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小比的结果,如同在林昊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五十块下品灵石和五瓶聚气丹的奖励,对他而言不算丰厚,但“八强”的名头,尤其是击败了拥有法器的周通,让他在众多外门弟子中脱颖而出,不再是那个籍籍无名的“木三”。
同院赵虎等人对他的态度更加热络,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一些原本不认识的外门弟子,见面也会客气地打声招呼。周通则消停了许多,虽然眼神依旧怨毒,但短期内不敢再明目张胆找麻烦。
这些虚名,林昊并不在意。他更看重的,是这次小比带来的潜在机会。果然,数日后,火老执事将他叫到了执事房。
“木三,你此次小比,表现尚可。”火老执事依旧是那副严肃面孔,但语气缓和了些,“尤其是临阵应变,懂得借力,不算迂腐。”
“多谢执事夸奖,弟子愧不敢当。”林昊恭敬道。
火老执事沉吟片刻,道:“你在废料场做事也算勤勉,对药性似有几分天赋。炼丹堂的陈师叔那里,近日缺一个处理药材、看守丹炉的火工童子,你可愿去?”
火工童子!
林昊心中一跳!这可比在废料场强太多了!虽然依旧是杂役性质,但能近距离观摩丹师炼丹,接触真正的丹炉和火火,甚至可能学到一些手法!
“弟子愿意!”林昊立刻应道,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
“嗯。”火老执事点点头,“陈师叔性子有些……古怪,你去了需谨言慎行,多看多做少问。若出了差错,我也保不住你。”
“弟子明白,定不负执事推荐之恩。”
次日,林昊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前往炼丹堂报到。陈师叔的丹房位于炼丹堂东侧,环境比之前清理过的玄字丹房更为幽静,门口禁制也明显强了一个档次。
通禀之后,林昊被引入丹房。丹房内比想象中要凌乱一些,各种药材分门别类却又随意地堆放在架子上,空气中弥漫着数十种药香混合的复杂气味。一位头发灰白、不修边幅的老者,正趴在一张堆满书卷和药材的桌子上,对着一本残破的古籍抓耳挠腮,嘴里念念有词,正是陈师叔。
“弟子木三,奉火执事之命,前来担任火工童子。”林昊恭敬行礼。
陈师叔头也不抬,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知道了!那边角落是你的地方!没事别打扰我!丹炉在那,地火闸口在旁边,自己熟悉!每日辰时、午时、酉时,各添一次‘黑曜石’维持地火!架子上的药材按标签归类,缺了什么及时补上!还有……”他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杂事,语速极快。
林昊默默记下,再次行礼,退到了角落那个仅能放下一张蒲团和小桌的狭小空间。
这就是他未来的工作和修炼之地了。
他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心中充满期待。接下来几日,他严格按照陈师叔的吩咐,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杂务:添加燃料维持地火稳定,将散乱的药材分门别类整理好,清理丹炉外的灰尘……
陈师叔果然性子古怪,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里,时而狂喜,时而暴怒,对林昊几乎视而不见。只有在需要某种特定药材,或是丹炉火候需要微调时,才会含糊地吩咐一句。
但这正合林昊之意。他像一块沉默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丹房内的一切信息。
他仔细观察陈师叔炼丹前的准备工作:如何根据丹方挑选药材,如何处理(清洗、切割、研磨、焙烤)以激发或中和其药性。他默默记下那些药材的名字和特性,与自己在藏经阁所学相互印证。
当陈师叔开炉炼丹时,林昊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负责在外围照看地火,这是一个绝佳的观察位置。他不敢用混沌之气直接探查丹炉内部(那无异于找死),但他远超常人的感知,能清晰地捕捉到丹炉内药力融合时产生的能量波动、温度变化以及陈师叔打入炉内的一道道控火灵诀的韵律。
