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吴氏集团 “龙芯” 项目指挥部的晨会现场,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长条会议桌两侧,技术团队成员们低着头,不敢直视主位上吴佳怡的眼睛。投影幕布上,红色的 “谐振腔” 镀膜合格率数据刺眼地停留在 48%—— 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天未能突破 50% 大关,项目延期风险像一块巨石,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
“宋总监,一周了,合格率还是上不去,你给我个说法。” 吴佳怡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落在技术总监宋启明身上。宋启明是集团元老,一直负责核心技术研发,此刻却避开吴佳怡的视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吴总,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案,调整了镀膜温度、时间、气体配比,可合格率就是上不去。这技术本身就有瓶颈,强行推进只会浪费更多资源。”
“浪费资源?” 吴佳怡猛地站起身,拿起桌上的项目计划书,“‘龙芯’项目关乎集团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现在说放弃,你觉得董事会会同意吗?吴天宇副总那边,恐怕早就等着看我们的笑话!”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没人敢接话。就在这时,吴佳怡突然将计划书摔在桌上,语气变得决绝:“从今天起,我的办公桌搬到‘谐振腔’镀膜车间,项目指挥部前移一线。宋总监,你负责协调后勤保障;张伟,你跟我去车间,咱们亲自盯着生产。”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张伟是技术团队里最年轻的骨干,也是最不服气的一个 —— 他总觉得吴佳怡作为总裁,不懂技术却瞎指挥,此刻听到要跟她一起去车间,脸上满是不屑:“吴总,车间环境复杂,您还是在指挥部坐镇比较好,技术上的事,我们会处理。”
“处理?” 吴佳怡看着他,眼神锐利,“要是能处理,合格率就不会卡在 48%。张伟,我知道你觉得我不懂技术,但今天我就让你看看,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
半小时后,吴佳怡穿着一身蓝色防尘服,出现在 “谐振腔” 镀膜车间。车间里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试剂味道,她却丝毫不在意,径直走到镀膜机前,拿起操作手册仔细翻阅。张伟跟在后面,抱着胳膊,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
“张伟,把最近一周的生产数据给我。” 吴佳怡的声音透过防尘面罩传来,带着一丝沉闷。张伟不情愿地递过数据报表,心里却等着看她出丑。
吴佳怡看着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手指在上面快速滑动,时不时停下来标注。过了半小时,她突然指着一组数据问:“这里的环境温湿度记录,为什么每天下午三点都会有 0.5c的波动?”
张伟愣了一下,随口答道:“温湿度有轻微波动很正常,对镀膜影响不大,我们之前试过控制,没什么效果。”
“没效果?” 吴佳怡摇了摇头,“你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 膜层应力累积。0.5c的温湿度波动,看似微小,但会导致镀膜过程中膜层厚度不均匀,长期累积下来,合格率自然上不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建议采用‘动态补偿’方案 —— 在镀膜机旁加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一旦出现波动,立刻调整镀膜气体配比和电压,抵消应力影响。”
张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之前确实没考虑过应力累积的问题,吴佳怡的方案虽然大胆,却有很强的可行性。他看着吴佳怡,眼神里的不屑渐渐变成了惊讶:“吴总,您…… 您怎么会懂这些?”
“我不懂技术,但我懂数据和逻辑。” 吴佳怡笑了笑,“这些天我一直在研究镀膜技术资料,结合生产数据反复推演,才想到这个方案。现在,咱们立刻动手调试,争取今天出结果。”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吴佳怡全程守在车间。她亲自操作传感器安装,记录每一组数据,根据波动情况调整参数,甚至连午饭都是在车间里吃的盒饭。张伟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紧密配合,再到最后的由衷佩服 —— 他没想到,吴佳怡不仅有决心,还有扎实的技术理解力,更愿意放下身段跟一线员工一起干活。
傍晚六点,第一批采用 “动态补偿” 方案的 “谐振腔” 开始镀膜。所有人都围在检测设备旁,紧张地等待结果。当检测屏幕上显示出 “合格率 75%” 时,车间里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张伟激动地抱住吴佳怡,声音带着哽咽:“吴总,我们成功了!我们终于突破瓶颈了!”
吴佳怡疲惫地笑了笑,摘下防尘面罩,脸上满是汗水和灰尘,却掩盖不住眼中的光芒。她看着周围欢呼的员工,拿起话筒,声音沙哑却有力:“各位,今天的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我知道这些天大家都很累,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我想告诉大家,‘龙芯’项目不仅是集团的希望,更是咱们每个人的未来。我父亲创办企业时,比现在还艰难,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她的话像一股暖流,涌入每个人的心里。之前的抱怨和疲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干劲和归属感。工人们纷纷表示,会继续努力,争取让合格率再上一个台阶。
晚上八点,吴佳怡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车间。刚到门口,助理就神色凝重地跑过来,递过一份文件:“吴总,董事会那边发来的紧急通知,宋总监和吴天宇副总联合提交了《关于项目风险与领导责任的紧急质询函》,要求您明天必须列席董事会,说明项目延期的原因和责任。”
吴佳怡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函件里,宋启明和吴天宇将项目延期归咎于她 “决策失误、盲目推进”,甚至质疑她的领导能力,要求董事会重新评估项目负责人。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她知道,宋启明一直不满她插手技术事务,吴天宇更是早就想夺取项目主导权,这次两人联手发难,显然是早有预谋。
“我知道了。” 吴佳怡深吸一口气,将文件递给助理,“准备一下,明天的董事会,我会亲自去说明情况。”
助理看着她疲惫却坚定的样子,忍不住提醒:“吴总,宋总监和吴天宇在董事会有不少支持者,您明天……”
“放心,我有准备。” 吴佳怡打断她,眼神里满是决绝,“他们想借此机会扳倒我,没那么容易。‘龙芯’项目是我父亲的心血,我绝不会让它毁在他们手里。”
夜色渐深,吴佳怡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城市灯火,心里却一片清明。她知道,明天的董事会将会是一场硬仗,但今天车间里的成功,让她有了底气。她拿出手机,拨通了张伟的电话:“张伟,明天董事会,我需要你跟我一起去,作为技术代表,说明‘动态补偿’方案的可行性和今天的成果。”
电话那头,张伟毫不犹豫地答应:“吴总,您放心,明天我一定去!我会让董事会知道,您的决策是正确的,项目一定能成功!”
挂掉电话,吴佳怡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 车间里的员工、张伟这样的技术骨干,已经成为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天一早,吴佳怡带着张伟,准时出现在董事会会议室。宋启明和吴天宇坐在对面,眼神里满是得意,仿佛胜券在握。然而,他们不知道,吴佳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场关乎 “龙芯” 项目未来的较量,即将在董事会上正式拉开帷幕。
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吴佳怡看着眼前的对手,心里却异常平静。她知道,只要拿出足够的证据和信心,就一定能赢得董事会的支持,让 “龙芯” 项目继续推进,也让那些试图阻挠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