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话,启发了胤禟。
他之前被玻璃的销量给迷晕了头脑,一直沉浸在玻璃的巨大收益中,没有多想。
现在经由太子这么一点拨,胤禟瞬间找到了之后要忙的重点。
只要开发出各式各样的玻璃用品,才会将玻璃产业给不断扩大。
到时候要是京城的需求满足后,他还可以将生意发展到别处。
甚至,可以是江南一带。
要知道,苏杭那里,可是富有的很。
就这样,太子在朝堂中卷的飞起,九皇子胤禟在玻璃厂里鼓励匠人们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创新产品。
朝堂因为太子,而跟着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
民间因为玻璃店铺的出现,有了新奇的体验。
就只有胤褆,自那日找了太子之后,他便又宅在家里。
不,该说,他是跟在自己大闺女屁股后面转。
头一次听到育苗,胤褆心里真是好奇的很。
这不,他秉着好学的求知欲,让自己参与到了打闺女的实验中。
家里的地,在没打算种植番薯后,婉蓉还想着让人种些花卉什么的,好在无聊时有景色可赏。
结果,这空下来的地,现在也被大闺女给征用了。
虽然是头一次育苗,可子鱼也是很有条理。
她现在人小,也干不了什么重活。
所以,就需要自己阿玛来帮忙。
胤褆在这方面,绝对是个宠女儿的好父亲,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都没有不配合的意思。
父女两折腾,婉蓉也没去管。
反正,现在大阿哥对外的形象就是一事无成。
现在就是再加上玩物丧志,大福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只是,在家里折腾还不够,这父女俩又开始往外跑。
眼看着他们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婉蓉担心之余,想了想,还是决定全家出击。
反正他们住在大阿哥府也没什么事,既然这对父女想折腾田地,那不如干脆住到庄子上更方便些。
这样,也不用在劳累了一天后,还要坐马车往回赶。
就以现在京郊的路况,大福晋觉得还是不让自己闺女去受那个罪。
知道要全家搬去庄子小住,胤褆便立马叫人去安排。
至于宫里……
怎么说他都是一个皇子,不能就这么不管不顾的离开紫禁城的外围不是?
想了想,还是派人去宫里禀告一声自己的去向。
康熙在知道后,也没说什么。
这态度,本来就是一种默认。
自此,胤褆直接离开皇城,去了京郊的庄子住。
随着天气渐热,京城的暑气越来越高。
正在庄子里纳凉的胤褆,迎来了客人。
已经在庄子上住了几个月的胤褆,没想到头一个来找自己的人会是他!
等仆人退下,胤褆看着很快适应自己这凉亭布置的胤礽有些无语。
“我说……太子爷,您不是该在紫禁城里为皇阿玛分忧吗?怎么还有闲心来爷这小宅子闲逛?”
虽然胤褆一直都不想承认,可他心底明白,胤礽确实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这人,明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阻挡他的了,怎么反倒是没了之前的进取心呢?
一路看过来的胤褆,一直都知道胤礽在不断的内卷自己。
都当了二十年的优秀皇子,这猛不丁的看胤礽松懈,就是胤褆自己,都有些不适应。
可被说的胤礽,反倒是自在的很。
“分忧?”
胤礽捻起一颗葡萄送入口中,口齿不清的说道:“如今有大把人为皇阿玛分忧解愁,哪还用的着孤?”
