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诸葛亮亲手将第一块“大汉一等功臣之家”的木牌钉在阵亡斥候王五家的土坯房门头时,长安未央宫里正在为抚恤银两扯皮的户部尚书绝不会想到丞相下一步是成立“退伍士卒事务司”——那卷用简体字写着“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的竹简正静静压在丞相府第三进书房的青玉镇纸下。

————

公元241年冬,跟洛阳的暗流涌动不同的是,长安城迎来了凯旋的王师,却也笼罩着一层难以驱散的悲壮。入城仪式依旧盛大,旌旗招展,甲胄生辉,但队伍中许多空着的马鞍、沉默的队列,无不昭示着此次北伐辉煌战果背后付出的惨重代价。不但马超、文钦、徐盛等大将阵亡,还有数以万计普通士卒的亡魂散落在从潼关到淮南的广袤土地上,他们的家人,正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与对未来的茫然之中。

丞相府内,气氛凝重。诸葛亮屏退了大部分僚属,只留下庞统、蒋琬、费祎等核心心腹。案头堆积着厚厚的阵亡将士名册、抚恤申请以及各地关于安置伤兵、抚慰烈属的奏报。

“丞相,”蒋琬面带忧色,“此次北伐,斩获虽丰,然将士折损亦巨,尤其孟起将军……如今各地抚恤钱粮发放迟缓,伤残士卒安置亦多有不妥,长此以往,恐伤军民之心,寒将士之胆啊。”

庞统亦是叹气:“打仗时个个奋勇,这仗打完了,善后之事千头万绪!”

诸葛亮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名册上一个个冰冷的名字。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虽然自从重生到三国后就免不了看这些生生死死,但还是忍不住的难过。于是一个在心里蓄谋已久的想法,诸葛亮准备开始实施起来。

“公琰、士元,所言甚是。”诸葛亮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将士为国捐躯,若使其家小无依,伤残无靠,则我等执政者,与禽兽何异?此非简单钱粮抚恤之事,乃关乎国本,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我大汉能否真正立足、传承之大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长安初冬萧瑟的景色,仿佛下定了决心:“不能再沿用旧法了。须得有一套……更周全、更持久、更能体现国家尊崇与责任的制度。”

在刘长明刚刚重生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就已经被三国乱世的血腥所震撼了,可能昨天还在给他打招呼的袍泽,第二天就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那时候刘长明就想过,如果能将死去的士卒进行安葬,也像现代一样整个烈士陵园,然后后人记住这些为国捐躯的勇士该多好啊,不但可以让死者安心更能让活着的人安心,但是那时候刘备连个正经地盘都没有,人口、经济都少的可怜,没有能力和条件做这些事情,如今经过各种新政的加持,有了经济基础和广袤的土地。是时候做这些事情了。

说干就干,数日后,一份由诸葛亮亲自拟定纲要,庞统、蒋琬等人补充细节的《北伐将士身后及伤残优抚新制》草案,摆在了少年天子刘禅和朝堂诸公的面前。这份草案,融入了大量刘长明前世的现代理念,在这个时代看来,堪称石破天惊:

确立“烈士”名号与追功体系: 正式为所有阵亡将士追授“大汉烈士”称号,并根据战功、牺牲情节,细分为“特等功臣”、“一等功臣”、“二等功臣”、“功臣”四等,颁发相应等级的功勋凭证和牌匾。

建立“北伐烈士陵园”: 选址于龙首原脚下,一处风水佳、地势开阔之地,兴建大型陵园,集中安葬此次北伐中能够寻回遗骸的烈士。陵园需庄严肃穆,立碑镌刻所有已知姓名烈士,设专人守护,四时祭祀。此为国家公墓之雏形。

伤残士卒安置与优待: 成立“退伍士卒事务司”,专门负责伤残士卒的救治、康复、技能培训以及退役后的安置工作。根据伤残等级,发放抚恤金,优先安排进入官营作坊、地方衙署担任力所能及的职务,或给予土地、贷款,鼓励其返乡从事生产。严禁歧视、欺辱伤残士卒。

教育优待与子承父业: 烈士及有功将士子弟,可优先进入各郡县官学就读,减免学费。阵亡将领子弟,可荫补为郎官或进入“讲武堂”学习。普通烈士子弟,成年后若愿从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这份草案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争议。保守派大臣认为过于“优厚”,耗费国资,且“士卒效死乃其本分,如此厚待,恐启骄兵之渐”。但诸葛亮力排众议,国家的经济水平他是再清楚不过的,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但是在三国这个人吃人的乱世还是不怎么够看的,所以他所提的各种措施其实也就修陵园要花一些钱,其余的各种措施其实并花不了多少钱,反而还可以促进一些伤兵的再就业,再结合此次北伐的惨烈牺牲和未来长期战争的需要,慷慨陈词,最终说服了刘禅和大部分务实派官员。

