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车间的晨会上,金属吊扇在头顶吱呀转动,将闷热的空气搅动出沉闷的漩涡。IE 工程师张桐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手里拿着新修订的 Sop 手册,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车间:“从今天起,总装线的节拍时间从 45 秒压缩到 42 秒,所有工位必须严格按照新流程操作,尤其是模具清理环节,禁止徒手接触,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骚动。老工人王师傅从后排挤到前面,布满老茧的手重重拍在讲台上:“张工,45 秒都够紧的了,再压缩 3 秒,我们老胳膊老腿哪跟得上?还有那专用工具,又沉又不好使,哪有徒手快?”
王师傅在车间干了二十五年,一手模具清理的手艺在厂里出了名,年轻工人都叫他 “王快手”。新的作业标准推行后,他的 “绝活” 成了违规操作,这让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火。
“王师傅,标准是根据产能和安全数据制定的,不能凭感觉来。” 张桐的语气保持平静,翻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上周三,三车间就因为徒手清理模具,导致两名工人受伤,这个教训不能忘。”
“那是他们手艺不行!” 王师傅梗着脖子反驳,“我用手清理了二十年,从来没出过事。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就知道纸上谈兵!”
周围的工人纷纷附和,有人甚至开始起哄:“就是,别拿安全当借口,不就是想让我们多干活吗?”“再这么折腾,这班没法上了!”
张桐看着眼前激动的人群,心里泛起一丝疲惫。推行精益生产半个月,类似的争吵每天都在发生。他知道,老工人们对旧经验的依赖根深蒂固,可改革箭在弦上,容不得半点退让。“标准已经定了,必须执行。如果有困难,可以提建议,但不能违规。” 他说完,合上手册,转身走向生产线,留下身后一片不满的议论声。
上午十点,生产线按照新节拍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件,传送带将半成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工位。张桐在车间里巡视,目光落在王师傅负责的模具清理工位上 —— 按照新标准,王师傅应该先用停机按钮暂停生产线,再用专用夹具清理残留的金属碎屑。
可他却看到,王师傅趁着机械臂转向的间隙,飞快地伸出右手,在模具缝隙里快速摸索。“王师傅!停下!” 张桐厉声喊道,一边快步冲过去。
但已经晚了。只听 “咔嗒” 一声脆响,模具的夹具突然闭合,王师傅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鲜血瞬间从他的指缝间涌出,滴落在传送带上,染红了白色的零件盒。
“停机!快停机!” 张桐一边大喊,一边按下紧急停止按钮。生产线的轰鸣声戛然而止,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看到王师傅血肉模糊的右手,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呼。
“快拿急救箱!” 张桐蹲下身,想要查看伤口,却被一个年轻工人猛地推开:“别碰他!都是因为你定的破标准,才把人弄伤的!”
“就是!要是让王师傅用手清理,怎么会出这种事?”“你看看这血,都是你逼的!” 愤怒的声浪瞬间将张桐淹没,有人甚至开始推搡他,现场陷入混乱。
张桐的脸涨得通红,他想解释新流程正是为了安全,可看着王师傅痛苦的表情和地上的血迹,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先救人!” 他用力拨开人群,从急救箱里拿出纱布,想要为王师傅包扎,却再次被阻拦。
“不用你假好心!” 王师傅忍着剧痛,声音沙哑地说,“我的手怎么样,不用你管。我只知道,你们这些新标准,就是要把我们这些老工人逼死!”
就在这时,车间主任带着保安匆匆赶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局面,将王师傅抬上救护车。看着救护车呼啸而去,张桐站在原地,手指还沾着王师傅的血,心里充满了无力感。
“张工,你也别太自责了,这事儿不能全怪你。” 车间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复杂,“王师傅他们老工人,就是转不过弯来。”
张桐没有说话,目光落在地上那顶沾了血污的安全帽上 —— 那是王师傅被抬走时遗落的。他走过去,弯腰捡起安全帽,准备交给后勤部门处理。就在这时,他的指尖触到了安全帽内壁,感觉到一处粗糙的刻痕。
张桐疑惑地将安全帽翻过来,借着车间的灯光仔细查看。只见内壁上,用尖锐物刻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字 ——“殉道”。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在张桐的脑海中炸开。他拿着安全帽的手开始颤抖,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他突然意识到,这起 “意外” 可能并非简单的违规操作,而是王师傅早有预谋的行动 —— 他用自己的鲜血,来对抗这些所谓的 “标准”,甚至将自己塑造成了为旧时代 “殉道” 的英雄。
“张工,怎么了?” 车间主任注意到他的异样,走过来问道。
张桐连忙将安全帽翻过来,掩饰住内壁的刻字,强装镇定地说:“没什么,就是有点累。我先去清理一下现场。”
他拿着安全帽,快步走向工具间。关上门,他再次翻出那两个字,指尖轻轻抚摸着刻痕,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愤怒。他想起早上王师傅在晨会上的反驳,想起他刚才受伤时的眼神,那里面除了痛苦,似乎还藏着一丝决绝。
“殉道……” 张桐喃喃自语,突然意识到,这场改革远比他想象的更残酷。老工人们不仅在抵制标准,更是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扞卫他们心中的 “尊严”。而这起流血事件,很可能会成为反对者攻击改革的武器,让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精益生产项目负责人打来的:“张桐,总装车间出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总部那边很重视,让你立刻写一份详细的报告,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还有,老工人那边情绪很激动,你要注意分寸,别再激化矛盾。”
挂掉电话,张桐靠在门上,感觉一阵无力。他看着那顶沾血的安全帽,突然明白,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守旧的工人,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而这起流血事件,只是这场漫长斗争的开始。
工具间外,车间里渐渐恢复了秩序,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却丝毫未减。张桐能听到工人们低声的议论,偶尔还能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指责。他知道,从王师傅的手被夹伤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车间里的 “罪人”。
他深吸一口气,将安全帽放进工具箱,锁好。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证明这起事件并非标准的问题,而是有人蓄意为之。可 “殉道” 两个字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走出工具间,张桐抬头望向车间的天花板,金属吊扇依旧在转动,却再也带不走空气中的闷热和压抑。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反对者会利用这起事件大做文章,改革的推进可能会陷入停滞。但他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远处,夕阳透过高窗照进车间,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张桐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他不能因为一次蓄意的 “意外” 就放弃,更不能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抵抗力量得逞。他要证明,精益生产的标准不是冰冷的枷锁,而是保护工人、提升效率的保障。
只是,他不知道,那顶刻着 “殉道” 的安全帽,还会引发多少波澜。而那些隐藏在背后的黑手,又会使出怎样的手段,来阻挠这场改革的推进。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等待着将所有人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