胤褆一心专注于大闺女的种植大计,对于紫禁城的消息,没那么关注。
可在胤褆离开的这段时间,胤礽那边的进度,可以说是飞速进展。
在水泥方子被成功实施后,他们就开始试验水泥的各种效果。
得到的结论,也绝对超出他们的想象。
如此利国重器,自然被朝中官员一再宣扬。
尤其是在京都的主城区街道都铺设了水泥路后,普通百姓对于水泥的认知也更加清晰。
在朝廷开设了水泥厂后,就向市面流通了一部分水泥。
随着水泥的产量增加,各种基建也在加紧进行。
直到,这范围在不断扩大后,就有不少官员在其中插手。
胤礽虽然作为储君,有一定的权利。
可有句话说的好,将在外有所不受。
胤礽远在京城,自然无法时时得知各地的情况。
这不,要是有人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胤礽也不会发现。
这其中的事,牵扯的人不少。
可在胤礽察觉后,想要查明严惩时,被皇阿玛给轻轻按下。
胤礽倒是想与之辩驳,可在听到康熙说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徐徐图之的话语后,他瞬间没了继续纠缠的想法。
或许,此时撂挑子不干,也是一个选择。
既然方子都给了皇阿玛,现在大清的皇帝还是康熙,那胤礽又能怎么办?
他再是较真,也改变不了什么。
与其将自己内耗在这种无法改变的环境里,不如直接撒手不管的好。
在想清楚这一点后,胤礽便直接离开了紫禁城。
他倒是没想回家,此时回太子府,肯定会被太子妃和孩子们感觉出不对的情绪来。
所以,一时无处可去的太子,想了想后,还是来了胤褆这。
最起码,胤褆不住在皇城,他去找大哥,也不会被人瞧见。
就算胤褆庄子这里也有暗哨,可即便是被看到,知晓他来这里的人也不多。
本是想来平复情绪的胤礽,在看到自己大哥那副悠闲自得的神情后,感觉自己活的有些累。
至少,没有大哥那般舒坦。
一听胤礽的语气,胤褆眼睛一亮,瞬间坐起身来看着胤礽。
“哦?怎么回事?”
这吃瓜的表情,跟他大闺女在听到农妇谈起隔壁家的家长里短的表情别无二致。
在庄子上住的虽然舒服,可也单调的很。
每日不是跟庄稼打交道,就是自己去找乐子。
胤褆正无聊呢,听胤礽这话里的意思,是有大瓜?
当即,他就来了兴趣。
可惜,胤礽没有说书先生的雅兴,没理会胤褆眼中的好奇。
他就躺在软榻上,看着凉亭的顶部。
“大哥,你就真想在这里窝着?”
胤礽不光对自己未来的路有些迷茫,对胤褆的未来也很是好奇。
按说,胤褆作为大皇子,该是心有不甘和抱负的。
结果,看看他这几年干的事,再看看他现在的处境……
不管是胤礽还是其他人,都在猜测胤褆究竟想要做什么?
胤礽这话问的突兀,可胤褆也懒得去猜想他背后的用意。
“这样不好吗?”
没了那些宫里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胤褆觉得自己现在过的还不错。
胤褆的心情,都体现在自己的脸上,让胤礽一看便知。
看到如此知足的大哥,胤礽还是忍心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你这样是好,可是大哥……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胤褆拿水果的手一顿,疑惑的看向胤礽:“什么?”
他有什么事忘记了吗?
他怎么不记得?
皇阿玛作为大清的主人,已经没什么事可以让他为难。
而他额娘惠妃,能够成为四妃之首,其能力就不容小觑。
胤褆自然不会担心她会在宫里出事。
至于福晋和两个孩子,每日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活。
真要有什么不对,胤褆一早就会注意到,哪还会等胤礽来提醒他?
旁的什么人,也不值得胤褆去关注。
在脑中想了一圈,胤褆还是不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
然后,就看向胤礽,等着他的答案。
胤礽看着依旧心大的胤褆,忍不住叹气。
“大哥,你忘记了……大清的公主,是要抚蒙的。”
胤礽这话,让胤褆瞬间不快。
是的,他想起来,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
这抚蒙被定为国策,即便是皇阿玛的女儿,也不例外。
更别说,是皇子阿哥的闺女了。
想想自己的两个女儿,虽然年纪还小。
可等到了年岁,也会被皇阿玛赐婚。
若是嫁到京城还好,可一旦抚蒙,即便有着公主的封号,也掩盖不了公主抚蒙的事实。
而一旦抚蒙,怕是今生都无缘相见。
越想,胤褆的脸色越黑。
他瞪了一眼太子,语气不忿道:“别说爷,太子不是也有女儿吗?”
