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准备去让人叫族长过来村长家,只是两人说了自己的梦之后,都有点坐不住,干脆直接去找了族长家。
远远就看到族长正坐在自己家门口的大树下,抽着旱烟。
吞云吐雾。
见到他们过来,族长当即道:“咱们修城墙,今日准备准备,明日就开始俢。”
应成业:“族长您怎么突然就同意俢了?”
谁知,族长说自己做了个梦,当他说完自己做的梦之后,就见应成业和村长两人都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盯着自己。
族长疑惑道:“你们干什么一副见鬼的模样。”
村长:“族长我们做了一个和你一样的梦。这是不是祖先给我们的提醒,让我们赶快俢城墙,危险快来了。”
族长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做同样的梦,当下就让村长去召集村人开始开会。
吃过早饭,村长就敲起了铜锣。
要不是有大事要说,一般村长不会敲的这么急。
于是各家纷纷派出人去打谷场。
麻婆自己一个人在家,只能她一个人去了。
很快打谷场就聚集了不少人。
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村长这才说起自己让大家来的目的。
村长:“大家都知道成业他们去了京城一趟。”
这话一出,周围人都开始议论起来,有人喊话应成业。
“成业哥,京城好玩不好玩,是不是很多人?”
“成业叔,这次去京城有什么见闻给我们讲讲呗。”
说话都是小年轻,看到应成业都忍不住想要知道京城的事。
村长眼睛圆瞪:“干什么呢?说正事呢?你们要想知道京城的事,等说完正事你们在聊。”
年轻人都讪讪闭了嘴,认真听村长接下来的话。
村长继续道:“他们去的路上看到不少流民往京城方向去,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一样,那些人一路逃荒跟乞丐都差不多了。看到吃的就抢,甚至还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本来不想说的,害怕吓到小孩子们,但是看到村民们都没有一点紧张的神情,村长决定还是继续说下去。
“他们看到有些人和别人交换了孩子,那些孩子都是皮包骨头一样的。”在那样吃不饱穿不暖还在逃荒路上交换孩子,那还能是什么事。
上了些年纪的人神情都变得严肃,年轻人大多数都没经历过这样的事,自然不知道,但见叔伯们表情严肃,也立刻闭嘴不再说笑,还小声打听到底是什么事。
叔伯们本来不想说,但看这些人没心没肺,还是避开小孩子跟他们讲了。
讲完之后,一个个都是痛苦面具,有的甚至直接跑到一边吐了起来。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那些人能那样残忍,他们怎么下得了手的啊!
那些叔伯们也没告诉他们,人要是到了威胁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是什么都顾不了,抓住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也要活下去。
前面村长还在说着应成业一路上遇到的事,那些年轻人带着孩子的,悄悄搂紧了自己的孩子。
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幼崽。
所以在接下来村长说要建城墙保护村人,还要村里人都开始学防身术,强健身体时,众人都十分坚定支持。
于是,接下来村长开始分工,有钱的多出些钱,没钱的就出力。
全村齐心协力开始建城墙。
却在这时出现一道不和谐的声音,麻婆理直气壮:“村长,我儿子不在家,我家也没银子,可是什么都做不了。”
村长还想着让她帮忙去做饭,但想到这老婆子手脚不干净,也就歇了心思。
“你看着孩子们,或者去捡些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不然就去把你儿子叫回来。”
这麻婆儿子也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主,正事不干。
一说到自己儿子,麻婆突然有些心虚,低垂着眉眼,十分为难道:“村长,我也不知道那混小子去哪了,你让我这个老婆子上哪找去。”
村长翻了个白眼,也没再理会她,而是继续对大家说道:“在修建城墙期间,妇人们要给劳力们准备饭食。”
接下来村民们出钱的出钱,多的多拿些,少的少拿些,村长都记在本子上。
应瑾瑜直接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张银票。
村长看着小丫头竟然也拿来钱,心中感动不已,看到是银票,更是精神一振,打开看到银票的数额,激动的不行。
“小鱼儿这是攒了多久的私房钱,竟然全都拿出来了。”
应瑾瑜挠挠头,这也没有很多,她本想着先拿出一些,要是银子不够,她还可以再捐的。
不过现在也顺着村长的意思说道:“村长叔叔,我攒了好久的私房钱,还有去京城时我韩姨,也就是曹夫人也给了我些银子,我全都拿来了,要为咱们村子贡献一份力。”
她说的斩钉截铁,那些没拿钱想要蒙混过关的人家,一阵惭愧。
之前先跟着应成业他们家一起种菜的人家现在也都有些家底。
已经从家把银子取了回来,来到村长面前。
应保国憨憨一笑:“村长,我们家这些日子也攒了些银子,这里是七十两,本来我们准备盖大房子,但现在村子更重要。”
接下来是应彻:“村长,我们捐六十两。”
应图这时候也来了:“我们也捐六十两。”
他们都是跟应成业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也是最先跟着应成业种菜的人家,现在都攒了些家底。
他们还准备留出一块地用来种粮食,其余都用来种菜,而且还打算出去租地种菜。多挣些银子。
只是现在要在村子上盖城墙,他们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应成功这时候也过来了:“村长,我们家捐一百两银子,本来还打算做生意的,不过什么都没有村子重要。”
应成业对这个弟弟也是改观了不少,没想到自己这个抠门弟弟现在竟然能直接拿出一百两银子,真是小瞧他了。
不过想想,那家伙一定还有不少银子,否则不会直接拿出一百两,还说的这么大义凛然,拿出自己做生意的银子都要捐银子给村子。
郑春秀这时候也过来了。
递给村长五张银票,每张都是一百两。
看的村子里不少人都眼红不行,也更加坚定他们要跟着应家人种菜。
短短一年时间就能有这么丰厚的家底,他们羡慕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