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招标报名通道开启,短短三天,就有国内外120多家代理商提交了报名材料。其中既有国内深耕海外医药市场多年的龙头企业,也有国外拥有全球配送网络的知名公司,还有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代理商,希望能为本土患者争取到合理的用药价格。
陆氏制药联合汉东省招标保障小组,加班加点审核报名材料。审核过程中,发现有3家国外代理商存在违规经营记录,2家国内企业配送网络不完善,不符合资质要求,均被取消了投标资格,并在官网公示了取消原因,接受公众监督。
审核结束后,共有115家代理商进入投标环节。投标当天,汉东省发改委、市场监管局派人现场监督,同时邀请了行业专家、媒体代表参与见证,确保投标过程公开透明。
投标现场,各代理商依次提交报价方案和服务承诺。国内某龙头医药企业承诺:“中标后将在10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临时配送点,缩短药剂配送时间,同时将当地售价控制在合理区间,保障低收入患者用药。”
西洲一家知名代理商则表示:“会利用自身的欧洲渠道,推动抗艾新药尽快通过当地药监局认证,同时配合陆氏开展患者教育活动,帮助海外患者正确用药。”
经过两天的评审,最终确定了28家中标代理商,涵盖国内12家、国外16家,覆盖了西洲、北洲、中洲及非洲、南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既保障了海外市场的覆盖面,也避免了单一代理商垄断。
中标结果公示后,国内外反响热烈。国内网友纷纷点赞:“公开招标、一视同仁,既给了国内企业机会,也保障了海外患者权益,这波操作太赞了!”海外患者群体也表示期待:“终于能在本土买到新药了,希望价格能如代理商承诺的那样合理。”
之前曾试图施压陆氏的海外财团,见招标流程规范、结果公平,也放弃了干扰的念头,有几家财团旗下的代理商还表示,未来会关注陆氏抗癌药的研发进展,希望能参与后续合作。
陆明远第一时间将中标结果汇报给陆云,同时说明:“已和中标代理商初步对接,约定下周签订合作协议,预计一个月内,首批100万支药剂就能发往海外各代理区域,让海外患者早日用上药。”
陆云听完汇报后,语气欣慰:“做得好!公开招标不仅守住了公平底线,也展现了我国创新药的开放姿态。后续要督促代理商履行承诺,不擅自加价,保障海外患者权益,同时跟踪药剂的海外供应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祁同伟也向陆云汇报了保障小组的工作:“后续我们会持续监督代理商的履约情况,联合海关、商务部门做好出口服务,确保药剂顺利送达海外患者手中,同时总结这次招标的经验,为后续抗癌药的海外供应打下基础。”
陆云点点头:“这只是创新药出海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开放、为民的原则,就能让我国的创新药走向更多国家,惠及更多患者,也让世界看到我国的民生担当。”
夜幕降临,陆氏制药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将首批100万支出口药剂打包,准备发往各中标代理商的仓库;招标办公室里,工作人员还在整理招标资料,为下周的签约仪式做准备;汉东省政府的办公楼里,保障小组的成员也在梳理后续的服务和监督计划。
远处,城市的灯火璀璨,陆氏制药厂区的灯光格外明亮。所有人都清楚,这100万支药剂,不仅是陆氏的成果,更是我国创新药发展的里程碑,而这里程碑的背后,是政企同心的坚守,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全球民生的担当。
首批100万支抗艾新药的打包工作,在陆氏制药车间里持续了三天。工人师傅们戴着无菌手套,将药剂逐一装入冷链包装箱,箱内嵌入温度记录仪,确保从汉东出厂到海外患者手中,每一支药都处于恒温环境。
陆明远每天都会去车间查看进度,有时还会动手帮忙打包。看着一箱箱贴有“陆氏制药”标识的药剂,他感慨道:“从研发时的艰难,到现在能批量出口,多亏了政府的支持,也没辜负千万患者的期待。”
打包完成当天,汉东海关的查验人员就进驻厂区,开启“优先查验”通道。与以往不同,这次查验不仅核对药剂数量、批次,还重点检查了冷链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符合国际运输标准。
“这些药剂关系到海外患者的生命,一点都不能马虎。”海关查验组组长一边查看温度记录仪,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每一箱都要查到位,确保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才能放行。”
经过一整天的细致查验,首批100万支药剂全部通过审核,顺利办理通关手续。当晚,十几辆冷链货车从陆氏制药厂区出发,驶向沿海港口,随后将通过远洋货轮,发往全球28家中标代理商的仓库。
祁同伟特意来到港口,看着缓缓驶离的冷链货车,拨通了陆云的电话:“陆首长,首批出口药剂已顺利通关发运,我们会跟踪每一批药剂的运输轨迹,确保按时送达海外代理商手中。”
陆云正在查看抗癌药的研发进展报告,听到消息后,语气欣慰:“好!后续要持续跟进运输情况,一旦出现延误或其他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同时督促代理商,尽快将药剂分发到当地医院,让海外患者早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