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还没听到什么动静,就被赶来的谢里正笑骂:
“好啊,你们几个臭小子!想干嘛呢?”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老爷子不知何时摸到了他们身后,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出手如电,一手一个,精准地提住了两个带头小伙的耳朵。
“唉唉唉!里正爷,轻点轻点!”
“我们就是……就是听听动静……”
小伙子们疼得龇牙咧嘴,连连求饶。
谢里正手上力道不减,一边提着他们往小广场宴席那边走,一边笑骂道:
“听什么动静!没点眼力见儿!你们大虎叔好不容易娶上媳妇,春宵一刻值千金懂不懂?
都给我回去好好喝酒吃肉,谁也不准再去胡闹!
谁要是敢去,猫冬的时候,我就让他去扫一个月的雪!”
小广场上继续吃席的乡亲们见状,也纷纷笑着帮腔:
“就是!别耽误你大虎叔生娃娃!”
“咱们村今年才添了几个娃娃啊?太少了!就得像大虎这样年轻力壮的多多努力,村子才能人丁兴旺,红红火火,百年不息啊!”
这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气氛更加热烈。
正在另一桌专心品尝一道烤鸭的谢秋芝,听到远处关于“生娃娃”的热烈讨论,没当回事儿。
但旁边的沈砚凑近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暧昧的调笑:
“芝芝,我也想生娃娃……”
“咳……”谢秋芝猝不及防,差点被嘴里的肉呛到,脸颊瞬间飞红。
沈砚见状,立刻从善如流地递上温茶,轻轻拍着她的背,动作自然又亲昵。
两人这般姿态,引得邻桌的婶子们纷纷侧目。
和李月兰坐一桌的王双双,如今肚子还不到四个月,还不怎么显怀。
她用手肘轻轻碰了一下旁边的李月兰,朝着谢秋芝和沈砚那一桌努努嘴,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八卦的光芒:
“咱们秋芝是不是和沈大人在一起了?沈大人啥时候来上门提亲啊?”
这话一出,同桌相熟的婶子们立刻竖起了耳朵。
她们每天在村里活动,消息灵通,怎么可能不知道谢秋芝最近天天往淮月楼“报道”的事?
不过,官方说法是谢秋芝身为谢供奉,接了个大活,在修复一幅很珍贵的古画,而沈大人是她的上司,两人在一处是办公事。
可婶子们自有她们的判断:
“哎呀,我看不对,两人那眼神,那姿态,分明就是看对眼了嘛!”
“就是就是,我听说沈大人来头不小,根本不是什么观风使,是镇北侯府的二爷!前几回村宴,来的那位就是大长公主和沈老太君!”
“啧啧,小道消息是多,咱也弄不清。不过管他呢!单凭咱们秋芝这独一无二的正七品女供奉头衔,我看就配得上世上任何好儿郎!”
“可不是嘛!再看看秋芝这孩子,这一年多生活好了,身条越发窈窕玲珑,脸蛋儿水灵得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是咱们村顶顶漂亮的姑娘!”
但,即便大家都看出沈砚和谢秋芝“关系匪浅”,私底下最多也就是像现在这样善意地揶揄打听一下,充满了“自村白菜被顶级猪拱了”的骄傲,都不认为谢秋芝有“攀高枝”的嫌疑。
不知从何时起。
或许从初到这片让他们新生的土地开始。
或许从谢里正宣布女人也拥有土地权开始。
或许从女人也能挣工钱养家开始。
也或许是从女人也能参与人头分红开始。
这一桩桩一件件暗含“男女平等”的村规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了全村人的思想。
以前,谁家媳妇被男人打了,多半只能躲在屋里哭,不敢声张。
现在?
村里的婶子小媳妇们要是受了委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村委楼找谢里正或者村建理事会“诉苦”。
这状,一告,还一个准!
轻则,家暴的汉子被当众批评教育。
重则,开除本职工作,等反思够了,去和谢里正做了保证才能继续上工。
久而久之,村里的夫妻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男人们动手前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沟通商量多了,家庭反而更和睦了。
家里女儿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原本到了年纪还没定亲的人家也不着急了。
别说那些在村里打工的外来工嚷嚷着要上门求亲或是做上门女婿。
连隔壁小日子不错的桃溪村的汉子们也经常托人来说媒。
他们桃源村的姑娘,如今可是抢手得很,根本不愁嫁!
所以此刻,婶子们看着谢秋芝和沈砚在一起,反而生出一种,谢秋芝嫁得好了,他们自家的女儿地位才会更高的感觉。
李月兰自然感受到了一桌子人探究八卦的目光。
她轻咳了一下,放下筷子,脸上带着自得的笑意,开始了她的“现代观念”输出:
“各位老姐妹,家里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缘分。
芝芝和沈大人啊,他们现在是自由相处,以后具体怎么样,全看两人自己的心意。
咱们做长辈的,在旁边看着,把把关,关键时候支持一下就行,他们自己乐意最重要,你们说是吧。
而且啊,我觉得咱们村的女孩子十五岁就着急议亲出嫁,实在是早了些,我觉得像图图这般,十七八岁再出嫁最合适不过,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能在身边多呆几年,多好的事儿。
所以,我家芝芝也不着急,先处着,老姐妹们你们也别催,也别问,时机到了,好事自然就来了。”
她这番话,直接把同桌的婶子娘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王双双最先反应过来,啧啧称奇:
“婶子,你这想法……可真豁达!怪不得你家关系这么和谐!你和广福叔这么多年还这么恩爱,原来秘诀在这儿啊!”
张秀也笑着打趣:“就是!原来是不瞎掺和就能家庭和美!看来,以后我家万宝要是找了媳妇,我也得学着点,不能当那啰里吧嗦的恶婆婆!”
这时候有同桌的婶子揶揄张秀:
“哎哟,张秀,你家万宝如今才十一岁,同谢吉利这么大,今年也才进学堂念书,娶媳妇得事还早着呢。
就连我家十七岁的燕哥儿也不着急,他说是要跟谢锋看齐,谢锋如今快二十了吧,不也还没议亲,咱们急啥。
跟着广福和月兰的后头走,准没错,等日子好起来了,我打算让我儿子也学谢大虎娶县城的媳妇儿。
你看人家大虎和方怡,以后夫妻齐心,其利断金,光是想想就觉得这小日子能有多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