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精致的菜品,醉人的海景,以及对面相谈甚欢的人,都让时间仿佛加快了流逝的速度。随着主菜被撤下,换上清新的餐后甜点与饮品,两人之间的交谈也愈发深入和自然,那层因初识而产生的薄纱早已被默契的暖流冲散。
屈正阳用银质小勺轻轻搅动着杯中无糖的希腊酸奶,状似随意地开启了一个新话题,眼神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探寻:“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之前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我比赛或者‘国术乒乓’的讨论时,好像瞥见过你的工作室官方账号也点过赞?没想到你们对体育圈的事情也会关注。”
刘亦菲闻言,放下手中的叉子,用餐巾优雅地轻拭嘴角,坦然地点了点头,目光清澈地迎上他的视线:“嗯,是的。我们工作室里有好几个年轻同事确实是你的球迷,尤其喜欢你那种独特的比赛风格,他们常说看你打球有种看现代武侠片的感觉,力量感和美感结合得很好。”她顿了顿,语气依旧自然,但眼中多了一丝更私人的、浅浅的笑意,仿佛在分享一个小秘密,“而且……不瞒你说,我自己之前浏览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国术乒乓’理念的报道或者你那些技术分解的视频,也觉得很有意思,很欣赏这种创新的思路,所以……也顺手点过几次赞。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流派,更像是一种……基于我们自身文化底蕴的现代表达。”
她的这番话,说得落落大方,既解释了工作室层面的关注是事实,也含蓄而坦诚地承认了之前那个引发屈正阳格外留意的“个人点赞”行为。这种不矫饰的真诚,像一缕温煦的风,轻轻拂过屈正阳的心湖,荡开圈圈涟漪。
“文化表达……现代表达……”屈正阳轻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知音,“你这个概括非常精准,一下子就点到了核心!确实,我努力的方向,绝不仅仅是为了在赛场上多赢几分,或者单纯追求技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深层的愿望,是希望能将我们传统文化中,特别是传统国术里那些关于身体运用、发力哲学、动静平衡的精髓挖掘出来,用一种现代体育竞技的语言,比如乒乓球,来重新诠释和呈现,让这些古老的智慧能在新的时代、新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乒乓球作为我们的国球,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关注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载体。”
谈到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事业核心,屈正阳的语气变得更为热切和深入。他顺势进一步阐释:“具体到技术层面,比如我正在尝试将形意拳中那种猝不及防、短促爆烈的‘寸劲’发力精髓,融入到我的正手爆冲技术里。这追求的不仅仅是绝对力量的增长,更是一种发力效率的极致化,希望在接触球的瞬间,将全身的力量在最短的距离、最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以此增加球的绝对质量、速度和出其不意的突然性。” 他稍作停顿,选择了一个更稳妥、更符合外界认知的说法,“我和我的技术团队,包括合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会通过高速摄像、力学传感器采集大量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建模,帮助我不断优化动作模式,寻找那个理论上的最佳发力点和最协调高效的身体动力链。这是一个将传统直觉经验,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验证、量化、优化的过程。”
“技术团队和实验室的分析?”刘亦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点,流露出自然的兴趣。她知道顶尖运动员背后都有强大的科研保障,但这与她之前隐约感觉到的、屈正阳身上某种更独特的“洞察力”似乎略有不同。
