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章 黑盒、碱液与“生物债”
林燊燊那句带着刺的“味道还行吗”,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冰封的湖面,没激起波澜,只留下冰冷的回响。
观察员“天平”那苍白的脸像是石膏铸的,连眉毛都没动一下。他无视了林燊燊的话,目光直接掠过他,落在主控巨幕上,精准地锁定了湖底实验室那个被强酸腐蚀得一塌糊涂的脚印凹痕。
“尺规。”他吐出两个字。
女助手“尺规”立刻上前,将手中的平板设备对准屏幕上的特写画面。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动、放大、进行光谱分析,数据流在她无框眼镜的镜片上疯狂刷新。
“载体SS-01-m,物理结构严重损毁。生物活性残留低于检测阈值。初步判断,认证功能永久性失效。”“尺规”的声音和她老板一样,平稳得像机器播报,听不出丝毫惋惜或愤怒,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耿炎在后头听得牙痒痒,这帮人好像根本不在乎东西被毁了,只在乎“功能”没了。
“天平”这才缓缓将目光移向林燊燊,那双透过传感器眼镜的眼睛,像是两个深不见底的数据黑洞:“解释载体损毁原因,以及你刚才提到的‘意外产物’。”他指了指苏晴的监控画面。
林燊燊还没开口,赤红炎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堆起职业化的凝重与无奈:“观察员先生,此事说来复杂。我们农场一直致力于无害化处理历史遗留的‘有机废料’,但在处理b-7区深层污染土壤时,意外激活了某些未知的休眠生物活性物质,引发了剧烈反应,甚至波及到了湖底结构…为了控制事态,我们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强效中和措施, unfortunately(不幸)导致了部分遗留设施的损伤。至于那位苏晴小姐,是之前意外事件的受害者,我们正在全力救治…”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把责任全推给了“未知”和“意外”,把自己摘成了努力善后的倒霉蛋。
“尺规”面无表情地在平板上记录着,而“天平”则直接无视了赤红炎,目光依旧钉在林燊燊身上,仿佛能穿透他疲惫的躯壳:“我们需要对‘意外产物’进行生物采样和数据提取。根据公约,她有可能是重要的关联证据。”
采样?提取?
耿炎脸色一变,刚要发作,林燊燊却开口了,声音依旧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拒绝:“她不是证据,是病人。在我的地盘上,没我的允许,谁也不能动。”
“这与你的允许无关,”“天平”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近乎规则的冰冷,“根据公约第7级调查权限,我们有权对任何可能关联的生物样本进行…”
他的话突然顿住了。
因为“尺规”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胳膊,将手中的平板递到他眼前。上面不是苏晴的数据,而是刚刚从“百草堂”废铁堆里找到的那个黑色扁盒子的特写,尤其是那个?符号的高清放大图。
“天平”那万年不变的表情,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纹。他盯着那个符号,沉默了足足三秒钟。这三秒,在主控室紧绷的空气里,显得无比漫长。
然后,他抬起头,再次看向林燊燊,但这次的目光里,多了一点难以言喻的审视,仿佛第一次真正打量眼前这个人。
“那个盒子,”“天平”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似乎慢了一丝,“你从哪里得到的?”
“清理垃圾时捡的。”林燊燊回答得滴水不漏,左手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怎么,理事会连废品收购站的业务也管?”
“天平”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深深看了一眼林燊燊,又瞥了一眼屏幕上那个黑盒子的影像,突然话锋一转:“你们之前提交的环境报告,数据显示,大量使用强碱性液体进行中和作业?”
