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云带内部是另一个世界。时间与空间在这里被撕扯成破碎的絮状物,维度碎片如同锋利的水晶,在狂暴的能量流中疯狂旋转、碰撞。文明的残骸——或许是昔日方舟的碎片,或许是某个巨大构造体的遗骨——如同墓碑般悬浮其中,被持续地研磨、分解,最终化为灰烬维度最基本的养料。
这里是死亡的消化场,是秩序彻底崩坏后的混沌地狱。
韦东奕在其中艰难地维持着平衡。谬误之种的力量在这里如鱼得水,它能高效地吸收周围的混乱能量转化为自身的动力,并巧妙地偏转开最具威胁的维度碎片冲击。但即便如此,精神的疲惫和刚才与园丁交锋的惊险,仍让他感到一阵阵虚脱。
他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点稍作喘息,并消化刚刚获得的信息。
谬误之种微微脉动,似乎在指引方向。它对于某种特定的“回响”格外敏感——那不是能量波动,而是信息结构在彻底湮灭前,于基膜上留下的最后、最深刻的烙印。
遵循着这种指引,韦东奕在碎片风暴中穿梭,最终抵达了一处奇异的“港湾”。
那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半融化的星舰残骸。它曾经显然属于某个极其先进的文明,其外壳材料即使在此地经历了无数岁月的侵蚀,仍残留着些许奇异的光泽和复杂的几何纹路。它的一端已经彻底断裂、消失,另一端则深深地插入一团相对凝固的、由无数细微数据尘埃组成的星云之中。这团数据星云似乎减缓了它被彻底分解的速度,形成了一个动荡却相对可立足的临时锚点。
韦东奕落在星舰断裂的横截面上。脚下是扭曲的金属和凝固的能量导管,触目惊心。他能感受到这艘巨舰临终前的绝望与挣扎,其内部可能曾承载着数以亿计的生命,如今皆化为乌有。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境。纯白奇点的残余散发微光,带来一丝慰藉,却也加深了这份目睹文明终结的悲凉。
就在这时,他脚下的甲板,以及周围那团数据星云,忽然轻微地共振起来。
并非物理振动,而是信息的低鸣。
无数细微、破碎的光点从星舰残骸和数据星云中浮现,如同萤火虫群,围绕着他缓缓盘旋。它们是由残存的文明信息、最后的情绪碎片、未完成的逻辑代码混合而成的“回响”,是这座坟墓最后的记忆。
它们本能地被韦东奕身上那纯白奇点的创生气息和谬误之种那包容一切矛盾的特质所吸引。
【…逃…必须…】
【…坐标…错误…全完了…】
【…孩子…对不起…】
【…启动最终协议…格式化…】
【…不想消失…】
【…光…那里有光吗…?】
断断续续的意念流,如同冰冷的雨滴,涌入韦东奕的意识。没有完整的句子,只有最极致的恐惧、遗憾、不甘和茫然。这些是死者最后的低语,是文明熄灭前的余烬。
韦东奕闭上眼,没有抗拒,任由这些悲怆的回响冲刷着自己的意识。他感到一种撕心裂肺的沉重。这就是归墟吞噬、园丁修剪、宇宙热寂之下,无数文明共同的结局吗?微光避难点推演的“星火”,真的能改变这一切吗?还是只是另一个形式的坟墓?
纯白奇点的光辉在他体内明灭不定,与这些残响共鸣着,仿佛在无声地哀悼。
而谬误之种,则表现出另一种反应。它安静地吸收着这些破碎的信息流,不是吞噬,更像是……记录和解析。它将那些恐惧、绝望、不甘的情绪波动,视作一种独特的、关于“存在终结”的数学表达;将那些未完成的代码和逻辑碎片,视作可供学习和补完的残缺公式。
它像一个冷酷又好奇的学者,在废墟中收集着数据样本。
突然,谬误之种捕捉到了一段略微不同的回响。它并非来自这艘星舰本身,而是来自那团数据星云深处,似乎是被星舰残骸带来的“外来者”。
这段回响更加微弱,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未完全熄灭的“活性”。
【…信号…重复…这里是…‘余烬守望者’…编码…第七序列…】
【…遵循‘星火’指令…播种失败…遭遇…‘园丁’…修剪…】
【…数据备份…部分成功…注入…基膜褶皱…坐标…】
【…警告…‘微光’…协议…出现…未知偏差…仲裁之瞳…指令…矛盾…】
【…寻找…‘变量’…‘谬误’…或为…最后…希望…】
这段信息断断续续,如同风中残烛,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韦东奕的思绪!
余烬守望者!星火计划的执行者之一?他们并非全部躲在微光避难点内?他们也在外界活动,进行“播种”,并且同样遭到了园丁的毒手!
更重要的是,信息里提到了微光避难点(微光)协议出现“未知偏差”?连火种库的AI“仲裁之瞳”都出现了指令矛盾?
这印证了他对微光避难点的不信任。那座秩序圣所内部,果然出了问题!
而最后那句“……寻找…‘变量’…‘谬误’…或为…最后…希望…”,更是让他心神剧震!
这段残响,是某个失败的“余烬守望者”在最后时刻发出的警告和信息备份?它飘荡在灰烬维度,最终被这片数据星云捕获,直到今天,被他的谬误之种感应到?
韦东奕立刻试图捕捉更多细节,但那回响太过微弱,说完这些便彻底消散,融入了周围无数的悲鸣之中,再难寻觅。
他站在原地,久久无言。
周围的文明残响依旧在哀嚎,在哭泣,在诉说着无尽的终结。
但这段意外的发现,像一粒火种,投入了他冰冷的心湖。
他不是唯一的反抗者。在微光避难点之外,还有像“余烬守望者”这样的存在,他们或许更加艰难,仍在执行着最初的使命,并且……有人将希望寄托于“谬误”。
这希望沉重而危险,却真实不虚。
他看向这片无尽的坟墓,目光不再仅仅是悲悯,更多了一份坚定。
他要从这些死亡回响中,汲取的不是绝望,而是教训,是数据,是……力量。
谬误之种似乎感知到他的决心,微微发热,开始更主动地、更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分析那些破碎的信息流,尤其是其中关于园丁行动模式、归墟侵蚀特性、以及其他文明最终应对手段的残缺数据。
他或许无法拯救这些早已逝去的,但他可以尝试理解它们为何灭亡,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在这片回响之冢,韦东奕开始了一场无声的、与无数亡者的对话,一场从终极绝望中提炼微小可能性的艰苦作业。
前方的路依旧黑暗,但至少,他听到了一点来自同道者的、微弱却真实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