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霞染成一片瑰丽的绛紫与金红,如同打翻的丹青墨盘,恣意挥洒在无垠的海天之间。新建的墨港灯塔顶端,已然点燃了指引夜航的灯火,那稳定的光芒在渐浓的暮色中,如同黑暗中坚定守望的眼睛。
东方墨与青鸾并肩立于灯塔顶层的了望台,凭栏远眺。脚下,是初具规模的墨港,栈桥的轮廓在暮色中延伸入海,几艘较小的渔船正缓缓归航,点点渔火与灯塔的光芒交相辉映。身后,墨城的灯火次第亮起,炊烟袅袅,混合着隐约传来的人声与犬吠,交织成一幅安宁而充满生机的海外桃源画卷。
更远处,是琉求苍茫的山林与广袤的土地,曾经部落纷争的杀伐之气,已被这数月来的安定与劳作悄然抚平。
“破浪号”的帆影早已消失在视野尽头,但它的启航,却仿佛在这片海域与土地上留下了一道无形的轨迹,一道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孤岛与大陆的轨迹。
“墨,”青鸾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目光悠远,望向北方那吞噬了海船的最后一片深蓝,“此船一去,便如星火离岸。不知这簇星火,可能在大陆点燃怎样的光景。”
东方墨玄衣拂动,神色平静如常,深邃的目光仿佛已穿透时空,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光景如何,取决于大陆自身积薪几何,非我辈一簇星火可定。然,星火之贵,在于其种,在于其势。”他缓缓开口,声音与海风融为一体,“琉求之安定,物产之渐丰,便是我们种下的第一颗火种。此火种,可照亮此地方隅,亦可为他日燎原,积蓄第一缕热力。”
他微微侧身,望向脚下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
“此地,背靠山林,面朝大洋,水土丰饶,更兼民心初附。假以时日,所产之粮,可养雄兵;所建之船,可通万国;所训之民,可为我臂助。它不仅仅是避世的桃源,更应是……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堡垒,一个足以在惊涛骇浪中提供补给的坚实跳板。”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超越眼前安宁的、冷峻的战略考量。
“大陆棋局,波谲云诡。长孙之辈,权倾朝野,根基深厚。北辰(李治)欲振翅,雏凤(武媚)欲高飞,皆非易事。未来若有变局,无论是朝堂倾轧,亦或边陲生衅,一股来自海外、超脱于现有格局之外的力量,或许便能成为打破平衡的关键。”
青鸾闻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光,她明白了东方墨的深意。琉求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此地的繁荣,更是为了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够拥有介入大陆局势、影响天下走向的资本和能力。这是一种极其深远的布局,将海外基业的命运,与大陆核心的博弈,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故而,眼下之安定祥和,正是为了日后之波澜壮阔。”青鸾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了然与坚定。
“不错。”东方墨颔首,目光再次投向那无垠的、隐藏着无数未知与可能性的海洋,“星火已燃,方向已明。接下来,便是稳步前行,积蓄力量,静观风云。待到他日风起云涌,这琉求之火,方有机会成燎原之势,光照这四海八荒。”
夜幕彻底降临,繁星渐次浮现,与灯塔的光芒、墨城的灯火连成一片。海风更劲,吹得二人衣袂猎猎作响。
星火虽微,可燎原。
志在四海,始于足下。
在这海外孤岛的灯塔之上,一种超越时代的宏大视野与深沉力量,正伴随着潮起潮落,悄然孕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