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想,反对的人几乎立马倒戈。
不过,想要攻打一个国家,也得需要个理由。
这事胤褆不参与,只要能打就好。
朝中那么多心眼多的人,还怕想不出一个好的理由?
康熙放任了两个儿子胡闹,也看着他们忽悠着朝臣入局。
他对于倭国,感观一般。
不过,既然对方手中有好东西,他也不介意换个方式拿到手。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康熙想看看胤礽的本事。
在提出倭国一事后,胤礽便私下找过康熙,提出他想要带兵前去攻打倭国。
“皇阿玛,现在正好有一个机会,让儿臣看看自己能不能应对战场生死变换。若是儿臣可以胜任,还请皇阿玛答应儿臣之前的请求,让儿臣独立出去,去打拼一个属于自己的江山。
若是儿臣无能……任凭皇阿玛处置!”
这个处置,可以是任何结果。
胤礽的话都说到这份上,康熙也无法拒绝。
最后,只能同意。
此次的倭国一战,也是想看看胤礽的能力到底如何?
既然都同意了太子出征,康熙自然不会只让他一人历练。
之前胤褆也闲的太久了……
看着胤褆跟着太子胡闹,康熙到底还是给他指派了差事。
此次,就让胤褆以士兵的身份,参与此次战争。
无论结果如何,康熙都不打算让胤褆继续悠闲度日。
他的皇子,可不能一直无所事事下去。
好吧,这其中有康熙看不得胤褆过好日子的因素在。
不过更多的,还是想锻炼胤褆。
一旦朝中有了决断,行事就会很快。
由太子率军出征倭国,只许成功的战役,到底需要多久,谁也不清楚。
这不,在消息传开后,子鱼也听到了自己阿玛要跟着二伯一起上战场。
她有些懵。
不是,太子二伯有上过战场吗?
就她自己的记忆来说,好像太子没参与过多少战事吧?
而且,这次应战的还是倭国,就更加让子鱼不解了。
等胤褆一回府,小鱼儿就想问个清楚。
可她人小,这些事本也不是她该知道的。
所以,就只能围着阿玛额娘,想从他们的谈论中得知一些细节。
可惜,此次胤褆回府,也只是嘱咐婉蓉好好照顾好府里。
因为要出战倭国,大军也得提前操练起来。
所以胤褆和太子都得提前进入军中,与大将们进行沟通和磨合。
至少在出征之前,他们这些人内部不能有二心。
此去的时间,胤褆自己也不确定。
所以,他是不放心的再三叮嘱婉蓉,让她护好自己和两个女儿。
至于别的,胤褆也没打算让婉蓉多插手。
紫禁城里的人,安危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胤褆所担心的人,也就眼前的这几个。
看着娇妻,再看看幼儿,胤褆心里很是不舍。
可胤礽的话没说错,他此时若是不努力,未来就不能借机给几个孩子请圣旨。
下定决心的胤褆,陪着家人住了一晚后,便只身入了军营。
此后,大福晋紧闭大阿哥府门,非召不出。
好在,胤褆在外的人际关系一般,也没人会上门找他们。
子鱼看着偶尔有些失神的额娘,再看看还不太懂事的妹妹,无声叹气。
希望,阿玛这次一路顺利吧!
