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的阵法日渐完善后,李大海心中却总有一丝隐忧。那日夜盗虽被阵法挡在门外,却让他深刻意识到,再好的防御也不如灵活的脱身手段。玄龟迷踪阵能守住一时,却挡不住死缠烂打的强敌,若是真到了必须撤离的时刻,仅靠之前修复的那张疾风符,未必能全身而退。
“得再备几张速度类符箓。”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了几日,最终还是决定付诸行动。他想要的不是普通的轻身符,而是能在短时间内爆发极致速度的“急行符”——这种符箓比疾风符高一个层级,激活后能让修士的速度在一刻钟内提升五成,是公认的保命符,只是价格极高,一张完整的急行符要价近万下品灵石,远超他的预算。
李大海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坊市的废料摊。急行符的绘制难度极大,对符纸、符墨和绘制者的灵力掌控都有严苛要求,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废符,这类残符在废料摊并不罕见,价格也往往低得惊人。
连续转了五日,他才在一个专门收购破损符箓的摊位上,看到了一张符合心意的急行符残片。符纸是下品灵纸,边缘已被火焰烧得焦黑,上面的风纹断裂了近三分之一,最关键的“风翅”节点更是完全缺失,只剩下几道模糊的焦痕,别说激活,连基本的灵力波动都已消失。
“这符怎么卖?”李大海用脚尖轻轻拨了拨符纸,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
摊主是个瞎了一只眼的老符师,闻言浑浊的眼珠转了转:“道友有眼光,这可是急行符的残片,当年我师傅绘制时失手烧了的,虽不能用,却能当个样本研究。看你诚心要,给一百下品灵石吧。”
李大海心中冷笑,这残片别说当样本,连符纸的材质都快被火焰彻底破坏了,根本不值一百灵石。但他没有讨价还价,直接付了钱,将残符小心收好——对别人来说是废纸,对他而言却是宝贝,只要有黑珠子在,就有修复的可能。
回到小院,他立刻布下双重阵法,确保修复过程不会被打扰。急行符的核心是风属性灵气的爆发,残符上的焦痕不仅破坏了符纹,还残留着火焰的燥热灵力,与风属性灵气正好相克,修复难度比之前的疾风符大得多。
李大海没有直接用黑珠子修复,而是先用灵力反复冲刷符纸,试图清除残留的火属性灵气。但那些燥热灵力已渗入符纸纤维,无论他怎么冲刷,总会留下一丝痕迹。他想起《符篆残解》中记载的“以水克火”之法,便取出一枚蕴含水属性灵气的“冰露珠”,将其碾碎成粉,均匀地洒在符纸上。
冰露珠的寒气果然压制住了燥热,符纸上的焦痕渐渐褪去了几分。李大海这才取出黑珠子,小心翼翼地贴在残符中央。珠子散发出的青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柔和,像是带着安抚的力量,一点点渗透进符纸——先修复被烧毁的纤维,再梳理断裂的风纹,最后重塑缺失的风翅节点。
这个过程极为缓慢。风纹的每一道线条都必须流畅如真风,节点的角度更是要精确到毫厘,否则激活时不仅无法提速,还可能因灵气暴走损伤经脉。李大海屏气凝神,双神识高度集中:一股引导珠子的灵力,确保修复的纹路符合急行符的标准;另一股则感知符纸的承受极限,避免灵力注入过多导致符纸碎裂。
中途有好几次,残留的火属性灵气突然反扑,让刚修复的风纹出现扭曲。李大海立刻加大冰露珠粉的用量,同时用黑珠子的灵力包裹住躁动的火灵气,像驯服烈马般将其一点点引出符纸。这个拉锯战持续了近三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符纸上的最后一丝燥热才彻底消散。
当黑珠子的光芒渐渐收敛,一张完整的急行符出现在李大海手中。符纸呈淡青色,上面的风纹流畅如活,风翅节点闪烁着莹润的光泽,隐约能看到一对透明的翅膀虚影在纹路间扇动,散发着凌厉而纯净的风属性灵气。与普通急行符不同,这张修复后的符箓边缘还留着淡淡的焦痕,像是特意留下的印记,反而多了几分独特的质感。
“试试效果。”李大海走到院中,深吸一口气,将灵力注入急行符,然后将其拍在自己的小腿上。符箓瞬间化作一道青风涌入体内,他只觉双腿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一步踏出,整个人竟如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速度比疾风符快了近一倍,连周围的景物都变成了模糊的残影!
他沿着小院的围墙快速奔跑,感受着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快感。急行符的爆发性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消耗也极大,一刻钟后,符箓的灵力耗尽,他才缓缓停下,只觉双腿有些发麻,丹田内的灵力也消耗了近四成。
“不愧是保命符。”李大海心中赞叹。这张急行符虽只能用一次,却能在关键时刻创造逃生的机会,尤其是面对筑基后期修士时,这片刻的速度优势,或许就是生与死的差距。
他将急行符小心收好,贴身藏在衣内,与疾风符一前一后,形成双重保障。做完这一切,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取出纸笔,将修复急行符的过程记录下来——尤其是处理火属性残留的方法,或许对日后修复其他属性的残破符箓有借鉴意义。
窗外的阵法依旧在静静运转,土黄色的防护罩与白色的雾气交织成坚固的屏障。李大海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一片安宁。他知道,自己的修为依旧停留在筑基初期,没有丝毫突破,但这并不妨碍他为可能到来的危险做好准备。
修仙之路,实力固然重要,可谨慎与准备同样不可或缺。这张用残符修复的急行符,就像他一路走来的修行态度——不轻视任何一件看似无用的东西,不放弃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平凡中积累,在细微处打磨,终能在风雨来临时,为自己撑起一片安稳的天地。
第二日清晨,李大海像往常一样去坊市收废丹。路过符篆摊时,摊主笑着问他:“李道友,最近怎么不见你收废符了?要不要看看我刚收来的几张疾风符残片?”
李大海摇了摇头:“暂时不需要了,多谢。”他没有说自己已修复了急行符,只是在心中记下摊位的位置——或许日后,还会有需要修复的符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