“诸公!今日之厚待,非为已逝之人,实为激励来者!使天下人知,为大汉效死者,国家必不负其家小!如此,方有源源不断之忠勇之士,愿为我大汉抛头颅、洒热血!此乃固本培元,激励士气之长远大计!”诸葛亮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掷地有声。

新政,终获推行。

诏令下达,整个国家机器开始为这项前所未有的“优抚新政”运转起来。

龙首原,渭水边。被选定的陵园地址,很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来自各地的工匠、民夫,在官员的指挥下,平整土地,栽种松柏,修建神道、祭坛和一座座整齐的墓穴。一块巨大的、采自秦岭的青色花岗岩被运抵,最好的石匠在其上日夜不停地镌刻着已知的阵亡将士姓名、籍贯、所属部队。那密密麻麻的名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牺牲的壮烈。

诸葛亮亲自为陵园题名——“大汉北伐烈士陵园”,并撰写了祭文。他要求,陵园不仅要庄严肃穆,更要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缅怀。除了集体祭奠,也允许烈属前来单独祭拜。

与此同时,由中央统一制作的不同等级的“功臣之家”牌匾,也开始通过各级官府,敲锣打鼓地送往各地烈属家中。

在关中一个普通的村庄,阵亡斥候王五的家。低矮的土坯房前,围满了乡邻。当地县令亲自带队,宣读了朝廷的嘉奖令,追授王五为“大汉一等功臣”,随后,在所有人敬畏和羡慕的目光中,县令亲手将那块沉甸甸、黑底金字的“大汉一等功臣之家”牌匾,端端正正地钉在了王五家的门楣之上。

王五年迈的母亲颤抖着双手抚摸着牌匾,老泪纵横,喃喃道:“五儿……五儿你看到了吗?朝廷没有忘了你啊!你是功臣!咱们家是功臣之家啊!” 周围的乡亲们也纷纷感慨,以往当兵打仗,死了也就死了,哪曾有过这般荣耀?

类似的场景,在大汉控制的益州、荆州、雍凉、乃至新得的南阳、江淮等地不断上演。那块小小的牌匾,不仅是一种物质补偿的象征,更是一种极高的社会荣誉和精神慰藉,极大地抚平了烈属心中的创伤,也在民间树立了“为国牺牲,无上光荣”的价值观。

新政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总有疏漏和执行不到位之处。诸葛亮深知,再好的政策,若不能落到实处,便是空中楼阁。他决定亲自走访一些烈属家庭,既是慰问,也是督察。

他没有摆出丞相的全副仪仗,只带了少数随从和护卫,轻车简从,如同普通官员般,深入乡里。

在一处偏远的山村,他走访了一户儿子战死在潼关的老兵家。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一个尚未成年的妹妹,生活困顿。虽然“功臣之家”的牌匾已经送来,但地方官吏办事拖沓,承诺的抚恤钱粮和减免的赋税尚未完全落实。老父亲拉着诸葛亮的手,浑浊的眼中没有抱怨,只有失去独子的悲痛和对未来的茫然。

“大人……小老儿不敢求别的,只求……只求朝廷莫要忘了俺儿……他是为了咱大汉……”老人哽咽着。

诸葛亮紧紧握住老人粗糙的手,眼眶湿润了。他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些为国捐躯的年轻战士,他们的家人,也是如此的深明大义,又如此的令人心碎。

“老丈放心!”诸葛亮声音坚定,“朝廷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国流血的将士!您儿子的牺牲,重于泰山!是本相……来迟了!”

他当场责令随行的吏员,记录下这户人家的情况,并要求当地官府限期解决所有问题,严惩办事不力的官吏。

在另一处,他探望了一位在武关之战中失去双腿的年轻士卒。那士卒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如今伤残归乡,意志消沉,觉得成了家里的累赘。诸葛亮坐在他床边,耐心开导,向他详细解释了新成立的“退伍士卒事务司”将会如何帮助他,可以学习编织、木工等手艺,未来依然可以养活自己,甚至为家庭做贡献。

“你还年轻,路还长。”诸葛亮温和地说,“失去了双腿,不代表失去了一切。朝廷记得你的功劳,也会帮你找到新的路。活着,就有希望。”

年轻士卒听着丞相温和而有力的话语,看着丞相眼中真诚的关怀,原本灰暗的眼神,渐渐重新燃起了一丝光亮。

一连走访了数家,所见所闻,让诸葛亮心情沉重,也更坚定了完善和推行优抚政策的决心。他亲眼看到了新政带给烈属和伤残士卒的希望,也看到了执行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回到长安后,他立刻召集相关官员,严厉申饬,并进一步完善了监督和执行机制。

