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点头说道:“徒儿说得有道理。
既然我们已知将有内斗,就要早做打算,防止事态恶化。”
通天气愤不已,冷哼不止。
元始开口问道:“师侄打算怎么做?”
鲁智再次提起旧话。
“还请两位师叔明示,多宝、燃灯、俱留孙等人该如何处置?”
通天性情刚烈,此刻怒火中烧,
毫不犹豫地喝道:
“敢背叛师门,杀无赦。”
元始却迟疑起来。
“俱留孙、慈航等人尚未真正背叛。
如今察觉得早,尚可补救。
我们可以训诫,或罚他们到麒麟崖闭关十万年,躲过这场劫难。”
元始又显袒护之心。
通天听后冷笑不止。
“人都要叛教了,还不杀?
就算关他们一百万年,出来照样反你。”
元始不再与他争执,转向老子。
“兄长以为,该如何处置?”
老子沉吟许久。
“我赞成三弟的观点,叛教之风不可纵容。
封神劫已经开启,恐怕接引、准提早已暗中接触燃灯、多宝等人。”
元始仍有些迟疑,“难道真没有挽回的可能?”
通天冷声回应:“挽回?你要救几个徒弟,还是要救整个阐教?”
老子提出一个折中办法。
“二弟若于心不忍,可让他们真灵轮回,
在六道中受苦,忘却前尘,或能有所悔悟。”
元始思索片刻,最终认可。
通天虽有异议,经老子劝说,也勉强答应。
鲁智见三清达成共识,便开口道:
“老师和师叔无需亲自动手,
我自会安排弟子清理门户。”
老子点头应允:“好,此事就由徒儿全权处置。”
通天虽不甘心,却也只能接受。
鲁智继续说道:“两位师叔回山之后,
可召集门下弟子出山,共同参与封神之劫。
最好让他们一同下山,混战一场,
也方便我这边动手清除门户败类。”
元始、通天皆点头应允。
元始又提出疑问:“姜子牙已立好封神榜,
燃灯他们的真灵会不会被榜吸走?”
“师叔不必担忧,天书无法收走他们的真灵。”
鲁智语气笃定。
他已参透六成香火大道,对天书了如指掌,
能操控部分封神榜之力。
昊天永远得不到燃灯、多宝等人的真灵。
谈及天书与昊天,鲁智道出了将三清引入时光长河的第二个原因。
“老师、师叔,弟子始终搞不清楚,为何阐教和截教的弟子们,会为了封神榜上的一个神位争斗不休。”通天冷冷地看了元始一眼。
“还不是你师兄门下的玉鼎,放任杨戬劈山救母,害得昊天颜面尽失。”
“那也是你门下弟子闯的祸!”
元始回敬道,“你截教弟子众多,挑些修为不够、德行不足的填进封神榜,对他们而言是福分。你若早些答应,哪会有后面这场纷争?”
“你倒说得轻巧。”通天怒道。
两位圣人在时光长河之上争执不休。
“两位师叔,听弟子一言。”
元始与通天转头望来,脸色不善。
“你们谁有理?”元始问。
鲁智答:“两位师叔都错了。”
元始沉默。
通天皱眉。
“我们错在哪儿?”
“争端起因,虽是因杨戬救母而起,但真正关键之处,是昊天跑到紫霄宫告状。若非如此,怎会有封神榜签押一事?”
两人语塞。
总觉得哪里被说中了,却又难以反驳。
鲁智继续说道:
“封神劫的根本,在于昊天欲借机壮大天庭。他本想重建一个比帝俊、太一时更强大的天庭。可惜实力不足,又屡被三教弟子羞辱,这才借机发难。”
“这话……有些道理。”
“确实如此。”通天与元始开始认同鲁智的分析。
“可我始终不明白,明明是昊天自身实力不够,为何最终却让三教签下封神榜,入天庭为神?他的一己之志,为何要三教来争?”
“结果你们也都看见了。师兄弟反目,弟子背叛,道门衰败,天庭崛起,西方趁势而起。”
三清陷入沉思。
他们听出了鲁智话中更深的含义。
是谁赋予了昊天这份野心?
是谁在背后一再扶持他?
鸿钧!
正是鸿钧亲自册封昊天为玉皇大帝,令其掌管诸天、星海、三界与众生。
昔日帝俊、太一,也不过统领诸天与星海。
洪荒大地归巫族,地府属后土。
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要掌控三界与众生。
至于那些圣人弟子与大能者,他们不也是众生之一?
帝俊、太一,谁敢管?
昊天实力不如他们,野心却远胜。
位置变了,想法自然不同。
既然鸿钧让他坐上了玉皇大帝之位,统御万方,他自然生出雄心壮志。
当昊天的炽烈野心被真武与先天人族击碎,鸿钧再度出手,赐下周天星辰旗。
昊天再度崛起,执此旗与先天人族一战,声名震动洪荒。
他能坐上玉皇大帝之位,拥有今日权势,全凭鸿钧支持。
毕竟,昊天与瑶池曾是鸿钧的道童。
三清彼此对望,元始与通天停止了剑拔弩张的对峙。
鲁智一番话,点醒了他们。
争斗的根源,在于昊天,是他在背后操弄。
三清陷入沉默。
鲁智开口:“昊天既然无法胜任玉帝之位,不如换人。天庭之主,早已不是第一次更替,再换一次,有何不可?天庭轮流坐,本就该如此。”
三人皆惊。
元始提醒道:“师侄,昊天乃老师亲封,你要……动摇他的地位,老师不会答应。”
老子用“动摇”这个词,已是极为克制。
天庭之主。
前一位,是帝俊与太一,他们最终落得身死道消的下场。
“师侄,不可轻举妄动。”
“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化解阐教与截教之争,破解封神大劫。”
“切莫冲动行事。”
鲁智淡笑:“我行事一向谨慎,谋定而后动。”三清闻言,面面相觑。
师侄,你说的是你自己?
你要真谨慎,洪荒就没一个莽撞的生灵了。
“老师、师叔不必多劝,我心意已决,要试一试。”
试一试?
三清互望,皆看出彼此的震惊。
他们知道“试一试”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