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之悟,如同在江易辰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他对周遭环境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之前那种被动的、小修小补的风水调整,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主动引导、汇聚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佳的修炼与栖身之所。
目标,自然是他那间阴冷滞涩的杂物间。
《逍遥医经》风水篇中,除了调理之法,亦有涉及最基础的“聚气”、“安神”等微型阵势的布置原理。这些阵势远算不上真正的阵法,更像是风水布局的进阶应用,通过特定物品的摆放与气机引导,形成一个小范围的能量场。
江易辰决定尝试一番。
他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几盆生机旺盛的绿植,用以引入“生发”之木气,调和房间过重的阴湿之气;一块形态古朴、质地坚实的山石,置于房间角落,作为“镇物”,稳定气场,寓意根基牢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一张自制的、蕴含他精神意念的“安神符”。
这“安神符”并非真正的灵符,以他目前的修为和对符文的理解,还无法绘制出引动天地能量的真正符箓。但他另辟蹊径,取了一张质地稍厚的黄纸,摒弃了复杂的朱砂符文,而是纯粹以自身精神力,混合着一丝温阳内力,在纸上缓缓勾勒出一个极其简化的、代表“静”与“藏”的意念符号。
这个过程,比他之前尝试摹刻扳指符文要轻松许多,因为不求引动外力,只求将自身的精神印记烙印其中,形成一个微弱的能量辐射源。
当他最后一笔落下,那看似空白的黄纸上,隐隐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润平和之意。他将这张“安神符”折叠成三角,用红线系好。
材料备齐,他开始布置。
他将一盆长势喜人的绿萝放在房间唯一的窗户下,借助窗口进入的光线与气流,催动其生发之气,中和从外而来的阴寒。
又将另一盆叶片厚实、寓意坚韧的虎皮兰,放在房门内侧,既作为点缀,又能阻挡门外走廊的“直冲”之气。
那块寻来的山石,被他仔细擦拭干净,安置在房间的西北角,这里是整个房间的“乾”位,代表天、代表根基,以此石镇之,可稳固整个空间的气场,防止能量散逸。
最后,他将那枚自制的“安神符”,悬挂于房间正中央的房梁之下(杂物间简陋,有裸露的房梁),此处是房间气场的中心点。
当“安神符”悬挂好的刹那,江易辰凝神感应。
起初并无异样。但渐渐地,他敏锐地察觉到,房间内原本如同死水般凝滞的气场,仿佛被投入了几颗石子,开始产生了微弱的流动!
绿植带来的生发之气(木),山石稳固的厚重之气(土),以及安神符散发出的温润平和之意(火?或者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能量),三者并非孤立,而是隐隐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相互呼应、流转起来。
虽然极其微弱,远达不到形成真正能量漩涡的程度,但原本那些阻碍气机、令人不适的阴湿、滞涩之感,确实在缓缓消散!整个房间的气息,变得清新、通透、安宁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当他尝试在此环境中运转“引气篇”时,惊喜地发现,对外界那稀薄灵气的感应和牵引效率,竟然提升了近两成!虽然依旧缓慢,但比起之前的事倍功半,已是天壤之别!
**成功了!**
这并非什么高深的阵法,只是一个结合了风水常识、草木特性与自身精神力的微型“聚气安神”局,连凡阶阵法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个“气局”。但它的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意味着,他凭借目前所学,已经能够初步改造环境,使之更利于自身!
他盘膝坐在这个经过自己亲手改造的小小空间中央,感受着那丝丝缕缕汇聚而来的、温和而纯净的能量,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对修炼的助益,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学、对天地至理验证后的喜悦。
接下来的几日,江易辰便沉浸在这方自己打造的“微缩洞天”之中,借助培元丹残留药力和改善后的环境,潜心修炼。
内力在阴阳观念的引导下,运转得越发圆融自如,如同江河入海,奔流不息却又暗合韵律。那层【二流武者】的瓶颈,在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感悟中,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清晰。
他甚至能感觉到,瓶颈之后,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力量世界。
这一日,夜幕低垂,月华如水。
江易辰如同往常一样,在房间中央盘膝修炼。体内内力汹涌澎湃,已然达到了【三流武者巅峰】的极致,如同满溢的江河,急需一个宣泄与突破的出口。
他心念一动,将最后一颗培元丹服下。
轰!
比之前更为磅礴的药力化开,推动着本就盈满的内力,如同决堤的洪流,狠狠地撞向了那层坚固的壁垒!
这一次,他没有再保留,将连日来的修炼成果、对阴阳的感悟、以及对武道的理解,尽数融入了这一冲之中!
“咔嚓……”
仿佛有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自灵魂深处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