当年出生的龙凤胎,现在可都活的好好的。
要论身份,太子嫡女的身份可比其他皇子的女儿要来的高的多。
也……更有抚蒙的几率。
毕竟,蒙古的那些王爷们,也是会挑人的。
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胤礽之前看好戏的表情也跟着变了。
他倒是想跟胤褆斗几句嘴,可张了张口,到底是没有说出来。
他无神的看向眼前,没有焦点。
“是啊,我也有女儿!”
可正因为有女儿,他心里的那些不甘,才会如此浓烈。
到现在,他甚至对于一早的想法越来越认同。
看太子被自己成功噎住,胤褆也没再乘胜追击。
毕竟,他们两个现在的处境,也差不多。
身为他们的子嗣,确实要承担一些责任。
可想想自己的孩子,他们作为父亲,也不让年幼的女儿背负那么大的责任。
沉默了半晌,还是胤褆率先打破僵局。
他有些气恼的将手里握了半天的苹果给直接扔回了盘子里,苹果滚落的声音,让胤褆听着更加烦躁。
“就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此事?”
胤礽淡淡开口道:“满蒙联姻,是几代帝王定下的决策,岂是你我能够轻易推翻的?”
至少,现在的太子和大皇子还没有那样的能力。
身份局限导致,他们不能做更出格的事。
不然的话,其后果不是他们可以想象的到的。
本以为自己避开了争斗,便可以带着妻儿安然度过一生。
可现在看来,这也只是自己的一时畅想而已。
在认清现实后,胤褆还是要面对他们所要面临的一切。
脑子里就没什么谋略思维的胤褆,在想过种种可能后,最后颓然道:“大不了,爷跟着闺女一起出嫁,看谁敢对爷的闺女不好?”
他如珠如宝疼爱的孩子,自然不舍得让她受到一点不好。
太子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大哥,嗤笑一声:“这主意……”
在看到胤褆瞪向自己的眼睛后,胤礽勉强给了面子,应着:“是不错!”
就在胤褆脸色转好时,又听到胤礽说道:“可是,大哥你现在已经有了两个闺女,你打算将自己陪嫁给那个闺女?”
看着胤褆射向自己的刀子眼,胤礽无所畏惧的继续扎心。
“以大哥你现在的年纪,未来说不准还会继续生几个闺女。那到时候……”
胤褆就一个,难道,他还被劈成几份,都跟着自己闺女出嫁不成?
胤礽未言之意,胤褆自然听的出来。
正因为听出来了,他才会更加生气。
毕竟,……他还真有几个闺女要生。
想想从大闺女那里听到的心声,胤褆不免有些心塞。
怎么他这破罐子破摔的路子也走不通了?
可是,还能有什么办法避免闺女抚蒙?
即便,胤褆厚着自己这张脸去皇阿玛那里求情,也只能求来一个留京出嫁的名额。
那其他几个女儿呢?
她们的未来,又该如何保障?
孩子还没生完,胤褆就已经开始操着老父亲的心了。
可这些事,都不是他一个光头阿哥能够解决的。
就在胤褆头疼时,转头时,看到了胤礽平静的脸。
他不免有些疑惑,他这两个闺女,都已经开始头疼了。
而胤礽那对龙凤胎,已经是天下皆知的程度。
想来,胤礽要想避免自己闺女抚蒙,难度只会更大!
可现在看着,怎么胤礽没自己那么紧张?
甚至,对于这些情况一点都不担心?
难道……他有法子?
胤褆知道自己没有胤礽的心眼多,既然现在面前就坐着一个聪明人,那他跟着聪明人办,不是正好?
想着,胤褆往胤礽那里凑了凑,低声问道:“看你这样子,是想到了法子避免抚蒙?”
不然的话,太子也不会这般淡定。
胤褆说着,心里又笃定了几分。
就不知,胤礽的办法会是什么?
若是可以,他倒是可以跟着学。
只要有效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