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它可能就是只鸭子
如果它看起来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叫声像鸭子,那么它可能就是只鸭子。
--一句谚语。
调查科灯火通明,昼夜人来人往,气氛紧张。
金刚没有及时归队,引起了他的上司、特务组组长张银才的警觉,随后金刚尸体在铁路边上被发现,金刚身手了得,警觉性很高,张银才推测杀手是熟人,从金刚被格杀的手法上,这个人是一个很专业的人。
他开始调查金刚从上海回来时,调查科所有人员当时的情况。
徐主任极为震惊,他意识到,黎明所言非虚,调查科内部有中共卧底。
与戴老板调回彭北秋秘密调查不一样,他下令整个调查科进行彻底清查,包括任何一个人,不留任何死角。
他亲自在办公室单独审问了方其羽,因为上任钱秘书出事,所以,他特别担心秘书又出事。
他开门见山,直接问:“上个周末,你在做什么?”
“我在办公室加班,写你的讲话稿。”方其羽说:“中途收到了汉口发来的六封密电,当天我就放在你的办公桌上了。”
“我知道,当天你没有去哪里?比如上海?”
“没有,加完班后,我一直在家里。”
徐主任盯着他,仿佛要看穿他似的:“有证人吗?”
“没有。”方其羽苦笑:“我一个人在家里,妻子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了。”
“没有人能为你证明,你的嫌疑最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
“大火都是从小火苗开始烧起来的,不防微杜渐,最后就会烈火焚身,你要说真话,现在坦白,我还可以保你。”
“我说的是真话。”方其羽说:“我都不晓得该说什么了。先生,难道你连我都不信任了吗?”
徐主任叹了一口气:“你这样,是老乌龟晒在太阳下——要翻身可真难啊。”
***
方其羽为人有分寸,做事不逾界,在做秘书之前,就鞍前马后跟了徐主任几年了,是徐主任最信任的人之一。
他虽然是当天接触到电报的核心人物,但是,密码本由徐主任自己随身携带,在他的认知中,方其羽不可能破译电文,整个调查科也是如此。
徐主任非常注意保密,他所接收的机密电报,由机要秘书送过来,但电报信封两头封口,都有用机器打的镂空保密条,别人不能拆看,一拆就要露馅。
进一步调查,当天方其羽的邻居证实他回家写稿,后来一直没有看到他出去,房间里半夜都亮着灯,茶叶店主更是对他因少付钱起争执记忆深刻。
当天值班的所有人均被审问、甄别,办公室和住宅均受到了异常严格的搜查,其余人没有发现异常,没有找到密码本。
但在方其羽的家里和办公室发现了“京沪路行车时刻表”和几本来回列车票,还有收藏的大量赤色杂志、报纸。
方其羽是徐主任的白手套,持有“京沪路行车时刻表”和几本来回列车票是很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这也是方其羽没有销毁而保留下来的原因。
至于大量的赤色杂志、报纸,是他的收藏和研究,很多还是特工缴获后交给他的。这些苏联、中国红色苏区、或者中共地下发行的杂志、报纸、传单是很珍贵的。
他仔细研究中共的资料,并经常和徐主任交流,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给徐主任润笔,第二个原因是为了从中找出有用的情报。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收藏。
他一直有藏书的爱好。
有些资料还是徐主任亲自给他的。
张银才没有查到方其羽当天购票记录,他拿着方其羽的相片让乘务员、列车员、站台工作人员等查看,这些人均在记忆中没有印象,翻看记录,没有查到方其羽当天上车记录。
他推测,可能进行了伪装,比如用围巾蒙着半边脸之类的。金刚作为一名特工,对此是见怪不怪的,所以才对方其羽没有引起怀疑。
张银才深感失望。
他仔细研究了“京沪路行车时刻表”,认为方其羽如果伪装在写稿,有一个时间窗口,当天是可以去上海来回的。
黎明和王庸曾经前往苏联“契卡”受训,但以张银才的经历和了解,方其羽肯定没有受过“契卡”训练,他如何有身手杀掉金刚?徐主任也是这样认为的,在他的认知中,方其羽只是一个秘书文人。
案情似乎查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