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办公室,林枫独自审阅着第三季度财报。与苏晚晴的跨国通话再次因信号问题中断,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七次了。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就在这时,张浩急匆匆推门而入:\"枫哥,出事了。我们在东南亚的新工厂,被当地环保组织围堵了。\"
林枫立即调取监控画面。工厂外,上百人举着标语,用英文写着\"停止污染我们的家园\"。
\"这不可能,\"林枫皱眉,\"我们的环保标准远超当地要求。\"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有人伪造了排污数据,并买通当地媒体进行不实报道。更糟糕的是,几个\"受害村民\"在镜头前声泪俱下的控诉视频,已经在国际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
\"是王明,\"张浩咬牙切齿,\"他在东南亚成立了新公司,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
林枫沉默地看着股价暴跌的曲线。这次危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直接动摇了公司的国际信誉。
林枫亲自飞往东南亚。在工厂附近的小镇上,他伪装成环保志愿者,暗中走访。
\"他们给了我们每人500美元,\"一个村民悄悄告诉林枫,\"让我们在镜头前说谎。\"
更深入的调查发现,王明的新工厂就在河流上游,真正的污染源其实是他。
取证过程充满危险。一次夜间行动中,林枫和助手差点被王明雇佣的打手发现。幸亏当地一位受过林枫资助的留学生及时报信,他们才得以脱身。
\"我有证据,\"留学生拿出一个U盘,\"我表哥在王明的工厂工作,这是他们真实排污数据的备份。\"
这份证据成为了扭转局面的关键。
林枫决定在国际法庭起诉王明。这场官司耗时耗力,光是律师费就高达数千万。
\"值得吗?\"苏晚晴在越洋电话中问。
\"这不是钱的问题,\"林枫坚定地说,\"这是原则问题。\"
官司持续了半年之久,期间公司股价持续波动,不少股东开始失去耐心。
就在官司最关键的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出现了——王明的前财务总监。他因不满王明克扣奖金,主动出庭作证,提供了王明伪造数据、收买证人的完整证据链。
\"善恶终有报,\"证人在法庭上说,\"我不能继续助纣为虐了。\"
官司虽然赢了,但代价巨大。公司市值蒸发近三分之一,东南亚市场萎缩严重。
更让林枫痛心的是,在这场持久战中,三位核心高管被竞争对手挖走,带走了大量客户资源。
\"我们赢了官司,输了市场。\"张浩叹息道。
林枫没有时间沮丧。他立即启动\"凤凰计划\",重组公司架构,大力发展新技术。
\"我们要在废墟上重建一个更强大的帝国。\"他在员工大会上说。
令人意外的是,之前离开的几位高管在三个月后主动回归:\"林总,我们错了。新公司虽然待遇更好,但没有这里的人情味。\"
在重整业务时,林枫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领域:农村环保科技。这个市场利润微薄,大公司都不愿涉足。
\"我们就从这里重新开始。\"林枫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他亲自带队下乡,住在农民家里,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三个月后,一套适合农村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问世了。
这套原本不被看好的系统,意外获得了联合国的关注。由于其创新性和实用性,\"新生科技\"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千万美元订单。
\"有时候,最不起眼的地方藏着最大的机遇。\"林枫在庆功宴上说。
就在公司重回正轨时,苏晚晴完成了海外项目,提前回国。
\"这次不走了,\"她微笑着说,\"我要在这里开创自己的事业。\"
更让林枫感动的是,苏晚晴带来的不仅是感情上的支持,还有她在海外积累的先进设计理念,正好弥补了公司的短板。
在一个行业峰会上,林枫偶遇了已是满头白发的王明。此时的王明已经破产,正在一家小公司做顾问。
\"我输了,\"王明苦笑着说,\"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你总能化险为夷?\"
林枫没有回答。他望着会场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知道新的挑战永远在前方。
经历这么多风雨后,林枫对成功有了新的理解。他成立了\"新生基金会\",将公司利润的30%投入环保和教育事业。
\"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为这个世界带来多少改变。\"他在基金会成立仪式上说。
又是一个黎明,林枫和苏晚晴站在新落成的研发中心顶楼。远处,第一批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正在安装。
\"还记得你重生时的愿望吗?\"苏晚晴轻声问。
林枫望着远方,目光坚定。重生让他有机会弥补遗憾,但真正的成就,来自于在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在每次诱惑面前都不忘初心。
商海沉浮,永无止境。但他已经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站在顶峰,而是在攀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