不过,历史上,大阿哥胤褆的寿数也不算短。
估计这次与倭国的战役,怕是也不会出什么事。
京城的环境依旧,没有因为离开几个人而变的有所不同。
可军营里的胤褆,在步入军营的第一天,就被安排跟大头兵同吃同住。
日常操练什么的,也不会有人给他搞特殊。
胤礽倒是也想加入进去,可惜,他现在太子的身份,不会被人为难。
好在,太子也知道不急,便只能先跟着有经验的将军们推演沙盘。
等大军启程后,直接赶往距离倭国最近的海岸。
那边,早已有提前安排好的船只运送那些士兵们出海。
远在紫禁城的康熙,一直在查看着随时送回来的消息。
其实,对于此次攻打倭国,康熙并没有太过重视。
在康熙看来,倭国这种小国,并不值得他在意。
不管是从历史中的记载信息,还是在大清入关后这么多年来倭国给人的印象,都不足为患。
可胤礽既然有这个想法,康熙也答应了。
他想着,这次,就依着胤礽的想法,让他亲自领兵作战。
到时候,估计他也不觉得这打仗有什么好玩,自然会歇了那心思。
是的,在康熙的心里,他还是不觉得胤礽会轻易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江山,去亲自打拼一个国都出来。
只是,情况比他所预想的要好的多。
胤礽带领大军出海没多久,就到达了倭国海域。
等上岸后,不等倭国人提醒,就先将就近的倭国人给杀了。
之后,一路打杀,很快占领了整个倭国。
胤礽倒是想留着倭国皇室,押解到京城的。
可在看到倭国所着的那些关于华夏历史,让胤礽看的窝火的很。
他什么都没说,直接下令,让手下处决了所有倭国皇室。
之后,又派人将倭国所有书籍都打包送回京城。
此战得胜,本该即刻返回大清。
可胤礽借口要挖掘金矿银矿,暂缓了回京之路。
胤褆跟着一路过来,现在也已经是个合格的小兵。
他对于金银什么的并不感兴趣,不过,因为这次的战事,他倒是对打仗有了兴致。
看胤礽一时不打算回大清,他又不想参与挖矿。
便跟胤礽要了兵马,说出去逛逛。
然后,带着不少士兵,乘船去了倭国附近的海域。
一开始,胤褆倒是想去附近逛逛,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植物种子,可以给大闺女带回去一些。
结果,去了附近的几个岛屿后,听到有人说不远处的一个小国,盛产玉石。
胤褆一听,便来了兴趣。
玉石啊?
想想每年皇阿玛收到的那些进贡宝物,胤褆就羡慕。
他想着,自己虽然没有皇阿玛那么富有,可也能够购买一些玉石带回去给妻儿。
他家中,可是有三位淑女的。
哦,还有未来的几个孩子,可都得给送。
这么想着,胤褆便想着去原产地看看。
结果,那里的玉石确实便宜,却也更加混乱。
胤褆甚至得知有些地方,大量种植了罂粟。
甚至,还销往了大清境内。
因为这个消息,胤褆也没了闲逛的心思,当即就返回了倭国。
这事,他还是先跟太子说说的好。
而那边,因为知晓倭国有不少矿脉。
在出发前,朝廷就安排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跟着一起来探索。
等胤褆转了一圈回来,已经被找到了两条金矿。
在确定真有金矿后,胤礽便即刻飞鸽传书回大清,给皇阿玛报喜。
顺便,让大清再派些人手过来,好把控整个倭国。
别到手的鸭子,再给飞了。
胤褆刚回来,就得知了这样的消息,心里有种果然如此的想法。
不过这事,与他的关系也不大。
在跟着贺喜了几声后,胤褆便跟胤礽说起了自己这次出行的一些见闻。
等说到罂粟的时候,胤褆的心情不是很好。
胤礽听后,也觉得此事重大。
不过,想想现在皇阿玛对于这些消息的闭塞,胤礽觉得还是得找个机会让皇阿玛亲眼所见才能够下定决心消除罂粟的隐患。
胤礽不急着回大清,胤褆自己也没打算这么快回去。
在与胤礽商议后,胤褆打着在海上练兵的旗号,带着余下的兵将们在倭国海域附近出行。
之前因为海盗的缘故,大清沿海城市的渔民没少受这些海盗的威胁。
现在,因为胤褆和胤礽的出其不意,直接灭杀了整个倭国。
海盗什么的,自然也算是暂时消失了。
这不,等看到大清的船只在海上时不时的出现时,别的岛屿的那些海盗们,也暂时避而不出。
就怕一个不小心,被大清的军队给直接灭国了。
只是避着也不是个事,这仗都打完了,也不见大清的军队撤离。
让一些担心的小国君主,在犹豫再三后,主动找上大清的官员,说出他们想要归属大清。
与其直接被灭国,还不如归属,当大清的子民。
听到这个消息时,胤褆和胤礽都有些意外。
本来,他们也没打算对这些小国动手。
即便有这个心思,也不会这么快就行动。
结果,他们都还什么都没做呢,那些小国君主倒是主动递上降书。
行吧,既然对方有心,那他们也就依了他们的想法便是。
这不,康熙那边没等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反倒是接到了大清附近海域的几个小国的降书。
这降书……给的也是突兀的很。
可不管原因如何,有这样的结果,对于康熙来说,更好不过。
当下,他也不纠结,直接安排官员前往各个小国,直接接管。
没想到,他儿子还没打江山呢,就先给他送了不少江山海域。
不错,不错!
