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潜心修炼,江奕辰将新增的修为彻底稳固,对“截脉手”、“乱神针”等融医之技的运用也愈发纯熟。这一日,他想起黄蓉师尊之前的提醒,又觉自身在医道上的一些新得感悟,或许可与师尊探讨,便再次来到黄蓉的静室。
静室内,药香袅袅。黄蓉正坐于案前,手持一卷泛黄的医经,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某个难题。见江奕辰进来,她放下书卷,温声道:“奕辰来了,坐。”
“师尊。”江奕辰行了一礼,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目光扫过案上那卷医经,依稀看到“厥逆”、“阴阳气不相顺接”等字眼。
“弟子近日修炼之余,重温《灵枢》,于‘经脉’、‘营卫生会’篇偶有些许胡思乱想,心中困惑,特来向师尊请教。” 江奕辰语气恭敬,并未直接炫耀自身领悟,而是以请教的姿态开口。
黄蓉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她深知自己这个弟子恢复神智后悟性惊人,能让他称之为“困惑”的,恐怕并非寻常问题。“哦?但说无妨。”
江奕辰略作沉吟,组织语言道:“《灵枢·经脉》篇详述十二正经循行起止,气血流注如环无端。然弟子在想,此乃常态。若遇急症、重伤,或武者搏杀,气血逆乱、经脉受损乃是常事。此时,是否可不必拘泥于正经循行常序?”
他顿了顿,见黄蓉神色专注,便继续道:“譬如,手太阴肺经之气,是否可在特定手法引导下,暂借旁通之络,绕行而过受损之处?又如,足阳明胃经气血亢盛冲击心神时,是否可引其部分余势,暂汇于与其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以土蕴之性稍作缓和,再徐徐图之?”
他提出的,正是基于自身推演心法时,对真气(气血)非正常路线运行的初步设想,只不过以医理论证的形式表达出来。
黄蓉闻言,眸中精光一闪,坐直了身躯。她浸淫医道数十载,经验丰富,理论扎实,但江奕辰提出的这个思路,跳出了常规框架,侧重于“变通”与“应急”,角度颇为新颖大胆。
“你此言……并非毫无道理。” 黄蓉沉吟道,“《素问》有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非常之时,确需行非常之法。古籍中亦有‘郄穴’治急症、‘络脉’通左右的记载,似暗合此理。然气血运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雪上加霜。如何精准引导?如何确保不损及他经?其中分寸,极难把握。”
她指出了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风险。这已不仅仅是医理,更涉及对气机精微到极致的掌控。
江奕辰心中暗赞师尊见解老辣,立刻接话道:“师尊明鉴。弟子亦觉其中关隘在于‘引导’与‘掌控’。弟子设想,或可借鉴针灸‘迎随补泻’之法,以自身真气为针,意念为引,辨明病所(或伤处)之虚实阴阳,再决定气血绕行之路径与力度。譬如,对于瘀阻实证,当以‘泻’法,引导气血强势冲开旁路;对于虚弱不通,则当以‘补’法,温和引导,滋养而行。”
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抬起右手,指尖一缕淡青色真气流转,在空中虚划,模拟着气血在几条主要经脉与细小络脉之间流转、切换的轨迹。那真气操控精妙绝伦,变化由心,竟将那种复杂的、动态的引导过程,以一种近乎“可视化”的方式隐约呈现出来。
黄蓉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江奕辰指尖那缕灵动的真气,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与那种对气机细致入微的驾驭力,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之前便察觉江奕辰修为精进神速,却没想到,他对真气的掌控,以及对医道气机的理解,竟然已经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这绝非简单的“悟性惊人”可以解释,更像是一种……天生的道体灵觉?
尤其让她震惊的是,江奕辰此刻无意识演示出的真气流转轨迹,竟隐隐暗合了她刚才正在研读的那卷古籍中,某个残缺不全、语焉不详的关于“续脉导气”的古法设想!她苦思良久不得其门,而江奕辰却似乎已凭借自身悟性,摸索到了门槛,甚至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思路!
此子……当真只是恢复了幼年天赋那么简单吗?
黄蓉压下心中的波澜,面上不动声色,缓缓道:“你能想到此层,并已有初步实践之能,实属难得。此路虽险,却或许真能于危急关头,另辟蹊径,挽回一线生机。不过……”
她语气转为严肃:“此法对施术者要求极高,需对自身及他人经络气血了如指掌,更需有精微无比的掌控力,切不可轻易对他人施展,亦不可在自身状态不佳时冒险尝试,否则反受其害。”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江奕辰肃然应道。他知道,黄蓉师尊这是认可了他的思路,并给出了至关重要的告诫。
黄蓉看着眼前目光清澈、气息沉凝的弟子,心中欣慰与感慨交织。她沉默片刻,忽而从案几下方取出一本材质特殊、非纸非帛的薄册,递了过去。
“此乃我早年游历时,偶然所得的一篇残卷,名为《灵枢针解臆测》,其中记载了一些前辈医道高人对于《灵枢》针法、气机运行的另类见解与猜想,多有惊人之语,然亦不乏荒诞之处。你既于此道有缘,或可一观,但需秉持己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江奕辰双手接过,触手温凉,心知这定是师尊珍藏之物,如此轻易赐下,其中期许与爱护之意,不言而喻。
“谢师尊厚赐!弟子定当仔细研读,不负师尊期望!”
黄蓉微微颔首,挥了挥手:“去吧,好生参悟。医道无止境,莫要固步自封,亦莫要急功近利。”
江奕辰再次行礼,怀揣着那本珍贵的残卷,退出了静室。
看着弟子离去的背影,黄蓉久久不语,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其中意味,复杂难明。
“此子潜龙在渊,他日腾飞,恐怕这真武宫……乃至整个古武界,都未必能容得下他。”
而此刻的江奕辰,心中却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与前进的动力。师尊的认可,新的医道残卷,都让他前方的道路,更加清晰。
回到厢房,他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灵枢针解臆测》,立刻便被其中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本源的大胆猜想所吸引,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医武之道,相辅相成,他的底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积累、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