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合,玄机谷“星枢”石室内,夜明珠柔和的光辉取代了天光,将壁上那幅巨大的《大唐山河舆图》映照得愈发深邃。白日校场上的汗水与喧嚣已然远去,此刻这里只剩下绝对的静谧,以及悬浮在空气中的、关乎八十一个年轻命运的重量。
东方墨与青鸾相对坐于那张巨大的紫檀木沙盘旁侧。沙盘上原本标记军国大事的旗标已被暂时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八十一枚小巧的玉质名牌,每一枚上都镌刻着一名弟子的代号。这些名牌被暂时按照九大学科——文、史、天、医、技、武、交、法、心——初步归类摆放,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卒。
两人面前的长案上,摊开着厚厚一摞考评记录,墨文主簿白日里记录的细节,以及一年来各位教习对弟子们的观察评语,皆在其上。更有一份汇总了墨羽各分部(西域“周天北斗”、辽东网络、海域分网、漠北“北辰”、中原网络等)以及“墨刃”、内部职能机构(如医馆、技坊、明德书院体系)当前最急需补充的人才类型与数量的清单。
“开始吧。”东方墨的声音在空旷的石室内响起,打破了沉寂。他没有去看那些玉牌,而是先拿起了那份人才需求清单,目光快速扫过。
青鸾会意,执起一枚细长的银针,作为辅助定位的工具。她首先指向沙盘上西域区域:“西域四镇初立,玄影来信,急需精通胡语、熟悉地理、且能应对复杂部族交涉之人。至少需补充十五人,其中,‘交’科主攻者优先,辅修‘史’、‘天’者更佳。”
东方墨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那堆代表着“交”(人际交流)科主攻弟子的九枚玉牌上,又扫过“史”(历史)、“天”(天文地理)科的区域。他伸出修长的手指,精准地从中拈起五枚玉牌,又从那几个科目的选修弟子名牌中,选出表现突出的七枚,共计十二枚,移至沙盘西域位置的上方悬浮。“墨言、墨通、墨译……”他低声念出几个代号,“此十二人,心性沉稳,语言天赋或地理辨识能力突出,可往西域。尚缺三人,可从‘武’科中择选性情机敏、略通交涉者补足。”
“辽东及海域,持续袭扰高丽,风险甚高,需胆大心细,精于侦察、渗透,乃至海上行动者。‘武’科精锐,‘技’科善机关、测绘者,‘天’科明海象者,皆不可缺。”青鸾接着道,银针移向东北沿海。
东方墨沉吟片刻,从“武”科主攻九人中点出四人,又从“技”科、“天”科中分别选出三人和两人,再搭配数名相关科目的优秀选修弟子,共十五枚玉牌,被移至辽东及海域上空。“墨洋、墨浪、墨舟……”他点出几个以勇毅或灵巧见长的弟子之名。
如此这般,两人依据各方需求与弟子特质,反复斟酌,逐一分配。
“漠北‘北辰’,重在与回纥及各部维系关系,监控动向。需‘交’科擅斡旋者,‘法’科明部落习惯法者,以及‘心’科善察人心者。”——八枚玉牌移向漠北。
“中原网络,‘民望’计划初启,需大量深入地方,洞察民情吏治。‘法’科、‘文’科、‘心’科弟子,正堪其任。”——十二枚玉牌移向中原各处。
“墨刃需新鲜血液,贵精不贵多。‘武’科最顶尖者,辅以‘医’科善急救、‘技’科精暗器机关者。”——六枚玉牌被单独列出,置于象征“墨刃”的一柄小型木剑模型旁。
“内部职司,医馆需‘医’科专才,技坊需‘技’科巧手,明德书院各分院需‘文’、‘史’、‘法’科根基扎实者为师。”——七枚玉牌归入内部区域。
最后,沙盘上方,尚悬浮着十八枚玉牌。
东方墨的目光落在它们之上,语气沉静:“此十八人,留用玄机谷。九人,”他点出其中九枚,多是各科中理论扎实、表达清晰、性情亦较为耐心温和者,“如墨律、墨巧等,可为下期弟子之师,教学相长,亦是对其所学之巩固与升华。”
另外九枚玉牌,则被他移至自己面前。这九人,皆是各科中天赋最为卓绝、心性最为坚韧灵慧者,文武技皆有覆盖,堪称八十一人中之精华。“此九人,随我左右,听调办事,以为臂助。”他没有具体点名,但青鸾知道,这其中必然包括了武艺超群的墨影、沉稳多智的墨律等人。
至此,八十一枚玉牌各归其位,如同星辰落入命定的轨道。东方墨最后审视着沙盘上空的布局,缓缓道:“星列九宫,位定乾坤。望他们各安其位,各展其长,不负这一年玄机谷之淬炼。”
青鸾看着那分布各处的玉牌,轻声道:“种子已播下,只待风雨滋养,便可破土成材。”
星枢之内,决定着八十一位少年未来道路的星图,终于绘制完成。无声处,新的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