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深夜敲开了宫门,萧景渊在睡梦中被三德子叫醒,这是萧景渊之前特意叮嘱的,只要是麒麟卫来人,就一定要叫醒他。
萧景渊穿上一件丝绸衬衣,敞着怀露着八块腹肌,说道:“深夜来此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陛下,夏江不见了。”
“什么!”萧景渊猛地站了起来,困意全部消散,一下子就精神了。
朱雀惭愧地说道:“我们的暗卫调查悬镜司内部问题时,发现其中有夏江的操纵,属下便派人去跟踪他,没想到让他察觉到了,最后他不见了踪影。”
萧景渊声音冰冷,问道:“几天了?”
朱雀深深地低着头,说道:“整整一天,我们整个金陵都搜遍了,恐怕他已经逃出京都了。”
萧景渊压住心里的火气,问道:“那悬镜司内部的人员都查清楚了吗?”
朱雀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厚厚的名单,递交给了萧景渊,说话也多了几分底气,“这是人员名单,属下一共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是肯定有问题的,另一部分是疑似有问题,还没有彻底查清,最后一部分是绝对清白的。”
萧景渊问道:“夏秋和夏冬他们与夏江还有勾结吗?”
“夏江曾试图联络两人,不过都被他们拒绝了。”
拿出朱笔,在名单上画了几道,说道:“除了最后一部分,其他的全部抓起来,一边杀一边审。”
朱雀大惊失色,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名单前两部分加起来一共有数千人,而清白的名单上仅仅两百多人。
他从萧景渊那里接过来批阅过的名单,才肯定自己并没有听错,他愣了几秒,随后说道:“陛下涉及人数太多,我们可能会人手不足。”
萧景渊拿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金牌,将它交给了朱雀,“拿着它去城外大营找萧甲,他会给你调兵。”
朱雀双手接过金牌,小心翼翼地将它塞到怀里,向萧景渊行了一礼,严肃地说:“请陛下放心,属下必定尽心竭力。”
“去吧。”萧景渊说道。
朱雀离开了乾清殿,萧景渊坐在书案前,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在昏暗的烛火下,从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几行字:麒麟卫肃清悬镜司,将悬镜司剩余人员编入麒麟卫,单独成立监察部门。麒麟卫刀刃向外,监察百官,悬镜司刀刃向内,监督麒麟卫。
朱雀要是看到这几行字,他一定不会把刚才那份肃清名单交给萧景渊,至少不会完整地交给他。要知道那份名单上的人基本都是悬镜司的骨干,他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萧景渊,已经是招惹了悬镜司。
这正是萧景渊想要看到的局面,让麒麟卫对悬镜司赶尽杀绝,但要给悬镜司留下些人,让这些人记恨麒麟卫。等到悬镜司编入麒麟卫之后,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监督麒麟卫,一旦有人徇私枉法,悬镜司一定会往死里整他。
说白了就是给两个部门拉仇恨,让他们互相针对,互相制衡,不至于让他们一家独大。
以上萧景渊对悬镜司无情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如今的悬镜司确实被夏江经营得太严密了,基本都是他培养出来的亲信。萧景渊想要彻底掌控悬镜司,只有将他们打乱打碎,重新组成启用。
当然,最后一个原因是最为关键的,上一次他借悬镜司的手铲除了朝中的一帮老臣,已经引起了朝堂动荡,柳澄都带着内阁来闹了。萧景渊为了给朝臣一个交代,也是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只能让悬镜司当背锅的,将他们撤销编制,编入麒麟卫。
第二天清晨,微微发亮,柳澄带着众臣早早地来到了奉天殿,众人议论纷纷,今天是他们与萧景渊约定好的时间。
三天前,萧景渊向柳澄保证,三天后,也就是今天,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萧景渊按时来到大殿上朝,三德子一声“上朝”喊出,群臣参拜萧景渊。
繁琐的礼节结束后,柳澄走了出来,手上捧着奏折,说道:“陛下,内阁已经拟定好了新政改革的流程,请陛下阅览。”
奏章经过三德子传递到了萧景渊手里,他只是简单翻阅了几页,夸奖道:“不错,内阁要赶快实施下去,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提出来。”
“是,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尽快实施。”
萧景渊与柳澄互相对视,一阵沉默,萧景渊说道:“朕今日有事与你们商议。”
“悬镜司内部腐败,所以……朕决定撤去悬镜司衙门。”萧景渊说道。
群臣都默默松了一口气,柳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陛下圣明,悬镜司私下实行酷刑折磨,有违我大梁律法,陛下此举,我大梁子民都会感恩戴德的。”
萧景渊接着说道:“朕决定从悬镜司中选出百人并入麒麟卫,悬镜司的名字依旧保留。”
“这……”
柳澄人都傻了,还能这么玩?!
此时,殿外有内侍小跑进来,朝萧景渊行了一礼,说道:“陛下,麒麟卫朱雀指挥使在殿外求见。”
萧景渊笑道:“柳相,三天前朕说过,会给你一个交代,现在交代来了。”说完向内侍打了个手势。
随后内侍便匆匆跑了出去,没过一会儿,朱雀便迈步走进奉天殿内,在两旁群臣的注视下来到柳澄身边。
他向萧景渊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属下已经将悬镜司查封,除去夏秋、夏冬等一百余人,七十余人反抗中被杀,其余的人都被关押到了天牢之中。”
萧景渊点了点头,问道:“悬镜司地牢中的那些老臣呢?”
朱雀看了一眼柳澄,说道:“只有四人,我们已经派人送他们回了家,剩下的人都已经因为悬镜司私下动刑而死了。”
萧景渊淡淡说道:“这四位老臣年纪都大了,又被悬镜司折腾了一番,就让他们都告老还乡吧。”
柳澄面色苍白,眼神呆滞地看着前方,一时间不知道像个木头人一样愣在了原地,萧景渊呼唤了他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陛下,臣年纪也大了,有些耳背,还请陛下恕罪。”
萧景渊摆了摆手,示意柳澄不必介意,问道:“朕这番交代,柳相可还满意?”
柳澄笑着点了点头,“陛下圣明。”
随后说道:“陛下,老臣年纪大了,现在处理政务都有些身心俱疲,还希望陛下能允许老臣告老还乡。”
萧景渊脸色大惊,整个大殿瞬间沸腾,尤其是王猛等人,他们每日与柳澄共同处理政务,柳澄虽然年老,但是思维依然敏捷,哪里有什么身心俱疲。
萧景渊站起身来,走下台阶来到柳澄身边,慌忙问道:“柳相,是朕做的哪件事情您不满意吗?”
柳澄摇了摇头。
萧景渊又问道:“那是朝中有哪些小人挤兑您吗?”
柳澄摇了摇头。
萧景渊脸色着急,问道:“那为何要突然回家啊?”
柳澄叹了一口气,说道:“老臣身体不行了,况且陛下贤明,群臣忠心,更有王猛、荀白水等能臣辅佐,老臣也就可以安心告老还乡了。”
萧景渊真诚地抓住柳澄皮肤褶皱的双手,“柳相,可是……朕舍不得你啊?”
柳澄闻听此言,望向萧景渊的双眼,一时间他也分不清,萧景渊到底是在演戏还是真情流露。
算了,反正要走了,这个萧景渊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再不赶快走恐怕早晚会惹祸上身。
萧景渊脸色惋惜,叹了一口气,向群臣说道:“柳相忠心为国,为大梁劳累多年,朕不会忘记柳相的功劳。朕封柳相为柳侯,赐金千两,让他回乡安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