“是的,”屈正阳面不改色,语气平稳地解释,这并非谎言,只是将自身那独一无二的、高度内化的分析与推演能力(即系统核心功能),合理地外显为团队合作的成果,“我们有一个专门的项目组,会针对技术细节、对手战术特点进行数据挖掘和战术模拟。比如,我们会系统性地推演某个传统国术动作,如太极拳的‘云手’或八卦掌的步法,其核心力学结构与乒乓球特定技术结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他进一步举例说明,让解释更具象:“像太极拳的步法,看似缓慢匀速,但其核心在于重心的微妙转换与虚实的连续变化,这种对身体平衡和动态稳定的极致控制,对于乒乓球运动中频繁、急速的启动、制动和变向,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但直接生搬硬套肯定行不通,我们需要通过生物力学分析,解析其维持动态稳定的内在机制,剔除其中不符合高强度、高速度竞技要求的部分,保留并强化其精华,再与乒乓球的专项步法进行有机融合。从目前我们采集的数据和训练效果反馈来看,这种经过科学改良后的融合步法,在移动效率、急停急起后的稳定性以及长期训练对关节的损耗方面,都展现出了积极的趋势。”
刘亦菲听得非常专注,她微微前倾的身体和闪烁着思考光芒的眼神,表明她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门道。她见过许多运动员谈论自己的技术,但像屈正阳这样,能将深邃的传统文化哲学、严谨的现代科学分析以及顶尖的竞技体育追求,如此圆融地结合在一起,并能清晰阐述其内在逻辑与文化价值的,实属凤毛麟角。这让她看到了一个超越赛场胜负、拥有宏大格局和深刻思考的屈正阳。
“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她由衷地感叹,眼中带着钦佩,“但经你这么一解释,又觉得其内在逻辑非常清晰。这有点像我们演员塑造一个立得住的角色,首先需要深刻理解这个角色的精神内核、成长脉络,他的‘魂’在哪里;然后才去设计外部的形体、台词、眼神等表现手段,把这些内在的东西精准地传递出来。你做的,就像是深刻理解了国术的‘魂’,再用乒乓球这门独特的‘语言’,把它酣畅淋漓地表达给世界看。”
这个极其贴切而又充满艺术性的比喻,让屈正阳心头一震,一种难以言喻的“得遇知音”的狂喜和温暖瞬间充盈胸臆。“对!太对了!就是‘寻神’而非简单‘摹形’!”他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桌面,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随即意识到失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眼中的光彩愈发明亮,“抓住那种内在的韵律、发力的根源、身体的智慧,而不是追求外表动作的花哨相似。你总结得比我好!”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基于深刻理解、价值共鸣和彼此欣赏的默契,在弥漫着食物香气与淡淡海风的空气中无声地流淌、加固。这顿晚餐,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答谢或初识的寒暄,演变成了两个在不同巅峰上攀登、却能在精神层面相互辉映的灵魂之间,一次酣畅淋漓的交流。
餐后,屈正阳礼貌地询问:“时间还早,外面的沙滩很安静,要不要一起散散步?刚吃完,走一走有助于消化。”
刘亦菲几乎没有犹豫,欣然点头:“好啊,这里的夜景一定很美。”
屈正阳招手示意侍者结账,动作干脆利落。随后,两人并肩走出了餐厅。夜晚的沙滩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只剩下轻柔的海浪声永恒地吟唱。皎洁的月光和远处城市的霓虹,为沙滩和海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浪漫的光纱。他们脱了鞋子,赤脚踩在微凉而细腻的沙子上,沿着潮水线慢慢走着,留下一大一小两行清晰的脚印。
没有了餐桌的阻隔,距离似乎更近了些。他们不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有时只是静静地走着,感受着拂面的海风和脚底沙子的触感;有时会就着某个刚刚吃饭时提起的话题继续深入,或者指着天际的星辰或海上的渔火随意聊上几句。气氛放松而自然,一种无言的亲昵在沉默与低语间悄然生长。
“明天就要开始适应场地训练了吧?”刘亦菲侧头问他,海风吹起了她几缕发丝。
“嗯,上午开始。第一个对手不算最强,但也不能轻敌。”屈正阳点头,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专注,“这次交流赛高手不少,是个很好的检验和磨练机会。”
“那你加油。”她的祝福简单而真诚。
“谢谢。”他回应道,目光落在她被月光勾勒得格外柔和的侧脸上,心中那份清晰的情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坚定而温暖。他知道,这个夜晚,连同之前所有心动的瞬间,都将成为他记忆中无比珍贵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