到一分三十秒时,陈浩忽然想起什么。
他转头看向墙边的桌子。
那几块数据板,摆放得太整齐了。
就像有人专门为了迎接他们,提前整理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