陈师叔炼丹手法老辣,对火候的掌控妙到毫巅。林昊“看”到,在炼制一炉“凝碧丹”时,陈师叔在某个关键时刻,突然将地火温度降低三成,同时打入一道柔和的木属性灵诀,原本有些躁动的药力瞬间变得温顺,完美融合。
“原来如此……阳极阴生,过刚易折。此时降温,并非减弱火力,而是引导药性向更深层次转化……”林昊心中有所明悟。这种实践经验,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予的。
他也“看”到陈师叔失败的时候。一次炼制“爆炎丹”,因一味“赤炎砂”提纯不足,杂质在高温下突然爆发,导致炉内能量失衡,险些炸炉。陈师叔气得吹胡子瞪眼,将失败的药渣狠狠摔在地上。
林昊默默上前清理。在收拾那些犹自散发着狂暴火气的药渣时,他指尖混沌之气微动,悄然将其中一缕最为精纯的火毒能量吸入体内。顿时,一股灼热感流遍全身,但很快被神核炼化,反而让他对火属性灵力的亲和度提升了一丝。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昊这个火工童子做得无可挑剔。陈师叔虽然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吩咐他做事时,语气不再那么不耐烦,偶尔还会让他尝试处理一些要求较高的药材。
这一日,陈师叔接到一个紧急炼制任务,需要离开半日。临走前,他指着丹炉对林昊吩咐道:“看好这炉‘培元膏’,文火慢炖,不可断火,也不可过旺。一个时辰后,加入三钱‘玉髓液’,顺时针搅拌九圈。若是出了差错,唯你是问!”说完,便匆匆离去。
丹房内,只剩下林昊一人,以及那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丹炉。
培元膏并非丹药,而是一种膏方,炼制过程相对简单,但火候和投料时机同样关键。林昊不敢怠慢,全神贯注地感知着炉内药力的变化。
时间缓缓流逝,炉内的药液渐渐变得粘稠,散发出温和的元气波动。眼看一个时辰将至,林昊准备好玉髓液,正准备依言加入。
突然,他眉心神核微微一跳!在他的感知中,炉内药力的融合似乎比陈师叔预估的要快上一丝!此时加入玉髓液,时机似乎稍早了点,可能会导致药性过于阴柔,影响培元膏固本培元的效果。
加,还是不加?
按照吩咐做,最稳妥,即便药效稍差,也怪不到他头上。但若不加,擅自改动师叔吩咐,风险极大!
林昊脑海中瞬间闪过这半年所学:培元膏的药理,玉髓液的特性,陈师叔平日控火的手法……以及混沌之气对能量那精准的直觉。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等!
他紧紧盯着丹炉,感知着药力每一丝细微的变化。又过了约莫二十息,炉内那股温和的元气波动达到某个巅峰,开始有回落的趋势!
就是现在!
林昊立刻打开投料口,将三钱玉髓液精准倒入,同时拿起玉勺,顺时针快速而均匀地搅拌了九圈!
玉髓液融入的瞬间,炉内药力仿佛被注入了最后的活力,骤然收缩、凝聚,一股更加精纯平和的药香弥漫开来!
成功了!而且品质比严格按照吩咐操作更好!
林昊松了口气,这才发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赌对了!凭借对能量本质的洞察,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微操”。
当陈师叔匆匆赶回,检查培元膏时,先是习惯性地皱眉,随即轻“咦”一声,用手指沾了点膏体仔细感知,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这培元膏……火候把握得不错,玉髓液加入的时机也恰到好处。是你做的?”陈师叔第一次正眼打量林昊。
“是弟子按师叔吩咐操作的。”林昊低头恭敬道,绝口不提自己的言迟。
陈师叔盯着他看了半晌,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最终只是挥挥手:“嗯,下去吧。”
但从那以后,陈师叔吩咐他做的事情,渐渐多了一些技术含量,甚至偶尔会让他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药液融合步骤。
林昊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他这只潜入丹房的“鼹鼠”,终于开始真正触碰到丹道的核心。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但他已看到了更远处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