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会圆满落幕,不过短短十二小时,制衣厂便迅速陷入了一场紧张的“战斗”之中。位于三楼的临时会议室,已然被改名为“作战室”,这里成了应对订单激增这场战役的核心指挥地。
凌晨2:47,灯火通明的“作战室”
作战室里,三面墙贴满了看板,不同颜色标记着订单的不同状态:红色代表已排产,黄色意味着待确认,而那触目惊心的黑色,则象征着“随时爆炸”的紧急订单。吴佳怡端着第五杯挂耳咖啡,双眼紧紧盯着最右边那块黑色看板,上面赫然写着“连锁巨头陈总追加120万件t - Zero系列,交期45天”。
“45天?神仙也绣不完啊。”生产总监老周满脸疲惫,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他烦躁地将安全帽往桌上一摔。
“那就请神仙。”吴佳怡目光坚定,将杯中的咖啡一饮而尽,随后拿起白板笔,在白板上写下第一行字:“Rule No.1:人停机不停。” 她心里清楚,想要按时完成这批订单,必须争分夺秒,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早上6:15,食堂蒸笼掀开的雾
清晨的食堂,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刘姐今天蒸了足足三百个梅干菜包,当她掀开蒸笼时,白雾瞬间扑面而来。
“慢点吃,别烫着!”刘姐对着排队的小年轻们大声喊道。昨晚技术组紧急增加了12台缝纫机器人,今早大家要连轴调试,小伙子们虽然眼圈乌青,但一看到热气腾腾的包子,都伸长了脖子。
“刘姐,今天包子有记号吗?”有个年轻人问道。
“有!”刘姐笑着拿起筷子,在包子褶上点了一粒枸杞,“带红点的给夜班,吃了继续打怪;没点的给白班,吃完去开荒。” 她这幽默的话语,瞬间让大家困意全无,食堂里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
上午8:30,机器人“新兵连”
车间尽头,新到的12台机器人整齐地排列着,宛如一队刚刚入伍的新兵。技术员小赵手持平板,逐台“点名”:“001,听口令——回原点!” 机器人齐刷刷地抬起机械臂,发出整齐的“滴——滴——”应答声。
角落里,经验丰富的老缝纫工马师傅背着手,看了许久,忍不住嘀咕道:“铁疙瘩胳膊倒是快,就是缺了点‘人味儿’。”
小赵听到了,笑着冲他说:“马师傅,要不您给它起个名?据说有了名字效率更高。”
老马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想了想说道:“那就叫‘小六子’吧,我孙子小名。”
十分钟后,所有机器人头顶的Id都换成了“小六子 - 01”“小六子 - 02”…… 老马看着,咧嘴笑了起来:“这回听着顺耳多了。”
上午10:20,物流老板的“狮子大开口”
发布会的成功,引来了三家物流公司争抢长期合作。此刻,在会议室里,江城迅捷达的老板赵胖子“啪”的一声将合同拍在桌上,大声说道:“吴总,我给您48小时全国干线,但价格得涨15%,不然我调不动车。” 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吴佳怡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先递过去一杯热茶,微笑着说:“赵总,您先喝口茶,听我说个故事。” 说着,她把手机里的视频递了过去——视频里,果果穿着星星裙在t台上走猫步,台下观众掌声雷动。
“这条裙子,从布料进厂到出厂只用了28小时。如果我们能在48小时内送到全国门店,果果她妈就能拿到绩效奖金,给她报舞蹈班。”吴佳怡轻声说道。
赵胖子端着茶,原本锋利的眼神逐渐变得柔软。十分钟后,他咬咬牙,落笔签下合同:“10%,我认了!但有一条,每提前一小时,你给我0.5%的返点。”
吴佳怡笑着伸出手:“成交!让孩子们的舞蹈班早点开课。”
中午12:00,食堂里的“临时托儿所”
随着订单激增,一线工人实行两班倒,带娃成了难题。刘姐灵机一动,把食堂角落改造成了“临时托儿所”,两张餐桌拼成了简易的爬行垫,退休的老职工们也自告奋勇当起了“爷爷奶奶”。
果果也来到了托儿所,她把毛绒兔子放在婴儿床边,奶声奶气地介绍:“这是弟弟,叫生产线,因为他跑得可快了。” 她这天真的话语,逗得大人们笑得直不起腰。
突然,警报声骤然响起——黄色看板跳红,一条产线卡壳了7分钟。正在扒饭的维修工老王见状,一抹嘴,把3岁的孙女往果果怀里一塞:“帮爷爷抱10分钟!” 小丫头居然乖乖点头。
10分钟后老王回来,小丫头正跟果果认真地学数数:“1、2、3……爷爷你修好啦?” 老王一把抱起孙女,开心地说:“修好了,走,爷爷带你去看真正的生产线跑起来!”