心情很好的康熙,在有了金银矿脉的后盾后,对于前朝后宫也都宽容了不少。
只要表现的好,赏赐什么的,都会看心情赐予。
紧闭大门的大阿哥府,倒是过的平静。
外界的消息,他们并不在意。
胤褆虽然走了,可也会安排人定时送消息回来。
尤其是在大战结束后,胤褆就送了信件回来,说他那边一切安稳,让家里人别担心。
知道阿玛没事,子鱼都有心思教妹妹画画给阿玛回信了。
妹妹不会写字,倒是可以画画给阿玛看。
不过,在得知阿玛去过不少国家后,子鱼在回信时也说过,想去看看不同的风景。
婉蓉看到信件的内容,想了想,没有说什么。
她自己受闺阁束缚,一步都不敢踏错。
就怕一个不小心,引得家族覆灭。
可小鱼儿不同,她是大清的格格,是皇子的闺女,有任性的资本。
何况,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她们一家现在还被困在京城里,也只能看着胤褆送回来的书信,在脑中幻想一下关于外面世界的精彩。
可子鱼她们不知道的是,胤褆在外也不是那么乖的人。
看朝廷的人都在专注挖矿运送金银回大清,对胤褆那边的关注就少了些。
然后,就给了胤褆偷溜的机会。
他直接带着胤礽给的不少兵将,出海了。
此去,便直接没了踪迹。
而唯一知道内情的胤礽,也对此当做全然不知。
他依旧留守在倭国,不,现在是扶桑县。
太子不走,他们也不能将人给绑回大清。
只能安排人随时盯着,别让人给偷溜了。
原本,一切都很好。
结果,在几个月后,太子也消失在扶桑县。
而之前一直在大阿哥府里的主子们,也都没了音讯。
至于太子府,等康熙派人去找时,早已没有了太子妃和龙凤胎的踪迹。
子鱼也没想到,子鱼有一日会走地道离开京城。
等跟着阿玛派来的人一路辗转离开大清时,子鱼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虽然但是,子鱼觉得自己这阿玛的胆子确实是大的出奇。
皇子一家私自离京,也就他们能够做的出来。
不过现在既然都已经出来了,他们也就不去想那些事。
坐着大船,一路出海与阿玛汇合。
之后,子鱼的人生,就不再平淡。
她之后,又有了几个妹妹和弟弟。
额娘一开始,或许还会担心。
可在半年后,便没怎么想起京城的人和事。
只因为,外面的世界太过精彩。
也因为,太子二伯和阿玛的能力太过突出。
即便人手不多,可他们还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很快在海外占据了一处岛屿。
一面靠海,三面巨山耸立,算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很快在占领了这处地盘后,他们就以此为据点,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
在这期间,要不断的打仗,管理新收回来的土地。
即便是作为女性的大福晋和太子妃,也不得不出面解决一些琐事。
甚至,之后都参与到了政事。
好在,国外的风气开放。
即便那些跟着太子出来的手下思想守旧,可因为环境影响,他们也抵触不了多久。
甚至,因为之后地盘的不断扩大,他们自己都忙不过来,哪还有心思去计较女子插手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