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六、钓人鱼
“你认为,他们会有多少人?”
“这里是国统区,他们不可能大摇大摆的来,只会派遣精锐暗中过来,秘密抓捕。”温政说:“特高课源于宪兵,其组成和宪兵相似,他们最小的单位就是分队。一个分队十三人,所以,他们来的,可能就是十三人。”
“谁会是这次领头人呢?”
“不是南子,就是山本。我希望,最好是南子。”温政喃喃地说:“灭了南子,我在特高课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你这么厌恶这个人?”
“不是厌恶,是害怕。”温政老老实实地说:“我很少害怕一个人,她是其中之一。”
刘冠没想到还有令温政害怕的人:“那是什么感觉?”
“感觉就是见到粪里的一只蛆,在你面前蠕动,而且这只蛆还在你头上拉屡。”
刘冠差点吐了。
***
温政算对了一半,这次带队的却是山本,和特二课的人马,正好十三人。
本来是南子来的,收到消息的时候,南子恰好外出了,山本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立马带人过来了。
他手下有一个狠角,是他的侄子,叫山本武二,为了和他区别,大家就叫武二。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意。
武二一心想立功,这样的机遇,并不多。
能抓住金九,可是大功。
虹口公园爆炸后,这是将功赎罪的好机会。
山本用望远镜观察了很久,确认没有异常,他示意出击,十三人呈扇形围了过去。
武二冲的最快,冲到最前面——有的人找死都比别人快。
乌篷船上,一根鱼竿忽然扬了起来,一条细细的鱼线飞了过来,鱼钩就钩住了他的咽喉。
就像钓到了一条挣扎的人鱼。
随后,无数双斧头就从天而降,山本还没看清楚,一把斧头就从后面劈到他头上,脑浆顿时炸裂开来……
死在他们手里中国百姓的冤魂,也化作无数青烟,终于大仇得以雪耻……
***
远处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这对老夫妻,就是彭北秋和王兴发化装的。彭北秋判断,跟踪特高课的行动,就能够找到金九,甚至找到乌鸦。
这队日本人从领事馆出来,在领事馆斜对面蹲点的特工发出了暗号,他们就开始跟踪。
跟踪是一种技艺,日本人反跟踪能力是很强的,为了不被察觉,这一路跟踪的非常辛苦,两人路上或分开,一前一后,交替跟踪,或变身中年、老年夫妻,一路上化了多次装。
彭北秋说:“看清楚了吗?乌鸦是不是船上的人?”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
王兴发用独筒望远镜观察,雨中,湖面似有升腾的薄雾,淡云。
这一场伏击战干净利落,荡气回肠,日本人根本来不及反抗,结束的迅猛、果断。湖面上驶来一艘游船,湖边出现了多人,将尸体搬运到游船上,游船很快驶离,消失在远处雨雾中。
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这些人没有挖坑就地掩埋,而是将现场清理干净,做事不拖泥带水。”彭北秋也在用独筒望远镜观察:“新挖的坑容易被人察觉出新土,这些人心思缜密啊。”
“我感觉,钓鱼的两人中,有一个人是乌鸦。”
“为什么?”
“因为这个人应当熟悉特高课的行动规律,才将此战打的如此漂亮。”王兴发由衷地赞叹:“斧头帮并不只有斧头,还有枪和爆炸,但能将斧头用得如此得心应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看来,刘冠就在这里。”
王兴发说:“区长,我们过去看看吧。”
“好。”彭北秋有些期待:“人人都害怕魔鬼,但魔鬼害怕刘冠,我们就去见见这个让魔鬼害怕的帮主,如果另一个人是乌鸦,就更好了。”
王兴发也很期待:“嗯,正好谢谢他救过我。”
乌篷船空荡荡的,已无两个蓑笠翁。两人什么时候忽然如空气一样消失的?
船舱里放着一张纸,用一块石头压着。
纸上只有一句话:
“来日再见。”
***
看着手上的纸条,彭北秋没有气馁,相反,还有些如释重负,甚至有点庆幸。
他对乌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乌鸦两个字,已经深深地刻在脑海中,他离这个人已经很近了,来日,并不遥远。
王兴发将乌篷船仔细地搜查了一下。他接过彭北秋递过来的纸条,仔细地看了看:“如果金九真的住在这条船上,这条船上会有一些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如:书、笔、纸、墨……”
“是的。长夜漫漫,他会看书,会写文章,还会喝点酒消遣时光。”
“这些东西都没有,说明这里的人在用心抹除金九的痕迹。”王兴发说:“但我在船舱下面发现了几处很淡的墨迹。”
“渔民大都不识字。”
“是的。”
“会有人给他送饭、洗衣。”
“对。”
“空空如也的船舱放着这张纸,纸上还有人提前写了字。”彭北秋目光闪动:“对方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要来?”
“是的。”
“我们是不是早就被跟踪了?”
“是的,除此之外,我想不出第二种可能。”王兴发头皮有点发麻:“我们跟踪日本人,有人却在后面跟踪我们,我们却一点也没有察觉。”
“对方幸好没有恶意。”
“嗯,目前看来是这样。”
“幸好金九在他们保护之下,幸好金九没有落入日本人手里,幸好我们还有机会。”
彭北秋说:“来日方长,我们来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