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上哪去啊?”
孙五斤面色疑惑的看向石头。
这孩子说话,他咋就听不懂了呢。
“上...上到石板上去啊!那咱们不就不会泡水里了......”
石头挠了挠头发,有些不自在的说。
他总觉得师傅的眼神怪怪的。
“哎啊!还是你小子会想。”
“怎么,你想变成肉干啊?”
孙五斤白了石头一眼,亏他想得出来。
“应...应该还好吧!咱们站远一点不就是了。”
石头说着,看向石板上的火堆。
这石板挺大的,火堆都没占到三分之一。
“我看你是急糊涂了!”
“那是人站的地方吗?”
姜格拍了拍石头的脑袋,有些哭笑不得。
“俺这不是心里着急吗?那咱们这可咋办啊?”
石头有些抓心挠肺。
他这一路都在生病呢,知道生病有多难受,可不想再生病了。
再说了,就他现在这破败的身体。
再来一场大病,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呢。
真是愁人!
“石头说的也有些道理,实在不行就先站到石板上去!”
“现在就别加柴火了,让火苗变小一些,只要别熄灭就行。”
“还有那些被淋湿的木柴,捡到石板上铺展放着,你们踩在湿柴火上就行!”
“若还是太烫脚,咱们再跳下来。”
见他们愁眉苦脸的,杜若说道。
就不能变通变通吗?
也没让他们光脚踩在石板上啊!
听见这话,姜格顿时眼前一亮。
也是哦,他们真是急糊涂了。
拿东西垫着脚下不就行了。
只要火势不大,应该就不会出什么事。
“对啊!咱们垫着不就行了,还是杜姐你有办法!”
“俺这就把这些湿木柴放到石板上去!”
姜格说着,弯腰就要从脚下再抽一些木柴出来。
“慢着!咱们可以再和上一些泥巴,木柴和泥巴混着铺开,泥巴就把木柴固定住了,结实的很。”
“还是小杜你脑瓜子好使,我们几个都没想起来这事!”
孙五斤脸上再次洋溢起了笑容。
说完后,三人就忙活开了,找泥巴的找泥巴,铺柴火的铺柴火。
这时候也顾不上会不会把鞋给打湿,反正站到石头上靠一会,也就半干了。
再说了,现在地上都是水。
他们只要挪动脚步从柴火堆上下来,就避免不了会打湿鞋子。
三人吭哧吭哧的找泥巴,堆柴火,终于在石板的两头分别堆出一层厚厚的泥巴。
这两块泥巴有小号的空心砖那么厚,以木柴作为骨架,泥巴作为粘合剂,也还算结实。
而且泥巴是带着水分的,不仅能给鞋底隔热,还能给石板降温,非常不错。
“这下好了,咱们总算不用泡在水里了!”
孙五斤站在泥板上,试探性的踩了几脚,一脸感慨的说。
“谁说不是呢,这下不用生病了!”
石头跟小大人似的,一脸感慨的说。
“这还得谢谢俺杜姐,若是没有杜姐说,咱们也想不到这样的好主意。”
“确实多亏了小杜!”
孙五斤也一脸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是我,是石头提出来的主意,只不过他没有完善而已!”
“以后要多听孩子的建议,不要想也不想就随口就否决孩子。”
“他们的很多想法是好的,也是有可行性的,就是细节需要咱们完善而已。”
杜若板着一张脸说道。
古代比现代更加讲究孝道和一些形式上的东西。
对于没成家的小屁孩,很多父母都不会把他们的建议放在眼里的。
这样可不行,以后孩子们都不敢提建议了。
“是是是!这事是咱们错了,以后一定改。”
“杜姐,俺们知道错了!”
“知道就行!”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但是山洞里的水位一直在升高。
外面的大雨像是不要钱一样顺着流进了山洞里。
“杜姐,咱们晚上吃啥啊?”
姜格用树枝扒拉着火堆,抬头看向杜若。
“吃炒米吧,刚好还剩下一点,去拿过来吧!”
杜若说着,目光看向板车的方向。
板车上摆放着一个木架子,上面堆叠着几个麻袋的粮食。
他们原本有八袋粮食的,吃来吃去,已经吃了半袋了,现在只剩下七袋半了。
这还是有炒米、炒面,还有野菜补充的情况下。
若是没有这些东西补充,这半袋应该就没剩下了。
“好的!”
姜格说着,利索的下了石板,脚直接淌进水里。
这时候,水已经到小腿肚了。
“阿娘,这水不会漫上来吧?”
明珠有些担心,毕竟她们娘俩踩的石头只有膝盖那么高。
若是再这么涨下去,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漫上来了。
“应该不会,都过去这么久了,等水涨到膝盖,台风应该也走了。”
“咱们只要不长时间泡在水里,应该就没事,偶尔打湿鞋子,是避免不了的事。”
杜若倒是没有太担心。
这时候水流已经有了稳定的趋势,想来应该不会再流更多的水进来了。
想来,距离台风过去,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