“是。”赤红炎赶紧接话,“这是目前控制污染扩散最有效…”
“效率低下,且会产生二次污染隐患。”“天平”打断他,语气像是老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算法,“针对此类高活性生物污染残留,理事会推荐使用‘生物酶定向分解方案’,特异性高,副作用小。”
他说着,对“尺规”微微点头。
“尺规”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银白色金属箱,里面不是武器,而是整齐排列的一支支透明试剂管,管壁上贴着复杂的化学式和生物标识。她取出其中三支,递给赤红炎。
“这是样品。使用方法与剂量已传输至你们的主机。按照规定流程申请,后续可以成本价提供。”“天平”说道,仿佛只是在进行一次技术援助,而不是在调查一个可能“失控的抵押物”。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赤红炎和耿炎都愣住了。刚才还一副公事公办要抄家的样子,怎么突然就送起技术了?就因为那个破盒子?
林燊燊看着那三支试剂,没有接,只是淡淡地问:“代价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理事会这种地方的。
“天平”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代价是,你们需要定期向理事会提交使用报告和污染处理进展。并且,在理事会需要时,提供‘意外产物’的…非侵入性远程监测数据共享权限。”他还是没放弃打苏晴的主意,只是换了个更温和的方式。
用一点技术换,持续的报告和潜在的监视。
林燊燊沉默了几秒,看了一眼屏幕上依旧在假装心跳的苏晴,又看了看赤红炎手中那三支看起来很高科技的试剂。
“可以。”他最终点了点头,“报告可以给。远程监测…仅限于生命体征概要数据,每秒刷新率不得超过一次,原始数据保留权在我。”他划下了底线。
“可以。”“天平”居然没有讨价还价,直接同意了。他似乎对那黑盒子的兴趣,远大于苏晴的具体数据。
交易,在一种古怪的氛围中达成了。
“观察员不去看看现场?”赤红炎试探着问,指了指湖的方向。
“不必了。”“天平”看了一眼屏幕上依旧在微微冒着气泡、颜色诡异的晴湖,以及远处那巨大的、散发着“气息”的粪肥发酵池,“原始数据已经采集完毕。保持环境报告更新。如有异常,立即通知。”
他说完,竟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带着“尺规”转身就往外走,干脆利落得让人措手不及。那架银灰色的飞行器很快发出低鸣,垂直升起,消失在天际。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留下主控室里一群面面相觑的人,和三支冰凉的试剂管。
“这就…完了?”耿炎有点不敢相信,“他们真是来送温暖的?”
“温暖?”赤红炎看着手中的试剂,眉头紧锁,“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监管’。而且…”他看向林燊燊,“他们似乎对那个黑盒子极其在意。”
林燊燊没说话,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那个黑盒子的全方位扫描图。那个?符号,在高清镜头下,显得更加古朴而神秘。
“林枫,数据库里有这个符号的记录吗?”
【检索中…无精确匹配记录。相似度高于80%的记录:七处。分别为:新石器时代某个已消亡部落的陶器印记、某本古籍残页上的模糊注解、二十年前‘家园建设者’计划某个废弃项目的提案草图水印、以及…】
林枫报出了一串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
“以及什么?”林燊燊追问。
【以及螺旋科技创始人司徒烬的早期私人笔记扉页上,有一个手绘的类似符号,但未被采用为公司标识。】
司徒烬?
线索似乎又绕回了螺旋科技,但又好像不止于此。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外部信号的林枫再次发出提示:
【检测到来自灵炎镇方向的新信号。非扫描,非试探。内容:一段经过加密的、重复播放的古老货轮汽笛声频率。接收地址:百草堂库房旧址。】
汽笛声?
林燊燊目光一凝。
他想起母亲偶尔哼过的一首极其古老的、关于等待归船的摇篮曲。
而那个黑盒子上的符号?,此刻在他眼中,似乎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圈加点。
它看起来,很像一颗等待靠岸的孤舟。
在无尽的碱液和粪海狂涛之后,更深的迷雾,正随着这声古老的汽笛,缓缓弥漫开来。
林燊燊左手拿起一支理事会给的试剂,对着光看了看。
“耿炎,”他忽然开口,“去查查,二十年前,灵炎镇的老码头,最后一批货船,运的是什么。”
也许,他们欠下的债,远不止十八个亿。
还有一种更古老、更沉默的“生物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