诸葛亮的一系列举措,如同春风化雨,逐渐浸润了因战争而创伤累累的大汉土地。

“北伐烈士陵园”的建立,给了所有牺牲将士一个庄严的归宿,也让活着的人有了一个寄托哀思、缅怀英烈的场所。那块钉在门楣上的“功臣之家”牌匾,成为了乡里间备受尊崇的象征,烈属们不仅得到了物质保障,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尊重。

伤残士卒得到了妥善安置,看到了重新生活的希望。普通民众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深切感受到了朝廷对将士的重视与关怀,从军报国的热情非但没有因战争的残酷而消退,反而因为这份“后顾之忧”的解决而更加高涨。

“当兵吃粮,死了朝廷管一辈子,娃儿还能上学,门上还挂功臣牌匾!这兵当得值!”民间开始流传这样的言论。

原本笼罩在帝国上空的战争阴霾,在这些充满人情味和现代人文关怀的政策抚慰下,渐渐消散。人们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慢慢走出,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恢复生产、建设家园的行动中。国家的凝聚力,在这一次次的“不负”承诺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长安丞相府内,诸葛亮看着各地报来的、关于优抚政策落实情况和民间反响的奏报,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而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些举措,花费巨大,甚至引起了一些非议。但他更知道,这笔“投资”是值得的。它买来的,是军心,是民心,是国家的稳固,是未来无数将士心甘情愿的效死之心!

“制度……唯有形成制度,才能持久,才能让这份尊崇与保障,超越个人,成为国家的基石。”他低声自语,目光再次落在那卷写着“退役军人保障法”雏形的竹简上。

第一次北伐结束了,但一个更加注重“人”、更加制度化的新时代,正在诸葛亮的推动下,悄然拉开序幕。渭河边上的那片陵园,不仅安息着英烈,也矗立起了一座象征着新理念的丰碑。这丰碑,将指引着这个艰难复兴的帝国,走向一个更加注重内部建设、更富有人文关怀的未来。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来自千年后的灵魂,所带来的、超越时代的眼界与胸怀。

趣趣阁推荐阅读:嫡女谋之盛世凰宠传道达人张道林国民老公带回家:偷吻55次武神主宰重生白手起家韩三千苏迎夏张逸风姜凤家族禁令韩三千苏迎夏蜜爱傻妃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真龙赘婿韩三千苏迎夏快穿之前任攻略计划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1913新军阀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叶青肖莹忆天眼机智笨探炎武战神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混血王子的蝙蝠玩偶玄天龙尊内网游之剑走偏锋山城风乍起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林海柳馨月闪婚后左医生他掉马了冷艳总裁的贴身狂兵秦风李秋雪快穿:大神总想和球球崽崽贴贴空间之超级农富妻吾为元始大天尊七零军婚,团宠胖妻好孕连连白月光前妻重生后,逆天医术杀疯太上武神诀棺妻美人杀怪就升级,废材女竟是满级大佬地府禁忌:从被重金求子开始厉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苟在根据地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一见钟情的叶先生柳萱岳风清宫熹妃传神算风水师灵魂实录老公狠坏,狠强势!幸福系统化仙穿越痴傻女,相公竟是幕后大佬大魔头从今天起是球王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七州传魅夜凤凰:十艳录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自闭症首辅相公他太会撒娇卖萌了烽火刀锋恶毒继姐从良记古墓迷踪:九域秘辛少林烽烟疯权:星核陷落奴籍之下开局收下真太后,反手把鞑子扬了渣男灭我全家,重生后我嘎了他穿越妖尾,道士竟成圣十大魔导刚毕业就要当爸爸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三姐妹的江湖我的姐姐们是女王规则图鉴:我的书能解析万物大运送我重开军旅墨月戟:西域情仇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妖修:我为了长生夺舍蛟龙觉醒响雷,我被爸妈反手上交国家退休满级大佬的养崽日常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AI觉醒之代码纪元穿越之我在女尊国做女皇智体航星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八零,清冷老公又被作精撩失控了三江奔流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宗主大人她,是个万界显眼包沉睡五年,醒来即是神明领主:从异界骑砍开始乡村小神医:桃花坞里桃花仙诸天万界家族熟练度系统我靠神体御仙凡穿成太后我让甄嬛传全体破防八零年代:说不出口的爱我把公寓楼升级成了神级避难所穿越成洪荒三清的亲子人在洪兴:开局系统让我氪金翻盘青色王座帝王强制爱:情蛊已下,别想逃!乱载三国西山十戾传石命逆命时空:从废柴到至尊踹开渣夫后,我成兵王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