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记得他当时是这么回周澄的:
“你就不怕,我不用成长得多厉害,不用非要在你眼里‘配得上’做你的情敌,却先和沈云溪在一起了吗?”
周澄说:“那我恭贺喜讯。”
他记得周澄说这几个字时,眼神很平淡,就好像不相信他能做到一样。
就在他们结束对话时,他当时鬼使神差地又问了一句:
“你真的不是在作秀吗?真的还在爱着沈云溪,而不是因为不甘心、遗憾,才去弥补心里的空缺?”
周澄说:“不是。我没那个闲工夫演这种戏码,更何况我们之间的事,你应该也清楚,我没必要演这出戏把自己搞这么累,我本可以活得很轻松。”
他记得周澄说这话时格外认真,认真到让他觉得,如果沈云溪还喜欢着周澄,那他或许会放弃。
这份认真让他心里发紧,可他又如何去问沈云溪?
沈云溪跟他关系本就没那么亲近,未必愿意把这事说出来。
吴野苦涩一笑,将目光重新落回视频上。他想,只要沈云溪还没明确选择周澄,他就不会放弃,不能被周澄打败。
只是对沈云溪,他不能攻得太猛,否则对方只会躲他越来越远,只能慢慢来,等水到渠成。
*
“咚咚咚!”
沈云溪躺在家里沙发上,受周澄那篇采访视频的影响,正有些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剧。
突然听到敲门声,她下意识以为是周澄,便警惕地喊了一句:“谁啊?”
“女士,是您的外卖,给您放门口了。”
沈云溪皱眉,她记得自己并没有点外卖。
这么想着,她打开门,却看到和上次一模一样的套餐:蛋糕、咖啡、玫瑰花,另外还有一张明信片。
沈云溪伸手拿起明信片,和她预想的一样,是周澄送的。
连这锋利的字迹都出自他手,落款处甚至画了个爱心。
他没把大名写在上面,估计是怕店员认出他,给她带来麻烦。
虽然他不算特别有名,但上次她在童话乐园说的话,显然让他多了一丝考量。
“我走了,一点小小的歉意,不用致谢。”
沈云溪眸色深了深,最后带着复杂的心情将它们拿进屋里。
她打开手机,刚准备给陈童转一千块让她转给周澄,却想起上次陈童的吐槽,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周澄几次把陈童当工具人使唤,已经够让她困扰了。
而她作为陈童的朋友,不能也把她当工具人、当传话筒。
就当这些东西是周澄“孝敬”她的,是对他那篇采访给她带来情绪波澜的慰问品。
诚如卡片上那句“小小的歉意”,想来就是他觉得那篇采访肯定又让她心烦了。
可沈云溪一旦代入他的想法,就一阵烦躁。
总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甚至一步步掉入周澄的圈套里,就像在自我攻略,默认他的行为都是对自己的特殊考量。
沈云溪不禁有些心累,她觉得不能再这么想下去,于是重新打开电视剧,努力用剧情的声音麻痹自己。
至于蛋糕和咖啡,就暂且冷落吧。
等她看到它们时,不会再想到是周澄送的,也不会觉得烦闷了,再吃也不迟。
毕竟她不想浪费粮食。
*
“跑去京北参加交流会根本不是目的,借着采访隐晦地向我卖惨,才是你的真正心思吧?”
饭桌上,周先礼冷笑着看向周澄。
周澄无奈地说:“我什么时候向你卖惨了?我说的都是实话。”
他紧接着叹了口气:“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采访,说句话还要顾及各方感受。”
“早知道我就直接跟记者说‘没什么,就是随便想想’,到时候媒体又该给我贴各种难听的标签,你又该觉得我丢你的脸了。”
“反正不管我说什么,到你嘴里都落不到好。”
周先礼被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能憋出一句:“行了,我不跟你吵,我说不过你。反正你那采访就是别有用心,懒得听你狡辩。”
其实周先礼心里清楚,那天打高尔夫时自己说错了话,惹得周澄又敏感又带着控诉地反驳了几句,那一刻他的良心确实受到了谴责。
几天后看到周澄的采访视频,尤其注意到他当时的眼神,良心更是再次被揪了一下。
他总觉得不该对这孩子过于严厉。
仔细想了想,确实该把那件事和沈云溪分开。
老爷子去世前就盼着周澄能开心,就连他当年和沈云溪早恋,老爷子也是乐见其成的。
可越这么想,周先礼越觉得自己掉进了周澄的圈套,这一切说不定都是这小子故意设计的。
就在周先礼陷入沉思时,朱文终于找到机会,连忙夹了块鹅肉放进他碗里。
“好了老公,没准阿澄没那意思,你也别气了。孩子嘛,你越拦着,他越觉得是真爱。”
周澄一听这话,偷偷翻了个白眼。
他正琢磨着怎么扭转父亲的想法,这女人又在旁边阴阳怪气,实在让人烦躁。
周先礼没把朱文的话放在心上,看周澄的眼神却依旧冰冷:“你这次不会又偷偷和沈云溪见面了吧?”
周澄立马举手发誓:“我要是偷偷见了沈云溪,就让凤翔娱乐明天倒闭,我出门就被车撞死,去跟爷爷请罪,让他老人家骂我不孝顺!”
周先礼:“。。。。。。”
他一口气堵在胸口,半天才说:“你。。。。。你好端端的发这么毒的誓干什么?”
朱文连忙搭腔:“就是,多不吉利啊!你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你爸该多伤心?为了个外人,这么咒自己,也太傻了。”
周澄冷冷扫了她一眼,又看向周先礼:“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证明自己没做过的事,只能用这种方式让你信我,明白了?”
周先礼拿起筷子,冷哼一声:“吃饭吧。”
周澄一听就明白,他这是在用吃饭掩盖自己的理亏,说到底也是真没辙了。
而周澄也不打算继续得寸进尺,免得适得其反。
何必争执呢?不如让他冷静想想,说不定反而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