下午3:45,暴雨夜的“空中走廊”
傍晚时分,天空突然降下暴雨,高速路被迫封锁,4000件成衣被困在了港口。工作群里消息不断闪烁:“客户催疯了!”“雨再下就要爆仓!”
吴佳怡紧盯着卫星云图,突然抬头看向赵胖子,问道:“赵胖子,你那架包机还闲着吗?”
“包机?运费比陆运贵三倍!”赵胖子瞪大了眼睛。
“我出设计费,你把飞机外壳给我当广告位,印上我们新款LoGo。”吴佳怡迅速给出方案。
赵胖子愣了3秒,随后一拍大腿:“有你的!”
夜里11:20,一架印着“t - Zero星星裙”的波音737冲破雨幕,将4000件成衣准时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旗舰店。第二天,微博热搜上赫然出现了#暴雨也挡不住的裙子#这一话题。
夜里9:10,灯火阑珊处的“家书”
连续72小时的高强度运转,让马师傅终于支撑不住,他坐在车间门口的台阶上,不知不觉打起盹来。吴佳怡巡查时发现了他,轻轻走过去,给他披上一件外套。
老马半梦半醒间,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吴佳怡:“闺女,帮我念念,眼神儿不行了。”
那是老伴儿托人带来的信:“老马,听说你们厂现在用机器人了,你别不服老,好好跟年轻人学。家里麦子我收了,你安心加班,别惦记。果果她妈说,等这批货赶完,给你们每人发两斤五花肉,我腌好了,等你回来下锅……”
老马听着听着,咧嘴笑出了眼泪。吴佳怡把信折好,小心地塞回他口袋,说道:“师傅,五花肉管够,明天我让刘姐加菜。”
老马抹了把脸,说道:“那可得肥瘦相间,我老伴儿不吃肥的。”
凌晨1:00,数据大屏上的“心跳曲线”
作战室的大屏上,数据实时跳动:“今日产量38,742件,良品率99.6%,物流发车17辆,准点率100%。” 吴佳怡靠在椅背上,困意阵阵袭来,眼皮直打架。
就在这时,小赵突然兴奋地冲了进来:“吴总,‘小六子 - 07’学会了自我纠偏,比预设节拍快了1.2秒!”
“1.2秒?”吴佳怡一下子清醒过来,“乘以120万件是多少?”
“整整节省40个小时!”小赵激动地回答。
吴佳怡立刻抓起马克笔,在黑色看板上把45天划掉,改成了43天。那一刻,作战室里所有人同时鼓起掌来,掌声如浪潮般热烈。
凌晨3:30,最后一班物流车出厂
夜深了,最后一班物流车准备出发。车灯如两把利剑,劈开了漆黑的夜幕。吴佳怡站在厂门口,与每一辆车的司机击掌,认真地说:“一路平安,拜托了!”
最后一辆车的司机是90后女孩阿珊,她摇下车窗,笑着说:“吴总,放心睡吧,我车上有我闺女照片,她等着看妈妈把裙子送到全国呢!”
车尾灯渐渐消失在拐角,吴佳怡抬头望去,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宛如给整个厂区镀上了一层银霜。
尾声:43天后的庆功宴
第43天傍晚,最后一批成衣提前2小时顺利出库。陈总亲自送来锦旗,笑着调侃:“45天的活43天干完,你们不是神仙,是疯子!”
吴佳怡把锦旗挂在“作战室”门口,下面多了一行小字:“疯子名单:马师傅、刘姐、果果、小六子 - 01到12、赵胖子的飞机、暴雨、五花肉,还有每一个把心跳缝进针脚的人。”
夜里10点,食堂灯火通明。刘姐端出最后一锅红烧肉,老马夹起一块最肥的,想了想又放回盘里:“这块留给老伴儿,她不吃肥的,但今天我偏要让她咬一口。”
果果把毛绒兔子放在餐桌中央,一本正经地说:“生产线,今天你也吃一块,谢谢你跑得快。” 众人看着她,忍不住笑作一团。
窗外,雨后的霓虹灯显得格外清透。吴佳怡举起酒杯,声音虽不高,却足够让所有人听见:“下一批订单已经在路上,可能比这次更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把人情味当补丁,把五花肉当燃料,把孩子的舞蹈班当晚安曲,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缝不起来的时间。”
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无数针脚同时落下,坚定而带着温度。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制衣厂凭借着全体员工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克服了订单激增的困难。然而,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下一批订单又会带来怎样的挑战?吴佳怡和她的团队又将如何应对?一切,都等待着他们去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